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半米長的管子,爲何讓殲8II飛機廢了高空高速優勢?

飛機是高科技,全世界公認的高科技,很多設計卻露在外面誰都看得見,比如機頭,機身,機翼設計,口蓋細節,全部都一覽無遺,除非高度保密,從來不放出來,這種情況少之又少。

大批量生產的飛機,幾乎都會到公眾場合公開展示一番,世界各國隨便看隨便拍攝,沒啥太大關係。

一根半米長的管子,為何讓殲8II飛機廢了高空高速優勢?

戰鬥機保密,外形向來不是最大的重點,航展隨便拍,各種姿態各種角度

當然了,飛機還是有秘密的,尤其軍用飛機,需要保守的秘密很多,其中最關鍵的是座艙信息,只要能打開座艙面板,逐項查看選項,立馬就能得到飛機的幾乎所有秘密,最大高速,速度,使用限制等等,而且還有絕密的電子戰頻率,雷達參數等等,這就是很多國家的底線,可以讓你坐進座艙體驗,可以讓你看座艙儀表板,但是絕對不會把座艙儀表電源開關打開隨便打開讓你隨便翻屏幕信息。

一根半米長的管子,為何讓殲8II飛機廢了高空高速優勢?

這就是軍迷最高待遇,拍座艙,或者坐進去感受感受,但是絕對不讓你接通電源打開屏幕看參數

話反過來說,難道外形就沒有秘密了嗎?

這個還真不是,外形容易暴露,不容易保密是真的,但是依靠幾百張近距離高清照片就能完全復現飛機氣動外形,這個倒是很容易。

外在照片容易得到,但是如何理解外形就是一個很難的事情,尤其是外國飛機設計師。

一根半米長的管子,為何讓殲8II飛機廢了高空高速優勢?

就是這麼半米長的一根管子,中國設計師花了10年才搞懂

中國空軍在90年代遇到大問題,殲7,殲8腿太短,號稱機場保衛者,由於海疆出麻煩,需要戰鬥機遠程作戰,唯一的辦法就是將殲8戰鬥機加裝空中加油管,進行空中加油。

一根半米長的管子,為何讓殲8II飛機廢了高空高速優勢?

空中加油,中國是在殲8II戰鬥機上完成的,加油母機是轟油六

就是這麼一個半米長的管子,瀋陽飛機研究所的設計師,辛苦了10年,經歷了眾多考研,最終定型。

中間過程的問題很不少,飛機高速飛行噪音超標,需要飛行員帶降噪耳機,而且飛機高速飛行嚴重受限,飛機最大速度從2.2馬赫暴降到1.8馬赫,原因是,加油管激波射入進氣道,造成右側發動機停車,而且超過1.6馬赫禁止左轉。

實際上,這個問題好不好辦?

很好辦,誰家做的最好?

法國達索公司。

雖然我國設計師多次看巴黎航展,甚至訪問達索公司,直接觸摸戰鬥機,採訪設計師,各種深層交流,最終還是沒有很好理解幻影2000飛機加油管設計。

最終我國走同樣研發歷程後,才發現人家的精妙之處。

一根半米長的管子,為何讓殲8II飛機廢了高空高速優勢?

這是國際標準接頭,東西方通用的設計,誰都沒有做修改

空中加油分軟硬兩種,我國殲8II採用的是軟式加油,就是常見的錐套探頭模式,這種模式價格便宜,設備簡單,改裝方便,對於空中加油機和受油機來說都是,唯一麻煩就是需要受油機追逐加油機,過程不太穩定,而且加速速度較慢,但是設備簡單,全世界很多國家都用。

受油機空中加油管設計,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探頭,這個是是國際通用標準,不需要發明或者修改,另外一個就是和飛機機身連接的直杆部分,魔鬼就在這裡。

這其中,主要有幾個要點

一個是杆子的後掠角,後掠角越大阻力越小,而後掠角越大,管子越長,剛度越差,越容易變形,角度需要適中選取。

另外一個就是杆子的剖面形狀,省事的直接用圓形管子,但是圓形管子,高速飛行阻力大噪音大,不是一種好的選擇,我國殲8II加油管設計就是這個問題造成了嚴重的噪音,讓飛行員難於忍受,而且讓殲8戰鬥機的高空高速優勢化為烏有。

一根半米長的管子,為何讓殲8II飛機廢了高空高速優勢?

殲8II加油機,管子截面是圓形的,飛行噪音很大

一根半米長的管子,為何讓殲8II飛機廢了高空高速優勢?

法國陣風和幻影飛機加油管是扁的,形狀像機翼,阻力很小噪音很小

還有一個就是加油管相對於發動機進氣口的位置,離得越遠越好,離得遠了對進氣道的干擾越小,但是離遠了,有時候有會影響戰鬥機視野,這個位置需要認真選取,幻影2000戰鬥機和陣風戰鬥機的加油管位置設置很合理,對飛機影響極少,操縱也是,但是殲8II加油管的位置選取也有些問題,最終導致飛機“瘸腿”。

一根半米長的管子,為何讓殲8II飛機廢了高空高速優勢?

達索公司加油管設計,對於飛機的速度和操縱幾乎無任何不良影響,除了視野有點點影響外

由於殲8II在加油管設計上的經驗教訓,我國殲10戰鬥機直接採用了幻影2000戰鬥機的類似設計,效果良好,外加電傳操縱,飛機相應靈活自如,飛機加油成功率很高,比殲8II家族好一個檔次。

一根半米長的管子,為何讓殲8II飛機廢了高空高速優勢?

殲10戰鬥機加油管和幻影2000設計類似,效果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