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房的理由千千萬,而買房的理由這11個就夠!

一個著名經紀公司做的調查非常有意思:凡是上一代租房子的,下一代還在租房子,而上一代買房子的,下一代也買了房子。這個結果告訴了大家為什麼要買房子。

1

投資房產有理

投資是為增加未來產出而放棄當前消費的經濟活動。比如說教育,這是人生最大的投資,沒有人因此而批評教育。投資沒錯,還在於它只是資產的轉化,原來是存款,現在變成了股票、債券或者房子。

普通城市的房子,本來就是用來住的。

但是特殊城市(少數大城市)的房子就是資產,全世界都一樣。

現在大力提倡租售並舉。請問,那麼多人要去租房,如果沒人投資餘量房產,拿什麼出租?

2

租房子和買房子就是不一樣

不管租多少年房子,也留不下資產,獲得不了資產增值。租房只是解決短期無力購房或者短期不需要購房期間的過渡之計。

從這個意義上說,你租房子的錢白花了。

而買房的回報呢?你用20%到30%的首付,把租金變成了按揭,相當於用未來的收入流進行當下消費,把30年後的一塊錢放在今天當一塊錢花。你說值不值?

3

有房養老更靠譜

不會留下資產,也就無法形成無能力獲取勞動收入和大災、大病時的額外保障,也就是以房養老。

在中國,買房子原因很多,資產升值和租賃市場不健全之外,還有全世界通行的養老保障需求。

在美國,60歲以上老者擁有私人住房的比例小於60歲以下的人。因為很多人60歲以後不需要把房子留給子女繼承,而是做抵押,變成養老費用。

上了歲數,很多人就會明白:有房養老和有兒養老相比,哪個更靠譜。

4

租房的日子過得夠長了

中國人不是沒有租過房。30年前,中國是世界上租房率最高的國家!

房改之前,全中國人民都是租客,最大業主是國家,那是世界最大規模的分配式租賃。

房改以後,90%公房產權都給了居民,租房比例才一下子降到10% 以下。當時,比較極端的烏魯木齊的租房率幾乎是零。

5

不能為租房而租房

一個城市要多少租賃住房,應依實際情況而定,不能當成政治任務完成。

這個實際情況就是城市戶籍人口、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的比例。

一般來說,城市越大,流動人口比例也越大,自有住房比例越低,對租賃住房的需求也越大。

紐約、東京租賃住房佔50%以上,舊金山在30%以上,小城市一般有15%到20%的比例。中國目前所有城市加起來不到25%,租賃住房在23%左右。

平均租期國際上是24個月到36個月,屬於長租戶,中國大城市基本上8到12個月,中等城市12個月到18個月。

在住房緊張,房價較高的大城市裡,租房應該有大的發展空間,但在其它城市,切忌拔苗助長。

6

房價漲了,其實等於沒漲

為什麼房價總會漲?最主要原因是貨幣貶值和物價的普遍上升。全國平均房價1992年996.4元,2017年6月7288.24元,漲了7倍。

但同一期間,貨幣貶值了120倍。1992年,大學生月工資大概80塊錢,現在最少3200塊錢,很多人可以拿到10000元,增長了20倍到40倍。

怎樣接地氣地表達貨幣貶值?看看這兩張表。

不買房的理由千千萬,而買房的理由這11個就夠!

不買房的理由千千萬,而買房的理由這11個就夠!

房價增長速度比貨幣貶值相差20倍。漲了20倍等於沒漲,或者說,還可以再漲20倍。

貨幣貶值和房子漲價是一件事的兩個說法,但前者比後者厲害多了。

7

平均數把你騙了

今年8月份北京賣了三個樓盤,原本準備賣12萬到15萬,與周邊二手房價相符,但最終按限價規定9萬多一平米銷售。結果是,誰買到手就賺2萬多。從這個意義上說,限價是在給你一個好機會賺錢。

為什麼調控時,要將高檔房的價格往下拉?因為我們用的是平均數。用平均數,就一定要把高房價壓下來,低房價提上去。

用平均數,一定是幫助富人買房子和賺錢,對低收入者沒有好處。

如果中國的平均房價改為中位數,這個現象就不會出現了。中位數是通過排序得到的,它不像平均數那樣,受最大、最小兩個極端數值的影響。

房子也一樣,只要管住中位數以下的房子的供應,就盡到了政府的責任。聯合國人權公約中要求政府為低收入者提供的是“適足居住權”,而非財產權。

8

中國大部分城市的房價低於地價

一線城市和非一線城市的差別在哪?前者地價太貴了:23463元。

非一線城市,不含工業用地的地價是6644元,房價是多少呢?中部5900元,西部5800元,東北6300元,絕大多數房價低於地價。

全國平均房價7922元,減去6644元,還剩不到1300塊錢。有能用1300塊錢蓋出房子的開發商嗎?如果能,說明是用早先低價拿到的土地。用現在拿的地試試看?

根據2016年12月份的數據,只有東部和東部沿海地區,整體房價平均高於現有地價。

不買房的理由千千萬,而買房的理由這11個就夠!

到目前為止,全國平均房價超過10000元的的城市是19個,20000元的9個,地級市平均房價只有4000元。中國的房價很高嗎?

我們看到三四線房價猛漲,就是因為原來太低了。

9

大城市供地少導致房子供不應求

日本東京有3850萬人,按規劃北京至少4500萬,現在的指標卻是2100萬,差一半。

很多年前,北京就提出2020年人口控制在1800萬人。後果是什麼?就是國土資源部按照這個數字配土地指標。

但2008年北京人口已到1900萬,經濟指標達成10000億,提前12年超額完成任務。但土地指標卻沒有因此增加,結果又是什麼?供求失衡,房價上漲。邏輯非常簡單。

現在北京又定了個2200萬人口的新目標,居住用地仍然按這個指標來配給。再不買房子,還有地嗎?

相反,在人口減少和集中度差的地區,往往給的土地指標很多,以示支持。但沒有辦法解決公共資源均等化,公共資源的配給既不合算,也難以成長和改善。

10

土地財政使你的房子更值錢

說土地財政不好,是政治正確。但現實地說,不靠土地財政,你得給出另一個來錢的路子。這幾年能有嗎?希望有。

有人說,可以把土地財政換成稅收。那麼所有老百姓都得掏錢,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土地財政只是(部分人)買房人掏錢。哪個更公平?

11

為什麼越早買越好?

因為存在著價格的延伸,房價永不眠。

中國的開發模式都是圍繞中心向外、從近到遠的發展,最優秀的地段最先開發。隨著城市中心向外發展,買的越晚,買到的越是城市外延地段上的房子,越買越遠了。

結語:一件東西的價值有時並不取決於人們的收益,卻取決於人們的付出——取決於你為它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