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大趨勢在於做底層研究」|本周鏈象

“區塊鏈大趨勢在於做底層研究”|本週鏈象

鏈象,區塊鏈記者圈固定的欄目,每週,我們將梳理區塊鏈領域標誌性的事件,並給出點評。

我們力求提供區塊鏈圈、幣圈最具特色和貼切的事件報道,摒棄無趣、陳舊的話題,量不在多,力求記錄區塊鏈發展過程中的標誌性事件。即使區塊鏈發展尚處初期,但它鮮活可感。

「區塊鏈低調週報」2018.06.17期全文 | 刀刀

1、中行前副行長王永利:做好區塊鏈底層技術研究 去中介化先緩一緩

6月15日,中國銀行前副行長王永利在中國金融科技與區塊鏈大會上作了主題演講,他表示,區塊鏈的發展要跳出比特幣的範式去思考,不要過度的強調去中心、去中介,“大趨勢就在於做底層研究。現在大家越來越清晰的看到,像比特幣這樣的公鏈要實現去中心化、高效率和安全性,幾乎是不可兼得。怎麼突破底層的技術、提高效率、保證安全,是重中之重,去中心化稍微緩一緩是有可能的。”

2、重慶推出五大舉措推動區塊鏈產業發展

6月14日,重慶市經信委消息,重慶推出五大舉措積極推動區塊鏈產業發展:一是突破重點領域;二是建設示範基地;三是營造產業生態,積極籌建區塊鏈產業發展基金,推進成立區塊鏈協同創新聯盟和研究院,搭建區塊鏈驗證開發測試平臺,組建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所。;四是狠抓招商引資;五是加強能力建設。

叨叨:交易所一出現,一時間引發幣圈人士熱議,一時間“國家隊”、“利好”等詞充斥朋友圈,接下來的撤掉和解讀可以明確的是:數字資產交易所並非數字貨幣交易所。

3、SEC官員:BTC和ETH不是證券

本週,據CNBC消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負責制定加密貨幣政策的官員William Hinman在雅虎舉辦的業界峰會上表示,BTC和ETH不是證券,但許多(並不是全部)ICO是證券,將受到SEC和相關證券法律的監管。

叨叨:美國SEC內部對比特幣、以太坊的是否是證券的討論可以說曠日持久了,這次給出不是證券的判斷,整體來說應該算是利好消息。

4、國內區塊鏈不動產登記項目落地婁底 “信息上鍊”即將啟動

本週,國內區塊鏈不動產登記項目“四網互通”落地婁底。預計今年 10 月前實施並投入運營。四網互通”系統投入運營後,將實現婁底市所有房產交易記錄被完整記錄在區塊鏈上,房產過往交易信息得以被跟蹤;涉及多個部門的同一業務,只需要具有相關權限即可,數據會同步即時送達相關部門;信息在國土部、房產局等部門僅需填報一次,群眾也只需向綜合窗口提交“一套材料”。

叨叨:除了炒幣,國內對區塊鏈的應用還是不少的。

5、蘋果更新開發者準則:明確禁用iPhone“挖”加密貨幣

近日,蘋果公司已更新開發者準則,明確禁止“挖掘”比特幣等加密數字貨幣。新規稱,應用不應迅速耗盡電池電量、產生過多熱量、或給設備資源帶來不必要的壓力,而比特幣“挖礦”活動中所有這些問題都會發生。

叨叨:《左手持幣,右手握錢,淺析連「任正非」都覺高端的挖礦產業》

6、京東白條ABS建立聯盟鏈

近日,“京東金融-華泰資管19號京東白條應收賬款債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設立,並將在深交所掛牌轉讓。京東金融建立了多方獨立部署的聯盟鏈,對ABS雲平臺區塊鏈底層技術進行了升級。

叨叨:巨頭相繼進場。

7、“小協議”擱淺 騰訊稱不屬於服務類目

據悉,小協議”被暫停服務後曾提出申訴,騰訊很快做出了反饋,但表示區塊鏈不屬於服務類目。“小協議”程序的開發者王登科表示目前在計劃著手設計一些新的體驗形式,“小協議”可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有區塊鏈業內人士推測,騰訊未將區塊鏈列入小程序服務範圍內,這種謹慎態度或與當前區塊鏈行業相對薄弱的政策法制環境有關。

叨叨:《“小協議”被下架,什麼才是DApp的正確姿勢?》。

8、A站遭黑客攻擊 兜售信息僅支持比特幣支付

叨叨:本週發生了幾起安全事件,都是黑客將平臺用戶信息整到暗網出售,信息安全。

--end

©本週文章推薦,《主打“挖礦”分紅:FCoin到底是黑馬還是CX?》、《R3問題頻出、超級賬本發展乏力,什麼才是區塊鏈聯盟的玩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