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慘的「國父」,國家獨立僅6年,就被迫流亡海外

19世紀初,歐洲誕生了一名“混世魔王”拿破崙,他依靠自己對軍事的卓越敏感度,帶領法國拳打英國、腳踢俄羅斯、普魯士,成為那時歐洲名副其實的小霸王。

最悲慘的“國父”,國家獨立僅6年,就被迫流亡海外

此時已被英國從海洋第一帝國寶位上,踢下去的西班牙因直接接壤法國不幸被其“兼併”,1808年法國軍隊開進西班牙。

由於本土完全淪陷,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智利,陷入了“迷茫”之中,當地權貴有的準備全力支撐本土反法力量,有的為了殖民地本身的安全,計劃接受法國人的“收編”。

更“極端”一點則是趁機鬧獨立,效仿美國建立屬於智利人的智利,努力爭取和宗主國西班牙平級“交往”。

而為了實現這個獨立,大批智利“愛國青年”開始遊走於街頭演講宣傳,但因這一行為明顯是反“西班牙殖民政府”,所以遭到了西班牙殖民當局無情的“鎮壓”。

而讓當局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這一鎮壓點響了巨大的火藥桶,7月11日為了聲援被“鎮壓”的“愛國青年”,智利最大城市聖地亞哥的百姓紛紛走上街頭抗議。

最悲慘的“國父”,國家獨立僅6年,就被迫流亡海外

現代智利的“國父”奧希金斯在智利中部城市康塞普西翁武裝了2個騎兵團,假如殖民政府不讓步,立馬武裝顛覆西班牙的統治。

1810年9月18日,迫於局勢進一步不可控的擔憂,時任智利總督宣佈舉行“市政會議”,建立了過渡軍政府性質的洪達政權。

1811年7月4日智利第一屆國民議會開幕,智利正式建立了獨立於西班牙的政權,1813年奧希金斯被任命為新生智利政權的愛國軍總司令。

但他這個總司令是真的不好當,1814年9月由西班牙秘魯總督統轄的“平叛大軍”直指奧希金斯的防禦重地安第斯山麓卡查波阿爾河畔的蘭卡瓜城。

此戰雖然奧希金斯嚴防死守,但是終究沒能耗過有秘魯廣闊“後背”的“平叛大軍”,打到最後時刻,僅200餘名士兵得以和奧希金斯突圍到安第斯山中。

最悲慘的“國父”,國家獨立僅6年,就被迫流亡海外

新生的智利政權不久隨著聖地亞哥的淪陷而消亡,但是它的星星之火併沒有熄滅,奧希金斯翻越安第斯山到達了阿根廷,並結識了此後被稱為“美洲的解放者”的何塞·德·聖馬丁。

在聖馬丁的支持下,奧希金斯重建了屬於智利人的“安第斯山軍”,並於1817年1月向聖地亞哥進軍,2月12日打敗西班牙駐智利主力,13日攻進聖地亞哥,結束了西班牙在智利的殖民統治。

而奧希金斯也得到了應有的榮譽,首先是被尊為“智利解放者”,然後於2月17日當選最高執政官,成為智利最重要的“國父”之一。

然而奧希金斯這個“國父”的命運並不怎麼好,首先奧希金斯在任內,大刀闊斧的將傳統西班牙貴族制度下滋生的各種特權給剔除,得罪智利老一輩的“有錢人”、“有權人”。

再而圍繞他自己又形成了新的特權群體,將普通智利百姓的傷了個透。如此一來奧希金斯落了個兩邊都不討好,1823年奧希金斯被迫辭職,而這距離他“解放”智利僅6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