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神在以太坊技術及應用大會的演講中透露了哪「兩個」技術趨勢

作者 | 林君

前言:以太坊的未來在哪裡,V神找到了怎樣的方向?

“(V神)I like you”。

6月4日,被稱為“V神”的以太坊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出席了2018以太坊技術與應用大會,會上,有人激動地直呼“I like you”,這顯示出V神在整個以太坊社區中的地位以及人氣。

大會現場,V神發表主題為“Casper與分片技術最新進展”的演講,演講中他反覆提到兩個關鍵詞:算法與分片。加上隨著EOS主網上線時間的臨近,以太坊的技術現狀也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而作為區塊鏈技術領軍人物的V神,他對這項技術現狀的討論,也透露了區塊鏈底層技術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一、Casper技術

首先是算法問題,V神與大家分享了Casper Pos/分片的技術,尤其是作為驗證者角度參與驗證本身工作分享的Casper技術。

他表示,Casper有一個全新的算法,算法的分片是解決方案。如果參與到Casper和分片,從節點角度來說需要做到以下幾步:

第一步是存款,Casper是個驗證系統,想要加入需要在權益當中有存款,正常在以太坊上的交易存款需要相關信息,包括一個公鑰、有32個以太幣並且經過驗證,並且規定你使用的公鑰,需要用它做信息的簽名,同時也要有一個取款地址,在驗證的時候有相應的獎勵措施。一旦完成了取款交易,就可進入第二步:等待加入。這個可能需要一天的時間,這部分協議還沒有完全被確定;第三步是參加驗證機制,兩個作用分別是是參與並且敲定主鏈、確保不可逆轉和確保不同的驗證者來驗證不同的區塊和交易。

第四項是獎勵和懲罰機制,他告誡大家:不要加入跟別人一樣的權益池、VPS、操作系統和客戶端;最後是退出機制,驗證節點會在7天后關閉,4個月之後才能提取以太幣。

二、分片技術

一直以來,區塊鏈的擴容問題多次被唱衰者詬病,因為數字貨幣想要被主流接受,就必須解決大規模運用時候面臨的轉賬速度問題。一般情況下,比特幣區塊鏈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每秒也只能最多處理7筆交易,大多數時候只能處理2或3筆。據瞭解,IOTA平臺可以實現每秒500-800次轉賬,Waves平臺達到了每秒幾百次轉賬,Ripple平臺達到了每秒13次。

而隨著矛盾越來越突出,“分片式”這種旨在建立開放的,無需第三方許可的分佈式網絡,並且不犧牲其安全性和恢復性的註冊碼協議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

另外,V神也不止在一個場合提到分片技術。

今年1月,V神在博客上宣佈以太坊基金將出資贊助獨立團隊和以太坊團隊,雙方將在以下兩個方向上開發提高以太坊可擴展性的項目:一個是建立分層結構(Layer 2),把不必要的交易從最底層的主鏈分離到附屬結構上;第二個即分片技術(Sharding),該項技術著眼於改進主鏈本身的協議來提高它的性能。

V神在以太坊技術及應用大會的演講中透露了哪「兩個」技術趨勢

昨天V神出席以太坊技術與應用大會,在演講中他進一步解釋了以太坊在分片技術方面的進展,他分享說:“目前以太坊的分片提案包含100個子鏈,帳戶交易信息都是儲存在子鏈上的。主鏈、子鏈分別完成部分工作,其中主鏈負責生成隨機數,隨機選擇哪個驗證者進入哪個分片、誰可以創立一個分區,並且保持驗證節點的追蹤。如果是一個驗證者,它會一直追蹤驗證節點的相關信息,比如分配到什麼分片、現在的獎勵和懲罰是什麼,這些信息都是由主鏈完成的,除此之外,還可以追蹤子鏈上的區塊。

子鏈的責任則比較簡單,主要做交易處理,可以存儲絕大多數用戶比較關注的信息,每個階段差不多1個小時左右,每個驗證節點由系統隨機分配一個分片,為了這個階段與這一小時驗證節點的工作,並且幫助確認這個區塊是在這個分片之上的。”

雖然區塊鏈技術發展時間不長,但短短几年時間內,以太坊已經搭建起屬於自己的生態,甚至已經成為大家公認的區塊鏈2.0代表性產品,而隨著打著“取代以太坊”名義的EOS主網上線時間逐漸臨近,加上區塊鏈技術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投資者和用戶對以太坊的挑戰也越來越大;

作為以太坊的靈魂人物,V神會選擇怎樣的技術方向、找到以太坊未來的道路也就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對於整個區塊鏈產業來說,由於尚處技術發展初期,任何方向的探索都是需要的。(完)

互動:你認為以EOS的發展勢頭,1年後會超過以太坊嗎?歡迎留言~

---end

©推薦文章,請看《6月再復出,老牌比特幣中國能否重拾昔日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