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千年驛站四十里沿山鋪


千年驛站四十里沿山鋪老街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境內。

據史料記載,安慶老城同安驛古棧道,出集賢門四里野螺橋,五里墩,十里鋪,酒壺嶺,十七里集賢關,二十里總鋪,二十五里車津澗,三十里冷水鋪,三十二里分水嶺,三十五里楊家亭,四十里沿山鋪、老鸛嘴、源浦寺橋。再往北,就出安慶了。

安慶老城,過去是安徽省省會,過了五里墩,就是十里鋪,再向北是羅衝,過集賢關,就到了桐城境內了。據考,十里鋪是民國十年,安徽省長許世英派員從江邊丈量而來,到現在的十里鄉,正好是十里路,所以就叫“十里鋪”。


安慶北面就是大龍山,過大龍山是宜秀區的五橫鄉,在五橫境內有一條老街,說是老街,其實就是幾個老店鋪。當地人稱沿山鋪。沿山鋪有老茶館、肉鋪、鐵匠鋪等幾家日雜生活用品店鋪。

這些店鋪在老屋前搭一個草頂涼棚,南來北往的客人、周邊村民,幾家老屋的百姓,打把菜刀、買點洋火、稱斤把肉,喝杯茶嘮嘮家常。從宋朝至今,這條來人客往的店鋪成了千年驛站。

  沿山鋪經營皮油、皮紙、麻、米、油等等,還有紙紮店,沿山鋪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漸漸衰敗。從安慶老城出城至集賢關,到總鋪,走一段路到了五橫的車津澗,這裡有官行館。

沿山鋪是安慶老城過去向北的主幹道,每隔幾里路就有涼亭、店鋪供路上行人、百姓歇腳、休息。久而久之,這裡也就繁華起來。沿山鋪舊時離懷寧縣大龍山西北的白麟畈不遠,一代大師鄧石如就在這一帶長成。鄧石如的四世孫鄧繩候,民國安徽省的首任教育司司長;六世孫鄧稼先,被譽為“兩彈元勳”。

清朝咸豐年間,曾國藩坐鎮安慶的督帥行營,曾國荃率部圍攻南京,李鴻章剛剛在安慶組建的淮軍,乘麥理洋行的商船由安慶開赴上海。湘軍和太平軍的戰事進入了決定性的階段,曾國藩與李鴻章曾多次經沿山鋪到桐城。圖為晚年李鴻章最後一次照相,相片非常的珍貴,一側女性為安慶太湖縣趙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