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生了一個「假寶寶」,他見到別人比見到媽媽更開心

最近比較鬱悶,每天辛辛苦苦帶著寶貝,沒想到一出門看到鄰居,寶貝立馬笑靨如花,張開雙臂求抱抱,鄰居抱著孩子溜達一圈,回來的時候寶貝表現出“難捨難分”的模樣,我裝作要走的架勢,寶貝竟然置若罔聞,當時我的心碎了一地,直呼“太沒天理了!”鄰居笑哈哈地評價:“證明你做媽媽不合格,寶貝不戀媽媽呀!”

鄰居的話引起我的深思,為什麼親手帶大的娃娃反而對他人表示更親近,一定有不為人知的原因,我們先了解寶貝的目的就能見分曉。

感覺生了一個“假寶寶”,他見到別人比見到媽媽更開心

1、嬰兒大腦不像成人那麼複雜,他做出的直接反應就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選項,對比一下鄰居和媽媽的態度可知,鄰居因為是短時間看娃,自然會想方設法逗弄孩子開心,媽媽卻因為要照顧寶貝的日常,就沒有那麼淡定從容的心態,當焦灼籠罩的時候肯定少不了訓斥,這樣看來很容易理解寶貝的選擇了。

2、嬰兒並不理解親疏關係,他只喜歡做讓自己開心的事,相對來說媽媽每天陰晴不定的臉孔讓人感覺有點“厭煩”,鄰居笑意盈盈的表情更討喜,在我們以為在逗弄孩子開心的時候,孩子何嘗不是在愉悅我們的情緒。

3、媽媽的“威脅行為”讓寶寶產生危機感,面對分離的焦慮和愉快的玩耍,寶貝做出正確的選擇也屬於自然反應,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不會選擇讓自己添堵的事情,更何況翻閱過往的經驗得知媽媽這樣的舉動“純屬恐嚇”,對於老套路孩子也是知曉得非常清楚的。

感覺生了一個“假寶寶”,他見到別人比見到媽媽更開心

看過了寶貝的反應我們應該明白,怎麼樣做才能保持融洽的親子感情呢?

1、不要嫉妒,你的孩子能夠獲得他人的喜愛,不僅僅是你的功勞,更多的是他努力的結果,他在努力觀察眾人的情緒和喜好,用稚嫩的行為去與成人共鳴,我們應該為這麼努力的寶貝感到欣慰,而不是產生失落的情緒,你的孩子永遠不可能變成他人的心肝。

2、當我們有重要事情不得不走的時候,可以要求他人先行告辭,順便讓寶寶體會一下“意猶未盡”,每個人都不可能永遠在一起,散席的時候會有些依依不捨,我們可以安慰寶貝“只要有時間快樂還會重現!”這樣還輕鬆地讓寶貝學會了期待和等待,對寶貝的自控能力的要求又提升了一個層次。

3、切忌用這樣的事情訓斥寶貝,更不能以此自嘲,寶貝年齡雖小,但也並非一無所知,你的刻意強調也有可能會讓寶貝產生排斥心理,當孩子因為討好父母變得不近人情的時候,你一定會後悔莫及。

感覺生了一個“假寶寶”,他見到別人比見到媽媽更開心

孩子的成長各有各的特色,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利用孩子的自身優勢為他獲取更好的資源就是為人父母的責任,畢竟父母的唯一要求就是——讓寶寶早日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