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能掙錢?「世事匆匆天地悠悠你求我求爲何而來?

古人云:“世事匆匆,天地悠悠。你求我求,為何而來?東伐西賈,皆為錢求。”

古玩能掙錢,能發財,古已有之。《史記呂不韋列傳》寫道:“呂不韋者,陽翟大賈人也,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販賤賣貴”當為“珠玉奇玩”之古董也。古玩真正走進商品市場而公開買賣據考應在明清兩代。然而也只是公子王孫、商賈鉅富等少數群體為之。

偶得一件心怡之物,在晨鐘暮鼓的伴和下,在萬籟俱寂的寧靜夜晚,用你的知識去解讀它的誕生和發育,它的形制和裝飾,它的傳承和遭遇,它的博大和精深,從中得到心靈的滿足和享受。

古玩能掙錢?“世事匆匆天地悠悠你求我求為何而來?

隨著負利率時代的到來,尋找對抗貨幣貶值的投資品種,正成為公眾熱心的話題。目前,古玩藝術品正成為繼股票、房地產之後人們傾心的投資避險工具,有觀點甚至認為,藝術品投資是當今投資領域的最後一座金山。

據瞭解,歐美髮達國家投資客在自身的財產投資組合中,對文化藝術品投資佔整個投資20%,而國內一線城市目前僅為5%。據預測,中國文化藝術品市場潛在的需求是6萬多億元,而目前的規模只有幾千億元。

有關機構統計表明,金融證券年均回報率為15%,房地產為21%,收藏古玩藝術品則是26%。專業人士預測,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藝術品投資。那麼,對於藝術品投資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就相關問題,記者對中國文化管理協會藝術品市場管理委員會會長李彥君進行了採訪。

古玩能掙錢?“世事匆匆天地悠悠你求我求為何而來?

投資四大價值法則缺一不可

李彥君認為,古玩藝術品投資與收藏最重要的是方向和選項,比如木頭、再生的核桃手串等不具備投資收藏價值、不符合藝術品收藏規律的東西,即便是真的,買一大堆,也賺不到錢,最後也是賠錢。

他認為,藝術品投資須遵循投資價值的四大法則:

第一是歷史價值,不可再生,也稱“文物價值”,只能越來越少,具備對抗貨幣的屬性;

第二是科技價值,包含著人類各個時代的科技成果在裡面,也包含著藝人和工匠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有多大難度在裡面;

第三是藝術價值,藝術價值來源於人們心靈的感受,藝術因人而異,藝術作品反映那個時代綜合的文化面貌;

第四是稀有度,稀有度永遠是藝術品收藏市場的法則,為什麼核桃手串等不具備藝術品收藏價值呢?因為可以再生,可以再生的東西就不具備投資價值,即便有投資價值,也是短期內存在的泡沫,隨著供和求的關係因素,量越來越大,最後導致泡沫破滅。

李彥君說,遵循這四大法則,是成功的基礎,缺一不可,即便有歷史、科技、藝術價值,如果數量太多,也不具投資價值。他提醒,在藝術品收藏領域也存在泡沫,一些泡沫領域,就不具備投資收藏價值,甚至成為投資陷阱。

古玩能掙錢?“世事匆匆天地悠悠你求我求為何而來?

專項是藝術品投資中最重要的,,選對那些符合四大法則的品種,同時也要選擇世界文化認同度高的收藏品種,比如中國的青銅器,是世界性的藝術,世界各大博物館莫不以收藏中國的青銅器為榮。中國的古陶瓷、中國的漆器、中國的景泰藍、金銀器、石刻、中國古代的字畫以及中國古代的雕塑或者織品,這些能反映東方文明的特點,英法美日等國家的博物館都珍藏著中國的這些東西。

瑪瑙、手串、田黃、和田玉或者楠木、紅豆杉,主要都極受華人文化圈喜歡的,國外雖然對玉認知甚少。但經過市場的認可,這些年的價格也逐漸攀升,各國皇室成員對寶石極其熱衷,多年來熱情不減。

古玩能掙錢?“世事匆匆天地悠悠你求我求為何而來?

經炒作泡沫大的門類不具投資價值

李彥君談到,對抗貨幣貶值的三大法寶“珠寶、貴金屬、古董”,在這三大法寶中,唯獨古董是升值的,但也唯獨古董風險最大,在自己不懂的情況下,投資收藏要慎重。首先不要輕信經營者的話,他可能會為了獲取利益而誤導你,在國外一般都是找中立方諮詢,如大學藝術品等研究機構、找專業人士當投資顧問。

在國外拍賣市場,中國的高古陶瓷、金銀器、漆器、佛造像、景泰藍逆勢上漲,事實上,這兩年國內這些精品也都一直在漲

藝術品收藏與投資正是好時候,選擇好專項,找好專家指導,做好市場調研最重要。

這個充滿巨大誘惑力,撲朔迷離的世界,古往今來緣何使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工農商學兵窮追不捨?這大概不是簡單的“利益”兩個字所能說清楚的。那麼是一種什麼神秘的力量驅使人們痴迷於古玩收藏呢?

為了尋寶,經常遊走於古玩市場、坊間店鋪,或翻山越嶺於古老村莊、集市小鎮。他們常年樂此不疲,淘到心怡的“寶貝”,自是興奮不已,若是空手而歸,同樣精神愉悅。因為他們深知“寶貝”是可遇不可求,需要“眾裡尋他千百度”,鐵鞋踏破隨緣而定的那種精神。

他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追求的是“希望”和“企盼”,其結果並不重要。那尋覓的過程才是其樂無窮。正是由於這個過程,才使他們找到了“金不換”的寶貝——強健的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