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軟化下,通信產業新生態和電信運營商生態位選擇研究

面對市場需求與市場競爭趨勢變化,電信運營商傳統網絡架構面臨的問題尤為突出。為此,運營商積極引入引入SDN/NFV、雲計算、大數據、AI等新型信息通信技術,重構網絡架構,實現管道的軟化、雲化、智能化升級,以滿足規模化、多樣化、靈活化的市場需求,應對市場競爭,突破數字化轉型瓶頸的核心路徑。但網絡軟化會給電信產業生態帶來變革式的影響,本文在明確新網絡架構的基礎上,描述了電信產業的新生態,電信運營商在新生態中四種可能的生態位,以及電信運營商進行生態位選擇時必須做出的關鍵決策,最終為電信運營商的生態位選擇和生態位演進提出路徑建議。

1. 網絡架構重構

未來通信網絡架構將演變為三層架構(如圖1所示),基礎資源層、網絡功能層和網絡功能管理編排層。其中,第一層是共享的網絡資源,基於虛擬化OS,所有的硬件資源實現雲化、共享,支撐利用率彈性伸縮、靈活調用;第二層是軟化的網絡功能,網絡功能以軟件形式出現,便於修改、升級、編排、調用、擴展;第三層是智能化的協同管理編排,基於IT方式,實現網絡功能、性能的自動化編排與管理。

網絡軟化下,通信產業新生態和電信運營商生態位選擇研究

圖1 通信網絡的三層架構

2. 運營商所處的產業新生態

網絡軟化給運營商所在的通信產業生態帶來變革式轉變,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供應環節軟硬分離,出現多種新生主體;二是,開源標準組織的出現,使運營商參與到供給環節,原來運營商與供應商的鏈條關係也變革生態圈的關係;第三,電信運營商在企業市場與大眾市場面臨的競爭態勢出現差異化,並且分別面臨多種市場競合者。未來在網絡新架構下,電信運營商所處的產業新生態由供應商、企業市場競合者、大眾市場競合者、購買者、標準與開源組織、支持機構,六部分構成(如圖2所示)。

網絡軟化下,通信產業新生態和電信運營商生態位選擇研究

圖2 通信產業新生態

3. 運營商四種可能的生態位

生態位是指一個種群在生態系統中,在時間空間上所佔據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係與作用,因此,電信運營商與供應商、企業市場競合者、個人市場競合者、購買者之間的關係,構成了電信運營商的新生態位。通過分析發現,電信運營商與各主體間的關係主要取決於,其後端網絡的自主能力和其前端網絡產品的創新能力兩個維度(如圖3所示)。其中,網絡自主能力是指電信運營商對新型網絡的標準制定、設計、研發與運維的能力,以及其構建產業生態的能力。網絡產品創新能力是指電信運營商在網絡產品領域的創新、運維能力。另外,運營商的後端網絡自主能力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到其前端網絡產品的創新能力。

網絡軟化下,通信產業新生態和電信運營商生態位選擇研究

圖3 運營商新生態位的決定因素

​根據上述兩個維度,定位出電信運營商在新生態中可以選擇的四種生態位(如圖4所示)。一是,“雙向拓展型”,後端網絡自主能力較強,且前端網絡產品創新能力較強。該類電信運營商可以通過降低內部運營成本,充分挖掘外部市場需求,提升業務運營收入,獲得較為理想的生存空間。二是,“網絡拓展型”,後端網絡自主能力較強,而前端網絡產品創新能力較弱。此類電信運營商可以通過努力降低內部運營成本,網絡能力開放變現,獲得一定的生存空間。目前此類運營商較為少見。三是,“業務拓展型”,後端網絡自主能力較弱,而前端網絡產品創新能力較強。此類運營商可以通過努力挖掘外部市場的潛在價值,獲得一定的生存空間。四是,“維持型”,後端網絡自主能力較弱,且前端網絡產品創新能力也較弱。該類電信運營商只能通過努力保有原有市場,獲得維持生存的生存空間。

網絡軟化下,通信產業新生態和電信運營商生態位選擇研究

圖4 運營商可能的四種新生態位

4. 生態位選擇所需的決策

運營商未來所處的生態位,在一定程度上是運營商對其網絡自主能力與網絡產品創新能力塑造的結果。也就是說,電信運營商在其網絡能力方面和產品創新能力方面的決策,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未來在產業新生態中的生態位。

決策1:網絡自主能力強弱決策

在網絡自主能力方面,可以根據實現自主可控的層面,分為高中低三級。自主可控是指電信運營商能夠自主開發,或深度參與開發。高度自主的網絡能力則指運營商在網絡三層架構均能達到了自主可控,相對自主的網絡能力是指運營商在管理編排層與基礎資源層達到了自主可控,而低度自主是指運營商只在管理編排層達到了自主可控(如圖5所示)。

網絡軟化下,通信產業新生態和電信運營商生態位選擇研究

圖5 運營商網絡自主能力分級

​決策2:網絡產品創新能力強弱決策

而網絡產品創新能力,也可以根據創新結果的數量和質量分為高中低三級(如圖6所示)。較強的網絡產品創新能力則是指電信運營商自主創新的網絡產品市場競爭力較強,數量較多,且對收入增長有極大貢獻;相對較強的網絡產品創新能力是指電信運營商自主創新的網絡產品市場競爭力較強,但數量不多,不過對收入增長有一定的貢獻;較弱的網絡產品創新能力是指自主創新的網絡產品幾乎沒有,或自主創新的網絡產品不具市場競爭力,網絡產品創新主要依靠第三方。

網絡軟化下,通信產業新生態和電信運營商生態位選擇研究

圖6 運營商網絡產品創新能力分級

5. 電信運營商生態位演進路徑建議

從電信運營商能力現狀來看,網絡軟化之前,全球電信運營商普遍存在網絡自主能力缺失的問題,主要承擔網絡運維角色,同時在網絡產品端融合創新能力相對較低,在產業新生態中處於維持型生態位。而且直接從維持型生態位演進到雙向拓展型生態位,對於大部分電信運營商是比較困難。

從國際電信運營商的實踐情況來看,NTT Docomo、Telefonica、Vodafone等大部分國際電信運營商在網絡自主能力方面要求較低,即建立相對自主的網絡能力或低度自主的網絡能力,而將戰略重點放在了基於新型網絡架構,提升自身的網絡產品創新能力上;只有以AT&T為代表的少數運營商,基於其研發能力背景、較強的資本運作能力,或者較強的戰略執行能力,在建立高度自主的網絡自主能力,提高產業話語權目標下,同步推進網絡自主能力提升和網絡產品創新能力提升。

從產業生態的角度來看,在技術與需求的雙重推動下,目前新型網絡技術下的供應生態已經發展的相對成熟度,通用白盒、虛擬化OS、VNFs、VIM、VNFM、NFVO等均有相對成熟的商用產品或解決方案。

因此,建議電信運營商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先將資源能力放在著重提升前端的網絡產品創新能力上,實現從“維持型”向“業務拓展型”的升級,再通過更長的時間,提高網絡自主能力,努力進入“雙向拓展型”生態位,最終實現可以通過降低後端網絡建設運營成本,充分挖掘前端市場需求,提升前端運營收入,獲得較為理想的生存空間(如圖7所示)。

網絡軟化下,通信產業新生態和電信運營商生態位選擇研究

圖7 運營商生態位演進建議

孫路遙,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高級項目經理,擁有行業趨勢、戰略規劃、業務規劃等領域多年研究經驗,曾為工信部、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公司等提供研究支撐和管理諮詢。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