與孩子用蘇格拉底式對話,讓孩子自覺選擇留下來寫作業

與孩子用蘇格拉底式對話,讓孩子自覺選擇留下來寫作業

眼看母子倆僵持不下,要開戰了。我走進臥室,拍著洪洪的肩膀。我問洪洪:“洪洪,你真想去嗎?”

洪洪答:“是,我很想去。”

我問:“還有多少作業沒完成?”

洪洪答:“還有三篇作文,還有數學作業。”

我問:“這些全部完成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洪洪掰著手指,想了想答:“大約需要三個小時。”

我問:“你平時晚上幾點睡覺?”

洪洪看看我答:“晚上一般是9:30睡覺。”

我說:“按照這樣安排,我們玩到下午6點半回來,寫3個小時作業,來得及。”

洪洪興奮地破啼為笑:“是的,那就走吧。”

他起身把作業帶上,也許還有機會邊玩邊寫作業,高興拎著小書包走到客廳。

與孩子用蘇格拉底式對話,讓孩子自覺選擇留下來寫作業

準備穿鞋時,媽媽問:“兒子,你還有每週末要完成的數學練習做完沒有?”

此時洪洪心裡咯噔一下,穿鞋的動作馬上停了下來,答:“還沒做。”一轉身說:“我不去了。”擦著眼淚進臥室了。

我立即跟他進去問:“那個練習需要多少時間?”

洪洪眼淚直接掉落:“半個小時。”

我說:“還是去吧,也許來得及的。”

洪洪一邊坐上寫作業的椅子,邊取出作業本答:“來不及了,不去了。”我將手搭在他肩膀上,同時給他擦眼淚,問他:“真來不及,也沒辦法,很遺憾啊!”洪洪直點頭,還邊掉淚。

我接著問:“如果你週五晚週六先把作業完成或完成一部分,那麼下午就不耽擱了?”

洪洪點頭:“是,要知道週五晚上就把作業完成,作業完成的話今天就可好好去玩了,真後悔!”。

我說:“週末有較多不可預測的活動安排,如果能講作業儘早完成,是否更主動?”

洪洪深有感觸地點點頭答:“是的,以後週五一回來就要把作業先寫完,那麼週六、週日都好安排活動了,作業完成後,玩起來心情也更舒暢。”

我說:“那麼我和你媽先出去了,你留在家寫作業,寫完下次你能一起出發。”

洪洪心情更平靜了,“好的,下次我作業會先寫完的,就能和你一起去玩了,你去吧,我留下寫作業,再見!”

與孩子用蘇格拉底式對話,讓孩子自覺選擇留下來寫作業

使用蘇格拉底式與孩子對話,能讓孩子發自內心驅動,做出正確選擇。因為蘇格拉底在教學生獲得某種概念時,不是把這種概念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先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如果學生回答錯了,他也不直接糾正,而是提出另外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從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確的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