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公有雲下半場,Who is Leader?Who is Challenger?

2018,中国公有云下半场,Who is Leader?Who is Challenger?

近期,國際知名調研機構Forrester發佈《The Forrester Wave: Full-StackPublic Cloud Development Platforms In China, Q3 2018》(2018年中國全棧公有云開發平臺Wave報告)。該報告是分析師通過三大維度33項評估標準,遴選出中國市場最具代表性的12個廠商進行的全面評估。

這12個廠商分別是:

Alibaba Cloud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Baidu Cloud

Huawei

JD Cloud

Kingsoft Cloud

Microsoft(Azure)

NetEase

Ping An Technology

QingCloud,

Tencent

UCloud

根據雷鋒網對市場表現的觀察,雲廠商似乎對這次調研結果相當重視(當然這是一個有人歡喜有人愁的結果)。

Forrester指出,雲平臺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的CIO、CTO等決策者擁抱新興技術、加速價值交付的基礎,而基於雲的大數據、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服務在整個客戶生命週期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在基礎設施層面,中國近三分之二的購買影響者計劃在2018的公有云平臺上部署網絡、存儲和服務器資源。在開發和平臺層面,大約三分之二的影響者將使用公有云來實現大數據、軟件開發工具和平臺、安全和商業智能和分析。在所有領域,相比 2017年,2018年更多的人計劃使用公有云作為服務基礎。

12個廠商為什麼被Forrester選中?

可以看出,入選的公有云廠商基本上處在雲計算領域頭部位置,類似天翼雲、移動雲、沃雲、紫光雲、曙光雲、浪潮雲、蘇寧雲、網宿雲、七牛雲等都未出現,或許是基於不同的考量。報告顯示,這次調研主要基於三個維度,即:產品、戰略、市場,通過33個細分標準,結合客戶訪談反饋,最終得出各廠商的綜合積分和象限位置。角色共分為4個:挑戰者(Challengers)、競爭者(Contenders)、強勢出現者(Strong Performers)和領導者(Leaders)。

2018,中国公有云下半场,Who is Leader?Who is Challenger?

縱座標——產品,橫座標——戰略,圓圈體積——市場

以下為雷鋒網根據各家雲平臺實際進展情況做的一個全面整理:

·阿里雲無論從產品、戰略還是市場份額,都是象限當中的當之無愧的“leader”。實際情況來看,阿里雲已經連續兩年超越Google,位居世界前三,與AWS和AZURE合佔全球公共雲市場的七成。而在近日,西門子和阿里雲簽署了備忘錄,西門子的MindSphere將部署在阿里雲上,雙方還將共同進行市場開發、培育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等。此外阿里雲在大數據和物聯網、AI上的能力也屬於行業頭部,未來產業格局十分可觀。

·騰訊雲以3.76分的綜合評分位列中國廠商第二名,成為本次評估的領導者廠商之一。在“StrongerStrategy”維度,位列所有廠商的第二位置;並在“本地可用性”、“價格戰略”、“合作伙伴生態”、“雲市場和社區”、“混合雲戰略”、“收入增速”6項細分標準的評估取得了評測內的最高分。作為2018年的新晉領導者,騰訊雲業務經過多年努力取得了實質性的穩定發展,業務年增速已超過200%,業務收入規模持續位列中國市場第二名,已經在25個地理區域運營了45個可用區。值得一提的是,騰訊雲這次是“首度”進入中國公有云市場領導廠商陣營,已具備了成為全球雲服務商必備的三大核心能力:在全球關鍵地區運營本地業務的能力、規模化運營能力以及可提供多產品選擇以應對業務挑戰的能力。

·華為雲得到了Forrester的認可。針對支持服務項的評價,Forrester對華為給出了滿分5分的最高成績。Forrester認為,憑藉華為多年來服務企業級市場的經驗積累,華為雲已經具備完備的面向企業級客戶的服務體系。借力遍佈全球的服務網點,華為雲擁有強大的線上線下服務團隊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優的地面貼身服務。截至目前,華為雲已上線16大類超過120款雲服務,60+解決方案。並且,根據最新數據顯示,華為雲收入同比增長700%,僅2018年上半年,雲市場新增上架應用872個,很多政企客戶的核心數據、價值數據安心地搬到華為雲上。在華為內部,華為雲戰略也將重心上移,為5G做好準備。

·金山雲作為國內雲計算頭部玩家,自2012年成立以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是最早一批見證和支持中國互聯網行業飛速成長的雲計算廠商,已經成為視頻雲、遊戲雲行業的領軍企業。根據IDC發佈的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調研結果,金山雲以6.5%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三。目前金山雲在金融、政務、醫療、製造等領域拓展步伐在加快。

·青雲QingCloud從2012年成立以來,就鎖定企業級市場,並陸續推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和託管雲服務後,還打造了全模雲能力。在雲平臺產品線以外還推出青立方Qing3超融合系統、QingStor軟件定義存儲產品線、基礎設施與骨幹網服務等企業級雲模式ICT產品線,實現全棧雲ICT服務能力佈局。QingCloud由一個3人創始團隊成長為近400人的企業,強大的研發團隊及研發實力一度成為了QingCloud在業界領先的重要標誌。不久後的7月27日,QingCloud將進行

·京東雲受到劉強東的極度重視,自原微軟亞太科技董事長申元慶執掌京東雲至今的9個月內,京東雲穩定、安全地支撐著京東商城、京東物流、京東金融等業務,並順暢度過了數次 618 及 11.11 電商大促驟增的突發交易壓力。自 2016 年正式對外開放至今,在技術積累以及服務商積累了一定經驗,逐漸從雲計算的開發實踐轉型為服務賦能。而在近日,京東雲和京東金融聯合投資博雲也是引起行業關注,該筆融資是國內容器技術、PaaS及自動化運維領域創業公司中規模最大的一筆融資,也是容器領域國內最大的一筆融資,京東雲由此獲得博雲公司董事會席位,。在“戰略”軸上,京東雲確實稍佔優勢。

·網易雲憑藉近兩年在中國市場的快速拓展和良好的基礎進入市場“競爭者”行列。這是網易雲首次進入Forrester報告。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網易雲在中國市場已經服務於40萬企業客戶,其中包括不少世界500強企業,擁有萬向集團、吉利汽車、屈臣氏、富聰金融、新東方、中國人壽等客戶。網易雲在業界首次提出“場景化雲服務”和“專屬雲”等服務模式,已經推出雲計算基礎服務、通信與視頻(雲信)、雲安全(易盾)、雲客服(七魚)、網易大數據、專屬雲等產品,同時擁有完備的教育、金融、電商等綜合性解決方案。

·UCloud在近期獲得中國移動投資公司E輪投資,是繼2017年3月UCloud得到元禾重元、中金甲子領投的D輪9.6億元人民幣投資之後的新一輪融資。按照 CEO季昕華的說法,雙方將在資源、生態、技術、產品和投資層面達成全方位戰略合作,共同打造國際領先的中國雲,而之所以能贏得中國移動投資公司的青睞,主要源自雙方長期的合作與信任關係。UCloud堅持中立,不涉足客戶業務領域,在過去5年共獲得五輪融資,未來實力不可小覷。

·AWS在全球市場佔比最高,年收入達122.21 億美元,市場份額超過54%。但是作為在中國國內運營的平臺,其市場佔有率略顯不足(注:國內由光環新網運營)。光環新網在2017年年底獲得雲服務牌照,早些時候就發佈公告同意以不超過人民幣20億元的價格向亞馬遜購買基於AWS相關的特定經營性資產,這在當時被解讀為“AWS在中國的落地”。市場部分投資者仍擔憂貿易戰對光環新網與亞馬遜的合作的影響,對光環雲業務未來發展存在較大的擔心。但是對AWS 而言,挑選新的合作伙伴,都將帶來很高的成本,因此,AWS會非常慎重,雙方的合作也將繼續。

·微軟最近宣佈在中國京滬兩地推出了兩個新的Azure區域,在“世紀互聯”的幫助下,微軟將新增的區與已有的兩個區互補運營。作為中國首家國際雲服務提供商,微軟於2014年在中國推出了第一個區域,其業務增長迅速,顯然中國市場對微軟雲服務存在顯著需求。毫無疑問,微軟在中國的許多客戶都是其他跨國公司,它們此前已經通過Azure押注雲戰略。這些公司包括Adobe、可口可樂(Coke)、好市多(Costco)、戴姆勒(Daimler)、福特(Ford)、Nuance、寶潔(P&G)、豐田(Toyota)和寶馬(BMW)等知名企業。微軟在2018年6月還宣佈Azure IoT Edge已經全面上線,或許在邊緣計算業務上還將分得一杯羹。

2018,中国公有云下半场,Who is Leader?Who is Challenger?

氣候變化 入局者需要慎重判斷

按照一般邏輯,出現在國際權威調研組織的榜單中,即意味著在國內的排名,顯然這個邏輯有缺陷,因為這是國際調研機構主觀意願上抽選的部分名單,是根據訪談的結果整理而成,並不代表絕對的排名,即便基本的公有云廠商都已出現,也絕不應該成為自吹自擂的工具。

雷鋒網認為,雲計算屬於重資本行業,看重規模化效應,因此這個領域已經不太適合小型公司的創業,有一些中型的雲計算公司已經在求生存求融資的邊緣。資本的興趣在下挫和萎縮,大品牌的戰略性投入使得行業氣候十分嚴峻。美團已經暫時退出,近期進入的也都是紫光雲、新華網等大玩家,背靠大樹、品牌支撐、持有大量政企客戶,相較於雲計算創業要具備更多的實力。

另外,眼下網絡巨頭對數據中心建設正展開密集競爭,這些都是自有的鉅額資本,難怪Synergy Research Group首席分析師John Dinsdale驚歎“每個季度數十億美元的數據中心建設資本一般企業根本負擔不起”——這就是目前千萬不可忽視的差距。

或許,2018年下半年,雲計算市場還是會有異軍突起。大浪淘沙的過程終將一直進行,在5G、AI、IoT、邊緣計算等技術加持下,雲計算領域領導者和挑戰者的出現還會呈現此起彼伏的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