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最宜居的三個城市!

江蘇,簡稱“蘇”,省會南京,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 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江蘇人均GDP、綜合競爭力、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DLI)均居全國各省第一 ,成為中國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 ,已步入“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江蘇最宜居的三個城市!

我們都知道江蘇是一座極為適合居住的省份,這裡位於長江下游地區,環境清幽,生態完好,有著秀麗迷人的山水江南風光。很多遊客來踏入這片土地後都會感嘆這裡的水之靈動、環境之清幽、文化之厚重,沉醉其中不忍離開。可要說江蘇最適合宜居的一座城市是哪個,你能回答的上來嗎?根據權威統計數據報告得出,它就是無錫、常州、蘇州。這三個城市獲得江蘇最宜居的城市。

江蘇最宜居的三個城市!

無錫

無錫,簡稱“錫”,古稱梁溪、金匱,被譽為“太湖明珠”。無錫市位於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江蘇南部,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樞,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無錫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東接蘇州,西連常州,構成蘇錫常都市圈。無錫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無錫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是蘇南模式的發祥地。無錫文化屬吳越文化,無錫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

江蘇最宜居的三個城市!

無錫屬北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降水豐沛,雨熱同季,平均氣溫16.2℃。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18年6月22日發佈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無錫的宜居競爭力指數為0.818,在全國294個城市中排名第二。

江蘇最宜居的三個城市!

無錫有黿頭渚、靈山大佛、無錫中視影視基地(三國城、水滸城、唐城)、梅園、蠡園、惠山古鎮、盪口古鎮、東林書院、崇安寺、南禪寺等景點,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是詩人郭沫若用來形容無錫太湖的風景的。

江蘇最宜居的三個城市!

常州

常州市,江蘇省地級市,常州是一座有著3200多年曆史的文化古城。春秋末期(前547年),吳王壽夢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開始了長達2500多年有準確紀年和確切地名的歷史。

江蘇最宜居的三個城市!

常州位居長江之南、太湖之濱,處於長三角中心地帶,與上海、南京兩大都市等距相望,與蘇州、無錫聯袂成片,構成蘇錫常都市圈。全市面積4373平方公里。常州地貌類型屬高沙平原,山丘平圩兼有。南為天目山餘脈,西為茅山山脈,北為寧鎮山脈尾部,中部和東部為寬廣的平原、圩區。境內地勢西南略高,東北略低,高低相差2米左右。常州房價合理,交通便利,物價合理,城市發達,綠化規劃好。

江蘇最宜居的三個城市!

境內名勝古蹟眾多,歷史文化名人薈萃。風景名勝、歷史古蹟有圩墩村新石器遺址、春秋淹城遺址、天寧寺、紅梅閣、文筆塔、北宋藤花舊館、蘇東坡艤舟亭、太平天國護王府遺址、瞿秋白紀念館、中華恐龍園、溧陽天目湖旅遊度假區、金壇茅山風景區等。歷史名人有吳公子季札,《昭明文選》作者蕭統,抗倭英雄唐荊川,“南田三絕”惲格(號南田),“常州三傑”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數學家華羅庚,實業家劉國鈞,書畫家劉海粟等。主要特產有蘿蔔乾、大麻糕、芝麻糖、溧陽風鵝、野山筍、溧陽水芹、南山板栗、長蕩湖螃蟹、常州梳篦、磚刻屏、景泰藍掐絲工藝畫、亂針繡、中國彩絨畫、留青竹刻、金壇刻紙。

江蘇最宜居的三個城市!

蘇州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江蘇最宜居的三個城市!

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江蘇最宜居的三個城市!

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曆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蘇州人多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蘇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江蘇最宜居的三個城市!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18年6月22日發佈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蘇州的宜居競爭力指數為0.734,在全國294個城市中排名第三。2016年1月,蘇州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同年2月,蘇州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