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我國注塑機行業發展與克羅埃西亞有著相似經歷

北京時間7月12日凌晨2點,2018年世界盃半決賽第二場克羅地亞VS英格蘭的比賽在盧日基體育場進行,兩隊在常規時間打成1:1平,經過加時賽120分鐘鏖戰,最終克羅地亞隊憑藉前鋒曼朱基奇在第109分鐘的進球,2:1逆轉英格蘭,歷史上首次進軍世界盃決賽,克羅地亞也因此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13支有晉級世界盃決賽經歷的球隊,他們將在7月15日同法國隊一起爭奪本屆世界盃的冠軍。

話題:我國注塑機行業發展與克羅地亞有著相似經歷

南斯拉夫解體後的國家分佈圖

克羅地亞隊在本屆世界盃精彩的表現,似乎讓人忘記了這是一個剛剛從戰火中走出的國家。克羅地亞1991年獨立,在此之前,他們是南斯拉夫的加盟國。南斯拉夫的覆亡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克羅地亞的獨立並沒有立刻給克羅地亞人民帶來美好的生活,相反,他們陷入了戰火的泥潭。從1991年到1995年,近5年的時間克羅地亞人是在戰火中度過的。出生在1985年,被世人稱為“魔笛”的克羅地亞隊中場莫德里奇,在6歲的時候就淪為了難民,全家更是搬到了難民酒店居住。莫德里奇的祖父更是在這場戰輪中被殺害。

不僅莫德里奇,這支克羅地亞隊中的很多球員都經歷過那段痛苦的歲月,他們隨著父母遠走他鄉。拉基蒂奇出生在瑞士,佩裡西奇小時候也是在顛沛流離,洛夫倫更是將自己童年顛簸的經歷拍成了一部紀錄片。然而,就是這樣一批飽受苦難的球員,在賽場上用精彩表現創造了世界盃歷史上的又一個奇蹟。

殊不知,我國注塑機行業發展和克羅地亞足球隊的發展歷程有著共同之外,同樣都是在一窮二白的艱難環境中成長並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的。

世界上關於注塑機最早的記載是在1872年,第一臺注塑機的誕生是在1921年,經過近百年的發展,西方國家的注塑機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更是產生了諸如恩格爾、德瑪格、赫斯基、克勞斯瑪菲等眾多塑機巨頭型企業。而我國塑料機械行業起始於上個世紀50年代末期,第一臺注塑機誕生在1958年。但是那個時候的新中國剛剛成立,各個行業百廢待興,塑機行業更是剛剛起步,那個時候的注塑機只能用通用塑料來生產技術要求較低的日用品,如塑料盒、塑料桶、塑料盆等。

我國注塑機行業真正獲得飛速發展是在改革開放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加入世界經貿組織後,國外的機械製造業加速對華轉移,世界一些知名的注塑機企業,如德國德瑪格、克虜伯、巴登菲爾,日本住友重工等公司先後“進駐”中國,有的還進一步設立了技術中心。國外注塑機制造商的進入給中國注塑機行業帶來了發展活力,學習借鑑並超越國外塑企,成為了國內一些塑企的目標。

此前,據媒體報道,日本一家世界知名的全電動注塑機生產企業通過相關渠道,花費幾十萬元人民幣,購買了一臺競爭對手——寧波長飛亞塑料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生產的VE系列全電動注塑機,送到了英國電動注塑機測試中心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表明,長飛亞注塑機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完全達到甚至超過了這家日本知名企業的同類產品。長飛亞公司的總部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紐倫堡市,2005年落戶寧波開發區大港工業城後,很快推出了這一德國技術與中國製造的結晶——VE系列全電動注塑機。VE系列全電動注塑機也正如長飛亞相關負責人所說,已經成為全電動注塑機中的高端“奢侈品”。長飛亞也完成了對日本這個老牌工業國家在注塑機領域技術上的超越。

注塑機行業已是目前我國塑料機械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差距最小的塑機類別之一,隨著我國塑料機械技術的不斷髮展,我國注塑機行業正朝著國家化、中高端、高效節能、科技含量高等方向發展,並已形成一批具有極大的國際影響力如海天、博創、伊之密、泰瑞機器、震雄、力勁等國際知名注塑機企業。海天的工廠已經開到了土耳其和印度,博創更是在北美和歐洲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我國注塑機的身影已經遍佈了世界各地。

近年來,隨著石化工業的發展,我國塑料機械製造業已成為傳統制造業中發展最為迅速的行業之一,年需求額達85億元人民幣。專家預計,未來15年,我國塑料機械行業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我國的注塑機企業將有充分的時間繼續發展壯大進而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並實現超越他們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