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之行遭遇三場硬仗,川普能拿下幾場?

當地時間7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始為期7天的歐洲之旅。啟程前,特朗普就宣稱,此行有三大任務:“我要和北約談,要和英國談,還要和普京談。”

歐洲之行遭遇三場硬仗,特朗普能拿下幾場?

7月10日,比利時布魯塞爾, 美國總統特朗普偕夫人梅拉尼婭抵達梅爾斯布魯克空軍基地。

特朗普此行目標非常明確,他似乎也胸有成竹。不過,每一場會晤都面臨異常棘手的議題,這意味著特朗普有三場硬仗要打。

北約峰會:敲打盟友增加國防預算

北約峰會於7月11至12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而特朗普對盟友的指責從他啟程前就開始了,聚焦的問題還是老兩樣:歐洲盟友在國防開支上“不出力”,在貿易問題上“佔美國便宜”。

歐洲之行遭遇三場硬仗,特朗普能拿下幾場?

7月11日,北約峰會開幕式上,與會首腦在觀看直升飛機表演。特朗普:我們不一樣。

7月9日,特朗普發推特稱:“美國在北約花費的金額遠比其他國家多,這不可接受。北約帶給歐洲的好處遠遠超過帶給美國的好處。美國支付了北約花費的90%,而許多國家至今還達不到所承諾的2%。歐盟還對美國商品設置了巨大的貿易壁壘。這不行!”

歐洲之行遭遇三場硬仗,特朗普能拿下幾場?

▲ 特朗普密集發推炮轟盟友。就在會議當天,特朗普還發文稱所有北約成員國都應該兌現他們2%的承諾,這些成員國的“份子錢”最終應該提升到本國GDP的4%。

在防務問題上,美國承擔了至少70%的開支,特朗普認為美國對北約貢獻良多,而歐洲國家付出太少;在經貿問題上,美國去年對歐盟貿易逆差高達1510億美元,他認為歐盟“利用”美國。

其實,歐洲國家國防預算長期不足,是一個眾所周知的老問題,在奧巴馬、小布什、克林頓時期都是如此。其根源在於採取高福利政策的歐洲國家囊中羞澀,沒有額外的預算投入國防。

特朗普對此心知肚明。但在中期選舉臨近之際,他亟需兌現自己的諾言——減少美國的對外支出。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特朗普拿歐洲國家的“旗手”——德國開刀。

歐洲之行遭遇三場硬仗,特朗普能拿下幾場?

▲ 7月11日,特朗普在與北約秘書長斯圖爾滕貝格共進早餐時說:“德國是俄羅斯的俘虜,因為德國每年從俄羅斯進口大量的能源,而德國已經為此支付了數十億美元,我們必須保護德國對抗俄羅斯。”

他質問德國,為何能耗資110億美元新建波羅的海管道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卻遲遲不願增加對北約的防務開支……

一番折騰下來,儘管沒有符合特朗普2%的軍費要求,但盟友們還是做出了妥協:

7月10日,斯圖爾滕貝格表示,北約成員國2019年的軍費開支將實現創紀錄的增長,歐盟成員國和加拿大的軍費開支將在2024年前達到2660億美元。北約發佈報告稱,歐洲成員國的支出,整體將上升到其總產值的1.5%。

歐洲之行遭遇三場硬仗,特朗普能拿下幾場?

而德國7月初公佈的最新聯邦預算草案也顯示,2019年國防支出將增加數十億美元。這份預算草案已經為德國軍隊預留了512億美元,這不僅比德國計劃在2018年用於其軍隊上的支出多了47億美元,而且也比之前提出的2019年增加7.85億美元的預算還要多。

訪問英國:抗議民眾嚴陣以待

第二站是英國。

歐洲之行遭遇三場硬仗,特朗普能拿下幾場?

▲ 當地時間7月12日下午,特朗普攜夫人到達英國斯坦斯特德機場,開始了他就任後對英國的首次“工作訪問”。

這次原定於2017年就展開的行程,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侮辱女性、極端的移民政策、批評英國)被迫一拖再拖至今。而根據英國政府7月6日公佈的特朗普訪英行程,早些時候宣佈的“國事訪問”被降級為“工作訪問”。

在特朗普訪英前,就有報道稱將數千名英國民眾發起請願,要求走上街頭對特朗普表示抗議。

歐洲之行遭遇三場硬仗,特朗普能拿下幾場?

▲ 英國人民說到做到,在特朗普的飛機抵達英國之前,大約1000名抗議者就已聚集在英國布萊尼姆宮(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出生在這裡)外,因為按照安排,特朗普將與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共同出席在這裡舉行的晚宴。

歐洲之行遭遇三場硬仗,特朗普能拿下幾場?

▲ 而英國民眾籌集1.6萬英鎊特製的以特朗普為原型、裹著尿布的憤怒巨嬰氣球,按照計劃將在英國時間7月13日飛過倫敦市中心上空,儘管蘇格蘭城市特恩貝里已經拒絕了氣球娃娃飛越當地高爾夫球場的請求,但倫敦市長早在7月5日就宣佈,同意“讓特朗普寶寶飛”……這個憤怒的特朗普娃娃,手裡還握著一個手機,暗示美國總統“推特治國”的形象。

這恐怕也是特朗普本次行程竭力避開倫敦一路北上的重要原因。

歐洲之行遭遇三場硬仗,特朗普能拿下幾場?

7月12日,英國倫敦,特朗普抵達布萊尼姆宮,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外迎接。

美國《紐約時報》稱,按照計劃於13日舉行的抗議集會,可能是英國自2003年英國人民抗議美英入侵伊拉克以後,規模最大的一次。

本次訪問期間,預計英國方面將就三個方面問題同特朗普展開會談:

第一,美歐貿易摩擦問題;第二,伊朗核協議問題;第三,討論脫歐後英美達成自貿協定的前景。

面對這些議題,面對企圖鞏固美英特殊關係的任務,特朗普的壓力非同一般。

會晤普京:“最容易應對的會面”

特朗普2017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以來,與普京僅在G20峰會和APEC峰會期間進行過短暫的非正式談話,正式的雙邊會晤尚未舉行。

今年3月,兩人通電話後,特朗普告訴媒體記者,他想在“不太久的將來”會晤普京。6月中旬,特朗普再次表達了這一訴求,足見特朗普對與普京正式會晤的期待。

歐洲之行遭遇三場硬仗,特朗普能拿下幾場?

2017年11月1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越南舉行的APEC峰會期間交談。

在啟程前,當被問到和普京的關係時特朗普表示,普京究竟是朋友還是敵人,“我現在真的不能說,對我而言,他是一個競爭對手”。他還表示,和普京的會面或許是他此行中“最容易應對的一個會面”。

但歐洲盟友對於特朗普所謂的“最容易的會面”,倍感憂慮。

有歐洲外交官透露,“特普會”在籌備階段完全把歐洲排除在外,歐洲要為出現最糟糕的情況做準備。比如,特朗普可能宣佈凍結在歐洲地區的軍演或者從波羅的海國家撤出美國軍隊,以此作為與普京“交易”的籌碼。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歐洲問題資深研究員弗朗西絲·伯韋爾預測:如果美俄只是討論軍控問題,那麼影響不大;如果在烏克蘭問題上達成協議,會讓歐洲擔憂;如果特朗普決定免除對俄羅斯的制裁,則會進一步動搖與歐洲盟友的關係。

歐洲之行遭遇三場硬仗,特朗普能拿下幾場?

相比之下,英國《獨立報》評論員瑪麗•德熱夫斯基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視角。她認為,如果普京和特朗普達成協議,那麼西方的許多人就會失去莫斯科這個被稱為“永遠的敵人”的政治攻擊對象,因此美國的許多人和歐洲國家的一些人大肆阻撓“雙普會”並不奇怪。

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和克里米亞入俄後,歐洲和美國都對俄羅斯採取了嚴厲的全方位制裁。如果美俄關係出現重大變化,勢必會弱化北約存在的價值,同時令歐洲國家在對俄關係上陷入被動。

歐洲之行遭遇三場硬仗,特朗普能拿下幾場?

撰文 / 李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