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頭條|我國首部黑土地保護地方性法規將於7月1日起施行

早头条|我国首部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将于7月1日起施行

我國首部黑土地保護地方性法規歷經三年調研、起草、審議和修改完善,由吉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這部創制性地方法規

將解決黑土地保護工作中的哪些問題?

早头条|我国首部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将于7月1日起施行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發芽。”這是世代生活在黑土地上的百姓口中流傳的一句順口溜。但近年來,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特別是農業過度開發、建設項目佔用、化肥農藥汙染等因素,導致東北黑土地變“瘦”、變“薄”、變“硬”。

早头条|我国首部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将于7月1日起施行

黑土地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得天獨厚的寶藏,是經過千百年積累形成的寶貴資源。吉林省土壤肥料總站土壤科科長李德忠認為,黑土地的保護與開發不僅僅關乎糧食生產安全,對整體農業生態環境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他介紹說,黑土地之所以高產,因為它有一個豐厚的腐質層、黑土層,如果這層黑土層沒有了,不存在,只剩下黃土層了,農業生產是發展不了的。

早头条|我国首部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将于7月1日起施行

2015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詳細詢問了黑土地土質退化、重金屬汙染和秸稈還田等有關情況。


在吉林視察指導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土地是農業的命根子。地之不存,農將焉附?要開展黑土地保護行動,切實把黑土地保護好、利用好。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在我省迅速轉化為黨和國家的一系列黑土地保護政策。

早头条|我国首部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将于7月1日起施行

同年,榆樹市、公主嶺市、農安縣和松原市寧江區等4個地區的“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工作全面鋪開,積極探索黑土地保護技術模式和運行機制。經過幾年的工作,如今試點地區的成效已初步顯現。這些都為條例的制定提供了實踐基礎。

早头条|我国首部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将于7月1日起施行

從2015年8月,起草小組完成條例初稿到2018年3月30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


條例歷經近三年時間,幾易其稿,三次審議最終通過。吉林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於平介紹說,條例既具有黑土地保護的綜合性,又做到了與我省現行的黑土地保護相關法規的銜接;既具有特殊性,又避免與這些法規在調整對象上發生競合,增強了條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早头条|我国首部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将于7月1日起施行

條例全面具體,不但從黑土地保護工作制度、法律責任體系等方面做了明確規定,還對如何控制黑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保水保肥等方面做出規定。條例還將每年的6月25日定為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日。

早头条|我国首部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将于7月1日起施行

叢 叢

往期精彩內容傳送門

早头条|我国首部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将于7月1日起施行

工匠精神|吉林電臺全媒體制造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