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綠水青山 方得金山銀山

不负绿水青山 方得金山银山

■記者李遜、實習生黃勝東/文

中國江西網訊 近日,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在江西省對2016年7月首輪中央環保督察期間交辦的信訪問題查處情況進行了抽查,發現存在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甚至包庇縱容,致使汙染反彈問題較為突出。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是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需要跨過的關口。我們應該認真反思,把握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緊密關係——不負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

表面整改的背後: 應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先從南昌的“塑料布”虛假整改說起。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在南昌市督察時,對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期間交辦的環境信訪案件整改情況進行抽查,發現南昌市存在明顯的“表面整改”“虛假整改”問題。

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期間,群眾投訴南昌強力熱鍍鋅有限公司在凌晨5-7點排放刺鼻廢氣汙染環境。南昌市整改情況對外公開顯示:該問題已完成整改。然而督察組日前在現場檢查發現,這家企業僅用塑料布製作半封閉的簡易酸霧集氣罩,用篷布製作簡易粉塵收集罩。這種簡陋措施,達不到“全收集、全處理”酸霧和粉塵的要求,而且顯得十分粗糙,廠房內酸霧刺鼻,積塵嚴重,廠區內環境髒亂差。

另一起讓人著實費解的是,南昌市整改情況對外公開顯示“該問題已完成整改”的艾格菲飼料廠偷排廢氣事件。“這家飼料廠僅變更了生產時間,由信訪投訴前的夜間生產,改為白天生產,就視作完成整改。企業粉塵、廢氣依舊沒有汙染防治措施,廠區內散落的飼料長期無人清理並已經發酵,氣味難聞,令人作嘔,至今群眾仍然投訴不斷。”這是督察組現場檢查發現得出的結論。

從抽查情況看,南昌市對待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中,存在虛假應對,走形式、打折扣、搞變通的問題,致使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環境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6月10日,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專門約見了南昌市政府分管副市長,通報了有關情況,並要求南昌市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屬地管理,堅決杜絕表面整改、敷衍整改、假裝整改的情況,以整改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取信於民關鍵在於“有所作為”,關鍵是要取得實效。主動出擊,積極作為,重點在直面問題、觸碰問題、解決問題。服務於民必得取信於民。從人民群眾的實際出發,解決的問題才能實實在在,群眾的感受也就會真真切切。

材料作假的背後:作風建設不能止步

環境問題現在被全社會所重視,中央也先後多次對環保下達指示和要求,但為何仍然屢禁不止?究其原因,無外乎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對環保問題不上心,環保意識和“作風”存在問題。

近日,江西撫州市崇仁縣針對督察組轉辦的案件,在報送查處情況時,謊報排放廢氣的磚廠已關閉停產,與實際情況不符。上述問題被生態環境部嚴厲通報,稱“性質惡劣”,崇仁縣政府及有關部門“作風虛浮,不察實情”。

據生態環境部通報,崇仁縣政府於2018年6月7日收到中央環保督察組關於“崇仁縣三山鄉長仁磚廠廢氣直排”的群眾舉報轉辦件後,縣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專程到現場開展調查處理。2018年6月8日,縣環保局對長仁磚廠開展了執法檢查,並依法作出“立即停產整改”和“罰款400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在沒有對該磚廠關停到位的情況下,崇仁縣政府於6月12日上報材料明確:目前長仁磚廠已關閉停產,這與實際情況不符。經撫州市環保局指出問題後,崇仁縣於2018年6月13日再次上報材料明確,已停止生產,縣環保局已將這一情況反饋至信訪人,信訪人對處理意見表示滿意。

但根據調查,長仁磚廠實際於2018年6月14日至15日才實施停產整改措施,崇仁縣政府上報內容仍與實際情況不符。特別是轉辦件中沒有信訪舉報人相關信息,縣環保局無法直接向信訪舉報人反饋,上報情況明顯存在弄虛作假的問題。

面對嚴厲通報批評,撫州市開始直面問題。據瞭解,崇仁縣環保局局長劉彬,縣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副大隊長鄭書華,縣委副書記、縣長周國華和崇仁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肖明四人已被問責。同時,責成崇仁縣委、縣政府儘快將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落實到位,並舉一反三,加大對“小散亂汙”企業的排查力度,加強環保監管,清除環境汙染隱患,堅決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撫州市通報這一問題時指出,崇仁縣向上級報送中央環保督察邊督邊改材料弄虛作假,與當前加強作風建設要求嚴重不符。

汙染反彈的背後:發展經濟不能忽視環境保護

截至7月9日18時,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我省移交信訪問題線索共2536件,我省已全部轉交問題屬地辦理。目前,已辦結2518件,分別在屬地及省政府網站上進行公開。

在督導組的通報中,存在“明顯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甚至包庇縱容,致使汙染反彈問題較為突出”的表述,歸根結底,其反映出地方政府只關注了短暫的經濟效益帶來的提升,卻將環境問題漠視;實質上則是存在沒有正確認清環境與發展關係的問題,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的增長,而忽視環境的保護。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有些人認為,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也是這種“不可兼得”的關係,發展經濟必然導致環境汙染,如果注重環保,則必須以犧牲經濟發展速度為代價。

著名城市問題專家、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朱鐵臻教授曾指出,發展與環境二者密不可分,人類的文明與進步需要城市的發展,而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又需要良好的環境,這兩者既是對立的,又應當是相互統一的。因而,城市必須選擇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雙贏的發展戰略。保護環境不會阻礙發展,我們還可以發現一些經濟的增長點,可以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又促進環境的發展。

環保風暴的背後:不負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

先來看一個案例——

我們所熟知的艾溪湖周邊地塊早在2006年便被國內一些頂級房地產開發商和工業企業看好,紛紛提出購地要求。其東3000餘畝土地原本規劃為建設用地,並取得了用地許可。按照當時的地價,如果該地塊作為商住用地開發,高新區至少可獲得50億元的土地收益。但南昌高新區選擇了不以犧牲生態來換取眼前利益,毅然拒絕了20個項目落戶,放棄了原本該得的土地收益。溼地留住了,森林公園建起來了,園區生態環境保住了,商機也就源源湧流。大型客商紛紛將一些重要的研發項目、總部項目和功能性配套項目落戶在艾溪湖周邊,成為高新區招商引資的一個重要名片。

案例眾多,就南昌而言也不只是單單這一個,全省各地發展環境與經濟協調相互促進的不在少數,保護環境不僅不會阻礙發展,而且對經濟的增長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江西是中國最綠的省份之一,數據顯示,全省現有林地面積1079.9萬公頃,佔我省國土總面積的64.69%,森林覆蓋率達63.1%;溼地面積91.01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5.45%,綠水青山已成為我省的一張靚麗名片,同時這一片綠色也為我省創造不菲的經濟效益,2016年,全省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高達14951.34億元。2016年8月,江西獲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肩負起先行先試、探索綠色發展新路的光榮責任。

不負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