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模式成謎的長租公寓,如何承載房地產市場的「下半場」?

在租售並舉的政策主導下,長租公寓無疑是這一年多來最火熱的產業風口之一。不過,直至目前,還沒有一家長租公寓運營服務商敢稱盈利。況且,長租公寓的舞臺上不斷有人進場,也不斷有人離場。整體市場是藍海,運營管理是紅海——這個新興的市場,充滿挑戰。

盈利模式成謎的長租公寓,如何承載房地產市場的“下半場”?

前20強房企15家加入爭奪

幾年前,最早涉足長租公寓的是輕資產運營公司、互聯網公司。從2015年開始,規模房企強勢進入,形成了群雄逐鹿局面。隨著萬科、龍湖、保利、碧桂園等房企涉足長租公寓市場,目前,前20強房企已有15家進入這一市場。

時至今日,長租公寓成為房企發展新趨勢。“物業持有,租售並舉”的政策導向,意味著房地產進入下半場,開發商持有運營物業的盈利能力將成為下半場勝出的關鍵指數。

這些房企都準備大幹一場。龍湖地產計劃佈局16個一二線城市,未來公寓將達5萬間,進入行業前三名。萬科泊寓業務已覆蓋21個一二線城市,明年萬科長租公寓規模將達15萬間。旭輝領寓的目標是未來五年達到20萬間,進入行業前五,完成國際化佈局,同時實現IPO上市。

盈利模式成謎的長租公寓,如何承載房地產市場的“下半場”?

我們注意到,目前,佈局長租公寓市場的主要是開發商、機構投資者、創業團隊等,大致形成幾個流派:地產系,以知名房企為代表;創業公司系,以魔方、優客逸家為代表;酒店系,以雅詩閣為代表;中介系,以世聯為代表。

過去兩年間,地產商拿下了供應量在8萬套左右的全自持用地。與過去短平快的銷售模式相比,這些全自持用地不得不承受一個漫長的回報週期。

做“輕”生意還是“重”生意?

“地產商做公寓,任重而道遠,因為回報率低,回報週期長,融資成本也高,ABS、類REITs產品未來走向並不明朗。”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房企做長租公寓,規模效應是必須的,長租社區至少1000套房源以上,才能產生額外的商業消費氛圍。在他看來,長租公寓應“輕”、“重”結合,重是指資產併購、整體包租、資產增值、租金價差;輕是指資產託管、品牌加盟、管理收益、運營增效,單純的運營風險太大。

據瞭解,較早進入長租公寓的運營公司,通常要從業主處將房屋租賃過來,租期一般為6—8年,由運營公司對房子裝修改造,配齊傢俱家電,以單間或者整租形式出租。利用強大的公寓出租房管理系統(如房東利器),幾個人就能管理上百套的長租公寓,有人將其稱為“二房東”模式。

盈利模式成謎的長租公寓,如何承載房地產市場的“下半場”?

不過,這批在長租公寓市場做“輕”生意的早期創業公司,有一部分已相繼退出。如深圳的Color公寓、V客青年公寓,西安的好熙家公寓等公司,紛紛在2017年退出市場。它們的離場,或因經營不善,或是資金鍊斷裂,或被更大的玩家收購。

有行家指出,輕、重資產模式都可能跑通,關鍵看運營。再強大的房東利器公寓管理系統,也無法拯救不懂運營的“新手團隊”,租賃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是運營能力。

此外,儘管租賃市場前景廣闊,但盈利模式仍是困擾所有企業的最大問題。“三年內不考慮盈利問題。”旭輝領寓主要負責人認為,對於盈利“要有一定的容忍度”,賺的是未來的錢。但,這種畢竟是少數。

長江證券一份報告指出,中國一線城市的租金回報率大多隻有1.5%,而企業的資金成本大多都在5%以上,這意味著短期來看大多企業都不賺錢,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還給出了對長租公寓盈利與否這一問題的答案:房地產開發商做長租公寓不虧本,幾乎是不可能的。地產市場的現狀是,住宅的租售比不足1%,銀行貸款利率是5%,顯然,“賬算不過來”。

業內人士坦言,長租公寓的盈利點就在於:租金差價+金融槓桿+持有物業溢價。而商業模式的建立就在於組合相關產業要素,形成閉環的優勢產業鏈。

盈利模式成謎的長租公寓,如何承載房地產市場的“下半場”?

一家地產系長租公寓公司負責人告訴我們,土地價格仍是限制長租盈利模式的重要因素。碧桂園等地產商在探索舊村改造、舊城改造等多種模式。

“微改造”成功模式或可複製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成功案例讓市場看到有超出租金差之外的毛利。在廣州市金沙洲向南街小區,由世聯行投資改造的廣州世聯金沙裡,就是企業通過“長租公寓+商業綜合體”的“世聯裡”模式,從格局、功能及業態進行重新整合適配,讓城中村物業經過升級改造後,由舊住宅倉庫變成了年輕人的時尚街坊、城中村的“會客廳”,商業整體出租面積率由近五成提升至90%。

在業界看來,其為城市城中村改造升級這一課題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答卷。“我們對村集體用地進行微改造,與房企的大拆大建不同,我們是一家輕資產公司,我們不改變城市的肌理,微改造花的成本並不大,但是卻給城市帶來新的活力。”世聯集團董事、集團副總經理袁鴻昌說。

年報顯示,這種模式已成其轉型抓手。2017年,世聯行新業務營收佔比從去年的44%提升至53%。目前,公司在長租公寓上的投入已超10億元。2017年,其旗下長租公寓品牌紅璞公寓全國簽約間數突破10萬間。

盈利模式成謎的長租公寓,如何承載房地產市場的“下半場”?

記者獲悉,目前世聯行在廣州的商業佈局已快速啟動,金沙裡、永泰裡、茶園裡、人和裡、江夏裡,已全面進入籌備期。微改造模式可否繼續成功複製,仍需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