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荊楚楷模」4月榜單光榮發布

全省各地各部門層層推薦,省委宣傳部組織評審,“荊楚楷模”4月上榜人物名單揭曉,今日予以發佈。

2018年“荊楚楷模”4月榜單光榮發佈

“荊楚楷模”4月榜單

2018年“荊楚楷模”4月榜單光榮發佈

劉佑年

中共黨員 武漢工控藝術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適千百載文明技藝傳承,三十年砥礪前行,不惟楚亦不惟漢;

合十六鐘律呂宮商迭奏,二千字刻銘重篆,匠於形復匠於音。

橫批:匠心酬國

(湖北省楹聯學會 王泉錚)

作為“系列青銅打擊樂器複製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負責人,劉佑年被稱為“金耳朵”,能夠準確地聽出“哆”與“來”之間的1/20差異。他還打造了迎接新世紀到來的千禧鍾,將北京奧運鳥巢幾百只編鐘的音色調校得分毫不差,驚豔世界。

劉佑年1986年入行,一直在生產一線從事藝術鑄造和編鐘室管理工作。

編鐘是國寶,古人用陶範法鑄造了編鐘的外形,卻沒有把“怎麼磨出音符”用文字記錄下來。

每個鐘體輕則兩三公斤,重則幾百公斤,打磨中,需要不停地翻面,找準位置。調音的過程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有時候要連續調好幾個月,直到磨出符合標準的樂音。操作車間裡,銅粉四處飛散,粘在身上,奇癢無比,和汗水混合在一起,皮膚上就長紅疙瘩。劉佑年說,鐘體的大小、打磨的位置和時間等,都會影響音高、音色,調音師必須耐得住寂寞,不能出任何差錯,哪怕多磨了幾秒,都會前功盡棄。

最開始調音的時候,到了關鍵時刻,劉佑年也心發慌、手發抖,一旦打磨過頭,就廢掉了,再重新做一個,至少需要兩個月。

劉佑年說,做了這麼多年,希望能夠將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重振失傳的技藝。他說:“我們工作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工匠精神,需要踏實、專注,把事情做得越來越好。”

2018年“荊楚楷模”4月榜單光榮發佈

黃東生

群眾 襄陽市老河口市小東門社區居民

侍癱母,三十八載和衣伴榻,誰言久病床前無孝子;

助愛夫,七千余天茹苦同心,都說好人家裡有賢妻。

橫批:熾熱愛心

(湖北省楹聯學會 柯丹)

在老河口市光化辦事處小東門社區永樂小區,黃東生是出了名的孝子。提起他,街坊鄰居無不豎起大拇指。

1980年7月,14歲的黃東生正在讀初三,母親張淑華被查出腰椎結核伴脊柱膿腫,身體截癱,臥床不起。

家庭的重擔壓在父親一個人身上,他拼命掙錢給妻子治病,還要養活4個孩子。13年後,父親撒手而去。作為長子,黃東生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黃東生四處為母親尋醫問藥,還結合習武經驗,發明了一套按摩手法,每天按摩15分鐘。黃東生搬了一張小木床放在母親床邊,每天為母親翻身幾十次,及時擦洗身體。

38年來,他不厭其煩地每天為母親喂水餵飯、端屎端尿,街坊鄰居們看在眼裡,忍不住交口稱讚。母親躺了38年,從沒有生過褥瘡。

黃東生對母親的悉心照料,也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1996年,黃東生和妻子相繼下崗,平時只能靠妻子在外打零工賺點生活費。日子拮据,他卻從不肯在母親的飲食上有半點含糊。

2015年12月31日,多年的勞累和生活壓力,讓這位習武近40年的壯漢也倒下了。黃東生突發急性心梗,被送往醫院救治。對母親的掛念,對家人的不捨,黃東生挺了過來。大病初癒,他又回到母親身邊,和衣相伴,照料依然。

2018年“荊楚楷模”4月榜單光榮發佈

劉少華

中共黨員 咸寧市赤壁市司法局法宣股股長

數十年不忘初心,憑內外兼修,法助八方接地氣;

逾千次親傳正義,更聲情並茂,律牽百姓仰天平。

橫批:星火燎原

(湖北省楹聯學會 柯丹)

50多歲的劉少華,經歷了1986年開始的“一五”普法到如今的“七五”普法,整整34年。

1984年,21歲的他在社區為居民講授常用法律知識,課間無數次被居民提問打斷,直到中午12點多,群眾熱情不減。通過他的幫助,多名群眾遇到的法律問題迎刃而解。至此,他決心在普法戰線幹到底。

1986年,劉少華報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習3年法律。學成後,他回到崗位。白天,他到市裡的水泥廠、公汽公司等單位講課;晚上,奔赴鄉鎮村講課,一講就到深夜。截至目前,他一人講授的法治課就超過1200場次。

他的辦公室,每天都有慕名前來諮詢的群眾。他從不怠慢,群眾總是滿意而歸,叫他“劉律師”。“加班多、材料多、動腦多,諮詢多”,“個人休息少、身體考慮少、要求少、群眾不滿意少”,這“四多四少”是同事們對劉少華的評價。

進入互聯網時代,劉少華還特別注重運用新媒體普法,微信公眾號、微博討論、H5、QQ交流、普法電子書、普法網站建設等,他緊跟潮流,一樣不少。

雖然多次有機會晉升到新崗位,劉少華總是婉拒:“我熱愛普法工作,即使將來退休,也願意繼續做普法人”。

2018年“荊楚楷模”4月榜單光榮發佈

孫曾拯

中共黨員 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教授

回春消病者之難,四句箴言,岐伯傳人從耄耋;

問道繼醫家之本,終生事業,神農辨草惠兒孫。

橫批:妙手仁心

(湖北省楹聯學會 高寒)

90歲,一週5個半天門診!2018年,孫曾拯教授迎來從醫第70個春秋,他依然堅持坐診,他說:“醫生不論何時何地,看病就是天職。”

孫曾拯的父親生前是江蘇著名中醫,他的4個子女也全部從醫。三代行醫,“心裡裝著患者”已成為承襲的家風。孫老寄語年輕醫生,要“想做事、真做事、會做事、幹成事”。兒子孫樹初說:“父親好像從來不覺得累,為患者解決了問題,就高興,否則,會自責很久。”

孫曾拯每天第一個到門診,常常不僅看了正常的掛號,還給沒掛上號的患者加號。38歲的周某在外院診斷為系統性紅斑狼瘡,非要請孫曾拯確認下才放心,說:“掛到您的號,像中彩票一樣高興。”

孫曾拯說:“病人很多是從外地來的,病痛已讓他們飽受煎熬,我們再怎麼辛苦,只要能克服,都儘量減少患者的麻煩。”

每年,都有人高薪聘請孫曾拯“走穴”:“只要打您一個牌子就行了,報酬分文不少”。孫曾拯從沒答應過。

2016年,孫曾拯腳部骨折,休息不足半個月,自己拆了夾板,跛著腳上門診。皮膚科醫生童中勝說,去年初,孫老腰椎壓縮性骨折住進醫院,老人十分擔心自己再也坐不起來,不能給病人看病了,好在後來沒大礙。

2018年“荊楚楷模”4月榜單光榮發佈

劉玲

中共黨員 黃石市西塞山區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部檢察官助理

技為本,責為宗,甘作爭時晨鷺孜孜不怠;

德當肥,法當剪,但教帶刺奇葩熠熠生輝。

橫批:護花使者

(湖北省楹聯學會 陳佐松)

“姐姐,我在武漢找了一份工作,不知道是不是傳銷,請您把把關。”有事拿不準,夏明(化名)會想到劉玲。

劉玲,黃石西塞山區檢察院檢察官助理、“晨鷺工作室”負責人;夏明,劉玲曾經的辦案對象。

這樣的“姐弟”故事,只是劉玲工作的一個剪影。作為全省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捕訴一體化首批試點,劉玲積極探索“未檢”途徑,用溫情守護迷途花朵,讓失足少年走上正道。去年11月15日,劉玲獲評“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工作者”。

劉玲總是告誡自己:“他們只是犯了錯的孩子,未來的路還很長。從孩子的利益出發,在法律允許的框架內,尋求被害人最大諒解。法與情,總可以找到平衡點。”

去年中考結束,15歲的王冬(化名)跟隨4人搶劫一個尼姑庵,搶走3000元香火錢,構成搶劫罪。劉玲走訪瞭解到,王冬平時表現良好,是受人教唆作案。中考分數揭曉,王冬上了中專錄取線,一旦判刑,他的求學夢就會落空。在劉玲的幫助下,王冬父子二人登門向當事人道歉,主動申請每週做義工,最終獲得當事人諒解。王冬如願以償回到校園。

此類經歷,不勝枚舉。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詩中的白鷺,自由、純潔。去年5月,西塞山區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室正式掛牌,劉玲將其命名“晨鷺工作室”,取朝氣蓬勃、自由自在之意。

2018年“荊楚楷模”4月榜單光榮發佈

梁智博

群眾 湖北茂源水生態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水上花園,成功修復水上生態;

綠色事業,立志追還綠色地球。

橫批:新型養殖

(湖北省楹聯學會 皮治洪)

48歲的梁智博是一位農民企業家,也是一位環保“土專家”。

200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梁智博轉行從事清江魚網箱養殖。由於疫病爆發和水質汙染,梁智博的投資虧損巨大。他強烈意識到,一定要保護清江!

經過多年研究,梁智博通過魚菜共生系統,在清江高壩洲庫區建起了2萬多平方米的水上生態花園,他種養的清江魚遠銷國內外,並帶動了周邊農民增收。魚菜共生模式的成功,讓梁智博第一次體會到創新的樂趣,也堅定了他走生態養殖之路的決心。

2016年,宜都市清江流域全面啟動網箱拆除工作,梁智博不等不靠,帶頭轉場上岸,來到高壩洲鎮貴子湖。

貴子湖原是清江旁邊的湖泊,由於開發過度,一片死氣沉沉。為了讓死水動起來、生物活起來,梁智博利用水生態修復系統,將原來彼此相隔的塘堤全部挖掉,水道打通,將堤泥在湖中堆成半島、孤島,恢復了湖泊原貌。如今,經過水生態修復的貴子湖煥發新的生機,蛙鳴鳥叫,魚遊鴨鬧,白鷺飛翔,並作為宜都水生態文明試點基地每天迎接著大量訪客。

截至目前,梁智博已在貴子湖基地投入600多萬元資金。很多人說他傻,既不掙錢,還拼命往裡砸錢。梁智博說:“過去我們是靠水吃水,以後我們要靠水養水。”

2018年“荊楚楷模”4月榜單光榮發佈

楊梅

中共黨員 潛江市田家炳實驗小學校長

樹德為魂潤新苗,韶華無悔;

傾情興教開淨土,天道勤酬。

橫批:模範園丁

(湖北省楹聯學會 鄒立)

“以事業為重,用心靈育人”,是楊梅從事教育工作26年的寫照。

1992年9月1日,楊梅第一次走上講臺,她望著一雙雙渴求的眼神,下定決心:一定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不平凡的事業。

教學上,她積極向老教師請教,精益求精;教研組舉行青年教師比武課,她第一個報名;開展課題研究,她第一個申請。無數個夜晚,同事們總能看到她廢寢忘食、拼命工作的背影。

參加工作的頭五年,楊梅很少回鍾祥的家,媽媽批評她:“是不是留在潛江就忘記了媽?”她安慰母親:“不幹出一番成績,對不起這群孩子。”

2009年,市教育局要選派一名優秀中層幹部下鄉支教。楊梅主動請纓。丈夫和婆婆很不理解。她頂著壓力,來到了城郊一所村小馬家臺小學。憑著一股拼勁,她向校長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建議。在她的努力和資助下(自費為40名學生購買比賽服裝),學校第一次參加市裡“大家唱大家跳”比賽,取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

2012年1月,楊梅被全校教師推選為校長。擔任校長五年間,該校被授予國際生態學校、首屆“全國文明校園”、全國生態道德示範學校、全國冬季長跑示範學校等。26年來,她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比武一等獎2次,省級教學比武一等獎4次;承擔國家、省實驗課題10多項。

2018年“荊楚楷模”4月榜單光榮發佈

李建華(圖右)

中共黨員 湖北省工業建築集團安裝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刻鳳于飛,勇勵匠心磨利器;

傳薪不怠,長懷篤志衍清風。

橫批:燃燭無悔

(湖北省楹聯學會 崔鯤)

李建華被同事們稱為“李鐵人”。他先後擔任了山西垣曲中條山電廠、南鋼集團煤氣發電廠、武鋼熱力廠發電廠等多個工程的總指揮。

2008年四川抗震救災援建中,李建華任湖北工建集團抗震救災援建指揮部副指揮長。2個多月裡,他率隊完成了雅安市五縣二區24300多套活動板房,以及漢源縣1200多套活動板房的搭建、水電安裝、外網供電工作,保證了災區孩子按時開課。

2004年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後,李建華一心撲在工地上。2017年,他在安裝公司冀南特鋼項目和漳州益盛廢紙垃圾電廠項目中,與工人師傅們同吃同住,帶領建設團隊集思廣益,破解工程難題。不到一個月,兩個項目雙雙提前完工,均實現併網發電成功。

他的工作足跡遍佈全國各地,留下的好口碑聲名遠揚。項目甲方聽到李建華的名字,就覺得吃了定心丸;合作方聽到李建華,就知道他一定會公事公辦,用專業和實力說話。安裝公司員工說,李建華成了公司的活招牌。

因全身心投入工作,他錯過了很多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錯過了女兒成長的珍貴歲月。女兒期待一個隆重的婚禮,李建華嚴格遵守中央和省委各項規定,說服女兒不舉行婚禮,更沒有收取任何禮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