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導演爲何紛紛跨入網劇市場?

網絡劇,即通過互聯網播放的連續劇,是個新興的藝術形式。網絡劇與傳統電視劇相比,區別在於可以由觀眾隨時隨地即興點播,具有快速便捷的優勢。然而,一直以來,網劇給觀眾留下了製作粗劣的原始印象,例如創作成本較低、劇本相對粗糙、剪輯表現業餘等。近兩年,隨著製作成本不斷增加,網劇的質量越來越高,優質網劇層出不窮,市場前景也越來越受到行業內外的關注。

2016年愛奇藝自制網劇《老九門》網絡播放量突破100億,成為全網史上首部播放量破百億的自制劇,製作成本高達1.68億。2017年《白夜追兇》放映19天累計播放量7億,並獲得2017年度十佳網劇等多個獎項,而主演潘粵明憑藉此劇在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互聯網影視峰會盛典上斬獲網絡劇年度實力男演員的大獎。今年,《北京女子圖鑑》放映僅四小時就獲得了1.2億的播放量。

電影導演“試水”網劇市場

隨著網劇市場的火熱,越來越多的專業影視劇演員選擇出演網劇,傳統影視劇製作團隊也紛紛開始開發網劇,不少知名的電影導演也開始加入網劇創作。

2017年,導演管虎執導鬼吹燈系列網劇《黃皮子墳》。管虎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覺得現在網劇的規模是不可限量的,網劇這種大趨勢,如果你不擁抱它,肯定會被時代淘汰。”

今年,出現了更多電影導演投身網劇市場的現象。徐靜蕾首次監製的網劇《同學兩億歲》已經開播,陳凱歌監製的網劇《外八行》日前也正式開機。周星馳、張藝謀也即將以監製的身份加入網劇的創作。那麼不禁讓人產生疑問,究竟是何原因,促使徐靜蕾、陳凱歌、張藝謀等電影導演“觸網”?

網劇逐漸向“精品化”發展

如今視頻平臺實力雄厚,TVB也來尋求合作。TVB有許多經典的港劇作品,如今也瞄準了內地市場。2016年,TVB與騰訊合拍《使徒行者2》,隨後愛奇藝在2017年推出《盲俠大律師》,以及優酷以《反黑》展開港劇佈局。通過TVB與內地視頻平臺合作也可以看出,網劇市場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發展前景也越來越被行業內外看好。

數據顯示,2017年豆瓣口碑前十的劇集中有六席都是網劇,這也證明受眾對於網劇粗製濫造的固有印象也在逐漸發生改變。

付費模式與網劇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付費模式也給網劇行業增添了不少信心。目前視頻平臺均採取視頻收費模式。2017年,視頻付費會員規模就已經超過1億,視頻付費市場正在向更為穩定、健康的方向發展,這也給網劇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以愛奇藝和騰訊兩大視頻平臺為例,2016年愛奇藝宣佈付費會員突破2200萬,騰訊宣佈付費會員突破2000萬。當時有人揣測,2000萬或許已是視頻平臺付費用戶的天花板,數據很難拔高。然而,今年愛奇藝公佈了自己的會員總數為6010萬,騰訊宣佈自己的會員數已經達到了6259萬。在網劇井噴的這兩年中,視頻付費用戶人數大幅度增長,可以看出網劇市場帶動了視頻平臺的經濟效益,這與網劇質量提升有直接的關係。網劇水準提升,自然會吸引更多的資本注入,而在資本的加持下,網劇製作成本不斷提升,優秀作品產出的比例也就越來越高。

導演欲藉助網劇打開輕齡化市場

此外,“得年輕受眾得天下”是當下娛樂產業公認的法則,而要俘獲年輕受眾,網劇就是最好的介質。專業導演藉此開發輕齡化市場,也就吸引更多的年輕導演投入到網劇的創作中。當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忙碌導致大眾娛樂時間呈現碎片化模式,網劇利用其便利性與互動性佔據著年輕人的生活。然而,不僅是年輕人,網劇在以年輕受眾為主的同時,也慢慢在向其他年齡段的受眾蔓延。

網劇的時長、題材、集數相對而言自由度更高,這也給導演們提供了更多發揮的空間,韓三平曾說:我覺得網劇更自由、更容易講故事、更好講故事。徐靜蕾也曾表示,監製網劇《同學兩億歲》是因為看到了這個市場擁有更大的創作空間,可以去發展人物、發展劇情。電影時長受限,需要在一個半小時左右講清整個故事,難度係數高,而網劇創作空間更大,也更能施展導演的創作才華。

張藝謀、陳凱歌、周星馳等電影資深導演的加盟,無疑給網劇市場增添了一股推動力。而導演加盟網劇不應成為噱頭,導演應利用其自身的專業知識、執導能力,結合優質的劇本與精良的製作來迎合觀眾不斷提升的審美水準,製作出更多內容過硬的超級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