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有豆角高產方案直行道,可以快速通過

豆角也叫豇豆,其習性和栽培技術和四季豆相似。豆角的生長特點雖然有根瘤菌能固氮,但它們是以嫩莢及嫩豆粒為收穫物的,所以氮素供應不可少,尤其是前期。氮:磷:鉀=1:0.6:1.3,微量元素鉬能促進根瘤旺盛發育,豆類對硅、硼、鋅等中微量元素也很敏感,所以在合理施N、P、K肥的基礎上,噴施硼肥、鉬肥及鋅肥,對提高豆類的結莢率,促進籽粒飽滿和提高產量有一定的作用。經過多年實踐總結出一款——“豆角高產栽培技術方案”。

前方有豆角高產方案直行道,可以快速通過

豆角花

一、整地播種

選用未種過豆類或輪作的田塊為宜,重茬地要重施金穗生物有機肥(菌肥),因為重茬地很容易發生根腐病、枯萎病,引起豆角枯蔓死藤,很難防治。

1、深耕翻地:畝用生物有機肥240-400斤全田均勻撒施。

2、平整起畦:按地力高低選擇做壟,畦寬(包溝)1.5-1.7米,畦面寬1.3米左右,畦溝寬30釐米,深15-20釐米。起好壟在畦面兩邊開10釐米深小溝撒施硅肥40斤/畝。

3、播種:先採用先正達拌種套餐方案處理,處理好種子直接在小溝內點播,每隔20釐米播兩粒種子,播後及時覆土。

4、芽前封閉:覆土後畝用先正達金都爾100ml,全田均勻噴霧,防治田間雜草叢生。

二、苗期管理

1、苗期第一次施藥:播種兩天後根據壟面乾溼情況輕淋水,保證出苗所需水分,豆角出土5-6張葉子,開始第一次噴藥,採用“農樂道”方案或“綠銀寶”方案,促進苗期生長健壯,防止死苗爛根。

2、苗期第一次培土肥:豆角長至20-30公分高(有蔓抽出),使用施肥方案,施肥後及時大培土。

3、上蔓前第二次噴藥:防治豆角薊馬是苗期重點,豆薊馬危害幼嫩心梢也即是常見無梢抽出,只見兩片葉,俗稱“盲心”。防治豆薊馬可採用薊馬方案(有內吸傳導作用),兩個方案輪換使用,相隔7-8天使用一次,基本上把豆角螟、豆薊馬、蟎類、潛杆蠅、白粉蝨等幾大蟲害均可控住。

三、抽蔓期管

前方有豆角高產方案直行道,可以快速通過

豆角

1、控旺技術:豆角抽蔓期“控旺促長”是保證產量關鍵的關鍵,科學使用惠州銀農“控旺促花技術”,能有效促進豆角產量大增。第一次施藥在豆角長至30-40cm;第二次施藥在豆角長至70-80cm;第三次施藥在豆角長至110-120cm;第四次施藥在豆角長至竹扦頂部。

2、抽蔓期病害技術:抽蔓期病害主要是鏽病、白粉病、煤黴病、細菌性疫病、根腐病等病害。在控旺促花技術使用基礎上,病害防治分別使用高產套餐,相隔7-8天輪換使用一次,到了採收期根據實際情況,適度調整一些配方技術防治。

四、採收期肥水管理

植株進入初花期,分別使用高肥力套餐肥,每隔7-10天施肥1次,畝使用量根據生長情況和天氣變化而定。採收時間以上市需要為準則,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採收時要注意不要損傷其餘花蕾,更不能連花序一起摘下。

五、小結

豆角前期不宜多施肥,防止肥水過多,引起徒長,要合理澆水、施肥、除草、防病蟲害,噴施針對性藥物加新高脂膜,大大提高農藥和養肥的有效成分利用率,不怕太陽暴曬蒸發,能調節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前方有豆角高產方案直行道,可以快速通過

豆角

前方有豆角高產方案直行道,可以快速通過

豆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