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貫通天地人

清舟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

【註釋】

1 三才:天、地、人。這是中國古代最基本的關於世界架構的觀念。

三才觀念是中國古代世界觀的重要內容。這種觀念認為:世界是由天、地、人三個最基本的部分組成的。人是天地相合的產物。天為陽,賦予人精神和靈性;地為陰,賦予人肉體和物質。人是天地間唯一陰陽平衡,五行齊全的生命體,是天地間最尊貴的存在。鬼神是單一的陰陽之氣所形成的,其它生物是單一的五行之氣所形成的,都不是宇宙的全息,不能作為宇宙中最尊貴的存在。因此在中國的宇宙起源故事中,只有天地人,而沒有鬼神。

2 甚哉:感嘆詞,可理解為“重要啊!”、“了不起啊”。

3 經:規則。

4 義:道義。

5 行:道路。

很多書上都把這個字讀作“xíng”,也視為“行為”。根據上下文的關係我們可以知道“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還是相同的句子結構,所以,在這裡我把它讀為“xíng”,當“道路”來講。

孝是天的原則、地的道義、人的道路。從這段話中不僅體現出孝的重要。同時也反映出古代中國人的自然主義的精神。換句話說,中國人凡事都要順應天地自然和天地自然的法則。孝既然是天經地義,那麼違背孝道就是違背天地。違背天地當然也就是與天地對立。那麼遭受天地自然規則的懲罰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因此古代中國人大多相信“違逆父母天地災”。意思是說:違逆父母的人,會招來天地的災禍。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了,相信這句話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而我們就看到,有不少人,天天求神祈禱,燒香磕頭,卻對自己的父母不管不顧。殊不知自己已經丟掉了最大的福源。有不少人喜歡占卜,卻不知占卜之源的《周易》是將父母與天地同等對待的。

6 則:以……為則,可理解為取法。

7 因:依據,順應。

8 肅:整肅。

9 治:平治、安定。

此處孔子明確指出:只要順應天地的規則,向天地學習,推行孝道,就能像天地運化萬物一樣,自然而然地成就天下的治理和教化。而不需要嚴苛緊張的強制措施。

孝道貫通天地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