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元素」閃耀世界盃

解读|“中国元素”闪耀世界杯

中國球迷在世界盃賽場看臺上揮舞中國國旗(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攝)

6月14日,舉世矚目的第21屆世界盃足球賽在俄羅斯拉開大幕。足球是世界上關注度最高的體育運動,也正是因為如此,歷屆世界盃都成為全球廠商的商品競爭和產業競爭的主戰場。

中國足球無緣世界盃,可“中國製造”卻在深度參與世界盃。

2010年南非世界盃,響徹綠茵場的嗚嗚祖拉,90%以上都是由中國企業生產。2014年的巴西世界盃,小到比賽用球、球迷圍巾、吉祥物,大到地鐵,比賽場館能源設備、球場電子大屏幕,都有“中國製造”的身影。可以說,世界盃提高了中國傳統制造業的含金量,與此同時,掌握高精尖技術的中國企業也開始走進世界盃,打造中國高端製造的影響力。可以預期,隨著中國企業的發展壯大,中國製造參與世界盃的深度和層次會不斷深入、上升。

中國球童亮相世界盃

國足的缺席並無法阻擋中國球迷的看球熱情,據國際足聯統計的一項數據顯示,中國球迷購買的本屆世界盃門票數超過了4萬張,在所有的國家中排行第九。此外,預計本屆世界盃共有10萬中國遊客赴俄遊覽觀賽。

開幕式上,6名來自中國貴州的小護旗手護送著國際足聯的會旗,率先踏入球場,其中三名男生和三名女生各執會旗的一側。

這6個護旗手分別是來自貴州省丹寨縣第三中學的楊昌勝和蔣嘯,來自丹寨民族職業技術學校的周露露和王邦健,來自丹寨縣第二中學的莫秋,來自北京師範大學貴陽附屬中學的丹寨籍學生汪美崙。

世界盃歷史上護旗手首次出現中國孩子身影,這也得益於中國企業的贊助。有報道稱,萬達集團是國際足聯頂級贊助商,世界盃護旗手選拔是該公司的一項權益,貴州省丹寨縣是萬達包縣扶貧的地方。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有機會站到世界盃舞臺,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相信丹寨這6名小護旗手的命運也將隨之改變。

除了這6位來自丹寨縣的孩子,還有一群代表中國隊未來希望的小球員也踏上了世界盃的綠茵場。在包括本屆世界盃揭幕戰和決賽在內的八場重要比賽中,88名足球少年將代表中國踏上世界盃比賽的賽場。

羅逸涵就是這群足球少年中的一人。他來自陝西志丹縣,從志丹出發,先搭乘長途汽車到達延安,再飛抵北京,隨後再經過八小時的旅程,來到莫斯科。雖然旅途疲憊,但世界盃賽場的狂歡氣氛,讓他們十分激動和興奮。

說起站在球場上時的心情,他表示未來要爭取成為國腳,不辜負國家、家鄉和父母的期望,而“代表中國在家門口參賽”已經成為他心中的目標。

解读|“中国元素”闪耀世界杯

中國廣告目接不暇

南非世界盃上,“中國英利”成為南非世界盃賽場上首家中國贊助商。當“中國英利”4個漢字出現在電視直播鏡頭中時,無數人感到新奇也感到驚喜。巴西世界盃上,觀眾們又在直播裡看見了“中國英利”,驚喜成了高興。也正是因為如此,英利的品牌形象已全球聞名,各項銷量數據也有了令人滿意的回報。

或許眾多企業都是看到這個令人滿意的結果,所以都願意來參與一把,這就直接導致今年世界盃賽場上的官方廣告基本上被中國漢字“承包”了,這也是中國品牌在本屆世界盃上強勢表現的一個縮影。

目前,國際足聯將贊助體系分3個等級,分別是一級:國際足聯合作夥伴,除世界盃外,贊助商還可以參與國際足聯舉辦的所有大型賽事的推廣;二級:世界盃官方贊助商,贊助商僅限於世界盃和聯合會杯的相關推廣;三級:區域支持商,贊助商僅限於世界盃的區域性推廣。

登錄世界盃官方網站,可以發現,此次世界盃的官方贊助商一共有17個,其中一級的“國際足聯合作夥伴”一共有7個,分別是阿迪達斯、可口可樂、萬達、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現代、卡塔爾航空和Visa。二級的世界盃官方贊助商一共有5個,分別是百威、海信、麥當勞、蒙牛和vivo。三級的區域支持商有5個,分別是Living Football/FIFA、帝牌、LUCI、雅迪和FIFA.com。

在這份名單中,一共有7個品牌來自中國,分別是萬達、海信、蒙牛、vivo、帝牌、LUCI和雅迪,涵蓋了3個層級,超過17個品牌的1/3。如果再仔細分析一下這份名單不難發現,17個贊助商中的Living Football/FIFA、FIFA.com應該是國際足聯自身的品牌。

也就是說,企業贊助品牌僅為15個,中國品牌在其中幾乎佔據了一半,打破以往美國、日本企業大包大攬的局面,是此次俄羅斯世界盃贊助商中當之無愧的“主力陣容”。

海信和vivo能夠躋身世界盃贊助商陣營,得益於索尼的退出,國際足聯將原本被其佔據的世界盃電視和手機品類贊助權益一分為二銷售;在蒙牛和可口可樂的共同股權合作伙伴中糧集團的斡旋下,可口可樂同意讓出乳業品類的贊助權益,國際足聯首次單獨開闢乳業品類贊助商席位,蒙牛得以躋身世界盃陣營;而在當代明誠旗下子公司雙刃劍體育的牽線下,雅迪電動車、帝牌男裝和指點藝境VR科技公司加入區域贊助商行列。

儘管國際足聯並未官方披露各級合作伙伴的贊助金額,但有媒體報道稱,一級贊助商的贊助費約為1.8億美元,二級約為6800萬到1億美元之間,三級則約為2000萬美元。

有數據顯示,中國品牌在2018年世界盃期間的廣告投入達8.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3億元,遠超美國的4億美元和東道主俄羅斯的6400萬美元,約佔2018世界盃廣告總費用24億美元的35%。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品牌強勢“踢”進世界盃不僅引發了中國球迷以及中國媒體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外媒的熱議。美國有線電視網CNN於6月18日報道稱,世界盃上到處是中國的商品廣告,中國品牌佔到世界盃全球廣告支出的1/3以上。英國廣播公司(BBC)6月15日也報道稱,雖然中國隊不參加此次世界盃,但人們卻會在本屆世界盃上看到壓倒性的中國品牌廣告。

中國製造無處不在

俄羅斯世界盃上的中國製造其實還不止“扎比瓦卡”。另一個很受歡迎的俄羅斯世界盃官方紀念品是掛件。掛件樣式非常多,包括“扎比瓦卡”、足球、大力神杯等。除了這些紀念品,俄羅斯世界盃11個比賽城市都設置了球迷廣場,廣場內架設若干個大屏幕電視以方便無票球迷觀看直播,這些大屏幕電視也是“中國製造”。本屆世界盃7個新建比賽場館裡,有兩個場館的電梯是中國企業製造,中國遠大博林特為莫爾多維亞體育場和薩馬拉體育場製造了67部電梯,球迷們會乘坐這些中國生產的電梯到看臺觀賽。而如果你在不遠的將來來到莫斯科,你甚至還有機會乘坐由中國公司負責建造的地鐵……

遍地都是“中國製造”

在世界盃的舞臺上,“中國企業國家隊”組團出現,顯示出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中國企業越來越多走向海外,向世界展示出一種“中國自信”,同時還體現出國際足聯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小龍蝦

解读|“中国元素”闪耀世界杯

10萬隻湖北產的小龍蝦將“出征”俄羅斯,這批來自荊州的小龍蝦,離水後第一時間即進行嚴格的人工分揀、超音波清洗、液氮冷凍、封裝等全套標準化加工流程,運輸途中採取冷凍冷藏供應鏈。

世界盃足球

解读|“中国元素”闪耀世界杯

廣東東莞,中國工廠採用自動化生產線,一天可生產1000個世界盃足球。這是首次在世界盃官方比賽用球中植入“NFC芯片”,通過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信技術記錄運動軌跡、球員射門等細節。這項技術不僅讓每個球都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更是為裁判提供了重要依據。

激光電視

解读|“中国元素”闪耀世界杯

瑞士蘇黎世的FIFA總部大廳,裝有一臺海信L7系列100吋4K激光電視。從這裡到俄羅斯,海信幾乎包辦了世界盃的所有“視聽任務”。世界盃期間,海信的營銷目標之一,是全面普及激光電視,讓全球用戶瞭解“電視換代革命”的理念,以主宰下一代顯示技術。

博林特電梯

解读|“中国元素”闪耀世界杯

莫爾多瓦競技場與薩馬拉競技場作為主賽場,將承辦世界盃期間的多場重要賽事。承擔著把球員和球迷運送到場內和看臺重任的運輸電梯,其安全可靠的穩定運行則顯得尤為重要。共計67臺瀋陽遠大智能博林特電梯在世界盃期間為運動員及球迷提供服務。

解读|“中国元素”闪耀世界杯解读|“中国元素”闪耀世界杯

中華兒女

家國天下,民族脊樑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