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杯爲號!終於可以進場了?

摔杯為號!終於可以進場了?

昨天A股再度被打回原形,再加上隔夜外圍主流市場跌聲一片,不少投資者預計週五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偏偏A股卻不按套路出牌,早盤大幅低開順勢消化種種利空和拋壓後,兩市轉而探底回升迎來超跌反彈,最終創業板更是大漲近2%.

每每指數大跌,各種段子齊飛,相比之下反彈行情市場就顯得比較沉悶。午後只有這樣一則新聞被刷屏:消息稱監管層本週已對券商進行窗口指導,要求大額股權質押需經監管部門同意方能賣出,不允許強行平倉。表面看這是在維護股市穩定,但實質上這依舊是典型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監管思路。

仔細想想,A股為何會出現"無股不押"的奇觀?之前是大小非大規模減持套現,去年減持新規出臺後大股東們只好變著法通過質押融資(或套現),大股東們為何會千方百計賣股票?還不是因為公司股價被嚴重炒高,遠不值這個價,如果不根治股票定價機制被扭曲這個深層病因,埋藏在A股的地雷就不會被徹底摘除,下一次市場再出現劇烈調整,投資者又要開始提心吊膽。當然,最慘的是券商,又當了一次"背鍋俠".

另外,關於央行將最快在一週內定向降準的消息也不脛而走。既然說到這最近市場比較關心流動性,我們就重點談一談。先說場內,繼藥明康德、工業富聯之後,另一隻獨角獸寧德時代在今天開板,全天總成交額近90億,不難想象下週中興通訊撬開跌停那天的換手場景也會這麼壯觀。進一步來說,在這兩隻巨無霸相繼開板後,市場短期因抽血效應而受到的衝擊會有所減輕;再看看全(金融)市場,最近央行正加大MLF投放力度,國務院也強調通過定向降準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所以不難預見7月流動性相比6月會有不小改善。

盤面上,令人欣慰的是,這次資金總算選對了自救方向,先通過大幅低開將空頭情緒宣洩充分,然後抄底中小創激活反彈人氣,最終盤活全局。這一打法與昨天拉權重的方式幾乎是完全相反,收到的效果自然也就截然不同。因為說到底,中小創還是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同時近期引發市場情緒面恐慌的源頭(流動性閃崩、股權質押、信託或資管平倉)也集中在小盤股上,所以A股要企穩,必須是中小創先止跌。

進一步來看,科技成長股成為反彈急先鋒,鋰電池、5G以及國產軟件等概念紛紛表現不俗,尤其是高送轉填權更是迎來報復性反彈,中電電機、濮陽惠成以及平治信息等10餘股掀起漲停潮。還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連板股數量有明顯增加,如走妖的超頻三、超跌四連板的猛獅科技以及四天三漲停的集泰股份等,這是市場風險偏好回升的重要例證。

​指數這裡是不是底以及要不要抄底,這是每一段下跌行情中投資者所面臨的最大困惑。我們之前說過一個觀點:不回過頭來看幾乎沒多少人能精準預判指數最低點在哪,但底部區域卻可以通過一些信號來輔佐判斷。從歷史走勢來看,產業資本密集增持、破淨股數量創新高這些信號同時出現往往就是市場見底的重要特徵,相信這一次也不例外。只不過就如股諺說的"老手都死在抄底上"那樣,很多投資者因為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急於將子彈一下子打光而最終沒能扛過反覆磨底行情的考驗,這一點希望引起足夠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