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自己的事業就是孝

清舟

諸侯章第三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註釋】

1 在上:在上位。

在孝經產生之前的中國,並不存在真正中央集權的國家,而是由多個諸侯國組成的。天子對他們只有名義上的管轄權。當然如果天子統治區實力太強。也可以形成實際的控制。但這已經不是體制層面的問題了。諸侯國只需要承認天子是天下共主,並承擔定期進貢等很少的義務就可以了。諸侯才是各國的真正統治者。他們可以自己頒佈曆法、法律,制定稅收,設置官吏,建立軍隊等。因此很容易驕奢淫逸。而這恰恰是會導致滅亡的。

2 驕:驕狂放縱。

3 危:墜落、傾覆。

“危”字是個會意字,表示站在極高處的懸崖邊的狀態。前人解釋為在極高處而恐懼。這正是對諸侯地位與處境的絕佳描述。

在一個諸侯國內,諸侯們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上升已經沒有可能,但被別人窺伺、覬覦,卻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再驕狂放縱,從體制上來說就沒有人能約束他。那麼結果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我膨脹達到極致,走到與全體國人對立的路上去。如果這樣,就只有覆滅了。孝經的作者認為:諸侯們要想避免覆滅,就不能驕慢,而應該像站在懸崖邊那樣惶恐、戒懼。也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父母。才能讓父母安心,盡到應有的孝道。

保住自己的事業就是孝

4 制節:制定規矩。

5 謹度:嚴謹法度。

節的本意是竹子的結節。見過竹子的人都知道,竹子結節是有一定規律的,因此“節”含有分寸、尺度、規矩等意思。竹子大多是中空的,而結節處會收窄。因此“節”字又含有收緊、節約的意思。

諸侯們雖然富有一國,但人的貪慾也是無止境的,如果花費沒有規矩、開支沒有節制,也是會造成國困民貧的。那樣的話,不是被百姓推翻,就是被他國所滅。其結果都是一樣的。

6 滿:充滿,充實。

7 溢(yì):外溢,流失。溢是形聲字,左邊是水,右邊是益,右邊的益就是“溢”的本字,從字形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它表示器皿中的水滿而流出。

保住自己的事業就是孝

保住自己的事業就是孝

8 守貴:保守尊貴的身份和地位。

9 富:富有。

10 社稷(jì):代指國家。社,土神;稷,穀神。

古代中國在很大程度是個農業區。因此土地和莊稼就是國計民生的根本。所以古代特別重視對土地神,也就是社神,以及農業和穀物之神的祭祀。一個諸侯國如果農業蕭條了,便離滅亡不遠了。即使到了今天,工業和科技已經相當發達,這種狀況也並沒有根本的改變。所以天子和諸侯們都要祭祀社稷神,久而久之,社稷便成了政權的代稱。

11 和:使……和睦、和諧。這裡指諸侯使百姓和諧相處,自己與百姓和睦、和諧相處。

12 戰戰兢兢(jīng):因恐懼而發抖的樣子。

此處所引詩句出自《詩經•小旻》。在此處是用來提醒諸侯們要時刻知道自己所面臨的危險,要像站在懸崖邊一樣惶恐、戒懼,要像踩在薄冰上一樣小心、謹慎,只有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富貴,才能盡到人子應盡的孝道。

13 臨:面對。

14 履(lǚ):踩,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