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未來在哪裡?

1 一次跨未來的談話

“你瞭解區塊鏈嗎?”

這是我前不久和一個區塊鏈創業公司CEO談話的開始。

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可以說是近幾年最大的熱潮,勢頭堪比九十年代的互聯網,一時之間彷彿你要是不懂一點區塊鏈,你都沒勇氣說自己是地球人。

所以懷著一顆懵懵懂懂的心,我只能小心翼翼地回答:“稍微有點了解吧,之前讀過一些相關的文章,不過也就馬馬虎虎吧。”

我的回答不卑不亢,既沒有表現出我對區塊鏈一竅不通,也沒有表現出我在區塊鏈領域是什麼實力碾壓別人的大佬。

區塊鏈的未來在哪裡?

“那我和你解釋一下,這個區塊鏈呢其實就是比特幣的一個底層技術,比特幣不是數字貨幣嗎?所以它的交易安全就很難保證。”

“而這個區塊鏈其實就是比特幣的一個底層技術,專門用於驗證交易信息的有效性的。具體來說,區塊鏈就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來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去組合的鏈式數據結構,你也可以這麼理解,就是區塊鏈它本質上其實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我這麼說你能理解嗎?”

“……”

然而聽完他的這番解釋,我卻不禁陷入了沉思,畢竟我想要的其實是一個更加通俗易理解的解釋,而這種照搬定義的描述顯然並不能加深我對區塊鏈的理解。

區塊鏈的未來在哪裡?

而在我們的談話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忽然開始思考,幣圈有多少人是真正瞭解區塊鏈和比特幣的?炒幣的人裡面又有多少人是真正懂幣的?

我知道,我思考的這些問題,我眼前這位年輕的CEO大概是沒法回答的,不過我還是又問了幾個問題。

“您說了那麼多,我就想問一下,現在區塊鏈落地項目裡面做得最好的有哪些?之前您提到的那些區塊鏈領域最權威的專家,他們對區塊鏈的瞭解有多少?以及他們對這個區塊鏈的看法是怎麼樣的?”

“嗯…讓我想想啊。”

我面前的CEO陷入了沉思。

“區塊鏈這個東西吧,目前落地可能確實比較困難,大家最熟悉的落地項目應該就是比特幣了。還有你剛才說到的對區塊鏈的理解的問題,其實區塊鏈它就是一個全新的未知的領域,即使是很多行業內頂尖的專家,也不敢說對這個東西真正理解透徹,對於普通人來說理解起來確實也比較困難。”

Emmmm,這個話我聽著格外的耳熟,彷彿就是在說:理不理解不重要,只要能賺錢就夠了。

確實,能賺錢就夠了,幣圈裡不少人也確實是這麼幹的。

2 那些圈錢割韭菜的人們

說到幣圈圈錢,咱們就先拿幣圈很流行的ICO來舉例。

ICO就是區塊鏈首次發行代幣,和股市的IPO(首次公開募股)比較像,相當於是一個區塊鏈項目的第一次融資。

如果你看好這個項目的話,就用比特幣等通用數字貨幣來換取企業發行的代幣,然後坐等手中的代幣升值,而企業在拿到比特幣之後再賣出,就能實現融資。

不過由於ICO的門檻實在太低了,所以很多不法分子就靠著虛擬項目等手段,拉來一些幣圈的大佬展臺,發行一些沒有實體資產支撐的空氣幣,騙取投資者的錢財。

但是這些空氣幣很明顯是沒有實際價值的,所以自然就不可避免會被淘汰。

據統計,現在世界上至少有1000中數字貨幣“死亡”,而當初買入這些空氣幣的投資者基本上就都成了被割的韭菜。

區塊鏈的未來在哪裡?

但是到這裡我們不禁有一個疑問,就是這些韭菜們為什麼就那麼心甘情願被割呢?怎麼就那麼相信自己手中的“空氣幣”能夠讓自己一夜暴富呢?

答案是,有大佬站臺。

用李笑來的話來說,區塊鏈最大的價值就是共識價值,而數字貨幣這個東西不同於咱們熟知的法定貨幣,它不是由任何官方機構發行的,也就是說,你認可它,那它就是貨幣,你不認可的話,它就屁也不是…

而每一個新的數字貨幣在剛開始發行的時候,為了讓大家相信它存在的共識價值,往往就得找那麼幾個幣圈大佬來站臺。當然這也是市面上的有那麼多嗎明星ICO項目的原因,畢竟你要是沒點名氣,誰買你的幣,誰信你的幣最後能值錢?

然而這麼大一個項目,連官網都弄好了,一水兒的標準高大上。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作為創始人的李靖本人好像並不知情……

也就是說這個所謂的區塊鏈項目,又是一個碰瓷項目,想的就是綁上網紅大咖發幣掙錢。

看見這麼一波操作,非常無奈的李靖本人也只能在朋友圈闢謠:回家養個病,居然就還“被創始人”了,莫名開始心疼一波新的韭菜…

區塊鏈的未來在哪裡?

其實幣圈這麼亂,被碰瓷過的又何止是李靖一個,之前朱嘯虎就曾經幾次成為了不同區塊鏈項目的基石投資人。闢謠就闢了好幾次,甚至不得不驚呼,99.99%的ICO項目都是騙人的。

區塊鏈的未來在哪裡?

看到這裡,老想著炒幣一夜暴富的你,其實也該清醒清醒了。

3 幣圈到底有多亂

在投資圈一直流傳這麼一個段子,說中國的互聯網上永遠有這樣一群人,進了股市就以為自己是操盤手,進了傳銷就以為自己是上線,進了幣圈就以為自己是下一個李笑來,但其實在別人眼中都是韭菜。

如果只是圈錢的話,很多人依舊感受不到幣圈到底有多亂,畢竟如今圈錢的東西多了去了,但是幣圈可比簡單地營銷圈錢瘋狂多了,什麼股市,什麼傳銷都比不上炒幣來得刺激。

區塊鏈的未來在哪裡?

相信大家都知道前幾天李笑來曝光的錄音,這位中國的比特幣首富直接在錄音裡大罵炒幣者都是煞筆,然後大揭行業內幕,將幣圈的黑暗面血淋淋展現在了大眾面前。

其實在幣圈內部幾乎有一個行業共識,就是真正有價值的是區塊鏈技術,而不是各種以區塊鏈為噱頭炒作的數字貨幣。

區塊鏈不管是在金融服務業、證券業、銀行業還是醫療保健、建築等其他非金融相關領域,都有著很大的想象空間。

當然,目前區塊鏈在這些領域都還沒有真正的落地產業,反而在其他方面倒是運用得得心應手,比如說:

區塊鏈的未來在哪裡?

而相比於區塊鏈技術存在的實際價值,市面上的各種數字貨幣就要虛幻得多了,即使是像比特幣這樣已經被普遍認可的通用數字貨幣,依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風險。例如最近的比特幣大跳水,恐怕傾家蕩產的炒幣者也不在少數。

而且據說,最開始持有最多比特幣的人後續基本全都脫手了,只不過後續不斷有人接盤,炒幣者不斷湧入比特幣市場,所以比特幣比起很多其他數字貨幣來說崩盤的可能性更小,相反這些年來反而大部分時間處於一個不斷升值的狀態。

在2014年的時候王思聰就曾經大罵比特幣,誰買誰煞筆。

區塊鏈的未來在哪裡?

前不久世界盃的到來,再一次讓讓幣圈找著了營銷的新噱頭,包括“區塊鏈+預測”概念在內的很多數字貨幣又開始了新一輪炒作,然而隨著世界盃開幕,比特幣迎來大跳水,在賭球跳樓的天台上也有不少炒幣者的身影。

區塊鏈的未來在哪裡?

而且幣圈現在新興的很多所謂數字貨幣其實都是傳銷幣,打著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幌子做數字傳銷,各種假幣、空氣幣橫行,坑得一批又一批的人傾家蕩產。

區塊鏈的未來在哪裡?

現在的傳銷界和幣圈相互糾纏,傳銷界隨便拉個人出來都可能是區塊鏈大佬,講起行業趨勢來頭頭是道,讓人不知道該說幣圈亂,還是傳銷界發展太快了。

4區塊鏈還有未來嗎?

好不容易舉了這麼多例子,全是割韭菜,那麼區塊鏈是不是就沒有未來了呢?

其實也不是。

說到這裡我忽然想起這麼一件事,就是2010年的時候,阿里忽然想要搞雲計算,然而當時李彥宏是這麼說的:

區塊鏈的未來在哪裡?

馬化騰是這麼說的:

區塊鏈的未來在哪裡?

而現在八年過去了,阿里雲早已經成為阿里巴巴旗下的有一個巨無霸,李彥宏和小馬哥私底下對這事兒也就只能是欲哭無淚了。其實這個東西放在區塊鏈上也是一樣的,雖然區塊鏈看上去很複雜,很多人看了很多文章也還是一知半解,但是其實轉換一下也不難懂。

按照之前和我談話的CEO的提法,區塊鏈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其實這麼說還不夠準確,準確來講,區塊鏈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數據庫。

比如說我們日常在互聯網上進行交易,必須要通過某種介質,也就是第三者才能解決信任問題,不管是支付寶還是銀行,而這個第三者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心”。

而區塊鏈技術呢,其實就是一個在去掉這個第三者的情況下為我們解決信任問題的技術。

那麼區塊鏈技術具體是怎麼實現的呢?

按照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的做法,就是給我們每個人一個虛擬的小本本,這個小本本上面記錄了所有的交易信息。

全世界不管哪個人,只要使用比特幣進行了交易,每個人的小本本上面就會自動記個賬,包括買賣雙方。相當於就是,只要有交易發生,系統就會自動同步給全世界。

區塊鏈的未來在哪裡?

通過這種方式,在數字貨幣交易中就能解決信任問題,你如果想要修改交易記錄,除非把全世界所有人的小本本都撕了才行,看起來好像比支付寶破產的記錄還小……

而且比起支付寶銀行這些平臺來說,這個交易是完全匿名的,所以也就不用擔心你的隱私數據被竊取什麼的。

而區塊鏈技術其實就是基於全民都擁有的這個小本本,在每一次交易的時間節點上選擇不同的人的小本本來串聯成一個“鏈”,然後又在這些小本本里面挑出那個記得最快質量最好的,把它的小本本收繳形成一個區塊,這樣這些小本本一起其實就構成了一個區塊數據庫,也就是咱們最開始說的“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數據庫”。

區塊鏈的未來在哪裡?

通過這麼一番講解,咱們肯定就能意識到,區塊鏈這個東西確實是有很大價值的,未來成熟落地的區塊鏈技術甚至就有可能取代銀行、互聯網巨頭之類的。

所以這兩年不管是BAT還是各大銀行,都在開始搞區塊鏈,就連央行也搞了一個數字貨幣研究所,其實只要能把幣圈那些圈錢割韭菜搞傳銷的李笑來之流全都清理出去,整個區塊鏈產業的未來應該還是非常明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