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

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

關於婚姻,女人顯然比男人擁有更多的困惑。儘管已和相愛的人結為夫妻,她們卻仍然不能獲得心靈上的平靜:他怎麼忽然對我冷淡了?為什麼現在吵架他也不會像談戀愛的時候那麼哄我?他怎麼每晚都不回家,是不是在外面有了更好的留戀?

或許婚姻這個東西,是上天設給所有女人的一道重要關卡。俗話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很多時候,或許我們看不清婚姻的真面目,只是因為身處牢籠中,目光變得短淺。

想要尋求到新鮮的觀點,跳脫出思維的侷限,就需要暫時拋開自己所處的情境,逃離自己當下的身份,去看看別人的觀點。張愛玲,這樣一個風靡於20世紀30年代上海的傳奇女性,用她犀利的目光和獨到的註解,為愛情更為婚姻,寫出了許多鞭辟入裡,令人歎服的哲理。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雖然張愛玲離開我們22年了,但是人們對她本人和她的作品的喜歡卻與日俱增——她的神秘、傳奇、才情和悲劇人生,構成了讀者的“張愛玲情結”。

更多的人毫無防備地淪為“張迷”,反覆閱讀她的文字和書籍,渴望瞭解一個真正的傳奇——如我身邊,就有非常多的精英女性在研讀,而她的那些關於愛情和婚姻的精闢句子,也紛紛不脛而走,成為現代人口中的流行語,如“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愛是相吸,嫁是相守”等。

如果你讀過張愛玲的作品,就能知道她對於愛情與婚姻的看法有多犀利——她總是能一眼看穿繁華景象下的虛假人性。在那些早年助她成名的小說裡,諸如《紅玫瑰與白玫瑰》《傾城之戀》和《金鎖記》,描寫了很多住在閣樓裡的小姐和她們悲慘失敗的婚姻。

一如她說,“人生是一襲華麗的袍,裡面爬滿了蝨子”,愛情與婚姻在她的筆下也透出人性的虛假與繁華落幕後的蒼涼。所謂相愛,是一件極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事。

相愛是難的。太聰明的人,沒辦法好好相愛;太虛假的人,自然更無緣愛神的饋贈。

文如其人,就像她總習慣冷眼看世界,她的筆下從未有虛假的繁華、自欺欺人的海誓山盟;僅僅短暫的兩心相悅,也常常架不住時間與現實的考驗——有的只是虛偽、利益、冷漠,那些女孩的愛情與婚姻,總是驚人的相似,充滿了千篇一律的蒼涼,有著近似殘酷的美。

但這樣冰冷的張愛玲,也常有溫暖感人的語句,那篇寫《愛》的散文,為我們描繪出愛情來時的美好:“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只這一句“你也在這裡嗎”,悄無聲息地藏匿了所有的波濤洶湧。

這樣一個洞察世事的精明女子,原本該有一場令人豔羨的婚姻。可是,她卻喜歡上了風流成性的胡蘭成,最終被他傷得體無完膚,青春與才華同時萎謝。

為此,很多人為她憤憤不平,“愛屋及烏”地憎恨著她的愚蠢,包括以前的我。

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隨著社會閱歷的豐富,我開始能夠理解她的遭遇與苦楚,這才明白:並不是一個看待事物聰慧的女子,就一定能免於痛苦的愛情與婚姻。愛著一個人的時候,誰不是飛蛾撲火寧死不屈,誰又不是痛徹心扉才偃旗息鼓。張愛玲,也不過只是一個渴望“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平凡女子。

她那些犀利的、一針見血的觀點,只能給對愛情充滿美好幻想的女孩看,使其警惕沉湎於虛幻的假象、親手將自己的幸福斷送;也只能給歷盡千辛從絕望中爬起的女人看,使其加深印象,理智、清醒地去愛。

雖然她的這些名言警句並不能徹底幫助女性在愛情與婚姻中倖免於難,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醍醐灌頂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在今天、在一切看似美好的這個年代,我們更有必要重拾張愛玲的原因了。

聰明的人都知道,人應該懷著美好的心願期待未來,但要做踏實的準備,應對當下。

面對愛情,我們都有“低到塵埃,從塵埃裡開出花來”的經驗;面對婚姻,我們也都有如何“相看兩不厭”的懊惱。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兩性關係的好壞總是關係到很多方面——不得不承認,家庭和睦是一個人在工作和其他方面成功的基礎。

回顧張愛玲的一生,少年成名,轟轟烈烈的愛過、失敗過,年老時認清宿命,心息於愛火,而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的修養上。雖然她沒能獲得與其作品同等分量的、令人擊節稱讚的美好婚姻,卻也用她的實際經歷告訴世人:愛著一個人,我們可以卑微到何種程度;離開一個人時,我們可以勇敢到何種地步。

於是,傳奇不愧為傳奇。

拿得起,放得下,哪怕註定一個人流浪,也要坦蕩蕩。

由於篇幅限制,後續精彩內容請點擊右上角頭像,給我發私信:36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