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首部廣播評書《李氏正骨 百年傳奇》今日開播!

长治市首部广播评书《李氏正骨 百年传奇》今日开播!

李氏正骨

百年傳奇

長治市首部廣播評書

評書《李氏正骨傳奇》

原著:李昌釗 宋福聚 改編演播:張 宏

长治市首部广播评书《李氏正骨 百年传奇》今日开播!

第一集

今天咱們說的這段書啊,是一個傳奇的故事,前些個日子,山西長治的李新如醫院,也就是李氏骨科醫院,被國家級大型刊物《人民畫報》“曝光”了,呦,這要是曝光了,那一準是出大事啦,你瞧瞧,這一說曝光,有些個人吶,老認為是捅什麼簍子,辦什麼壞事兒了,其實啊,這是對“曝光”這個詞兒的曲解。難道這好事兒就不能曝光嗎?尤其是像《人民畫報》這樣的,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的重量級刊物,能報道壞事兒嗎?那可是讓全世界,瞭解中國,感知中國,宣傳正能量的重要窗口啊。您是不知道啊,就是通過這麼一曝光啊,一百五十多年,傳承了六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李氏正骨,一下子是名聲大振。這要是讓李三義老先生聽到這消息啊,指不定高興成啥樣兒呢。李三義?啊,李氏正骨的創始人吶。

說起這李三義啊,那咱就得從頭說起,其實這李氏正骨啊,傳承於晚清時期的山西平陽浮山縣白家澗村的白老先生。這白老先生啊,靠祖上留下的這套接骨醫術,維持生計,這日子過得還蠻豐盈的,置地、蓋房、買牲口,算得上是村子裡數一數二的大戶。可是這瓜沒有太圓的,事兒沒有太全的,雖然這生活呀,過得是挺紅火,可是這膝下無兒無女,家業無繼啊,這是讓白老先生最頭疼的事兒,整天愁眉苦臉,長吁短嘆。幸好這李三義在他們家打長工,這小夥子是又實誠又精幹,把家裡邊打理的是井井有條,有時候還替白老先生趕個腳賺個外快什麼的,就衝著李三義這憨實勁兒,主僕之間相處得非常融洽,就好像是一家人似得,這就給白家老兩口兒從這心理上邊兒,多少有了些慰籍。

說話三年過去了,這天那,白老先生又安排李三義趕腳送貨,哎,這倒是個機會,李三義就想啊,這一晃三年過去了,也沒趕上回去看看澤州寺河的爹孃,不知能否借這次趕腳的機會,回去探望一下,誰知李三義這想法一出口兒,白家二老是欣然同意,並給他準備好盤纏,還帶了三斤牛肉乾、一斗米麵,千叮嚀萬囑咐,“災荒之年,世道及不太平,你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安頓好父母之後啊,就快去快回,免得我們老兩口兒啊惦記著。”,“二老放心,眼下剛過十五,月底之前,三義一準兒返回,三義不在,還望二老多多保重。”就這樣,李三義告別了白家二老,踏上了回鄉的山路。

這一路上,翻山越嶺、飢餐渴飲,那個艱辛暫且不表,就說這李三義不顧勞頓,興沖沖趕到老家澤州寺河,走進村來,抬眼一望,嘿,這村子裡是怎麼了?滿目瘡痍,一片淒涼,那樣子比三年前更慘了。李三義就覺得一股涼氣從腦袋頂兒上,“唰”的一下,直奔腳底,口中念道,大事不好。他踉蹌蹌,急匆匆,三步並作兩步趕到了家中,推開院門一看,家裡邊兒那三間破房子都塌的不成樣兒了,那荒草比人還高,烏鴉在空中是盤旋哀鳴,一看這景象,李三義是頭一蒙,腿一軟,“撲通”一聲,癱坐在地上,“哎呀呀,沒想到,我三年未歸,家裡竟變成如此這般,爹…娘…兒,回來看你們啦”任憑李三義如何喊叫,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無聲。“蒼天啊,可憐我那體弱多病的雙親,還有那貧困不濟的姐姐都不見了蹤影,生死未卜,這、這、這,這可叫我如何是好哇?”李三義這心裡邊兒就好像是插了幾把鋼刀,心如刀絞,撕心裂肺的疼。可是這光難過也不是個事兒啊,還得打聽打聽這二老雙親和兩個姐姐是咋回事兒啊?是不在人世了?還是落難逃荒了?這總的有個結果呀,李三義思來想去,在這村兒上也沒有什麼夠近的親戚了,只有一個表兄算是最親的了,表兄可能知道事情的原委,李三義是晃晃悠悠扶著牆站了起來,強打精神,步履蹣跚地往表兄家走去,嗨嗨,誰知這表兄家比他們家強不了哪兒去,他走上前去, “吱杻”一聲推開房門,只見裡邊是黑漆漆、陰森森,一股黴味兒撲鼻而來,李三義穩了穩神兒,眯著眼睛仔細一瞅,床上好像躺著一個人,走近一看,哎呀,這不是表兄嘛,只見他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簡直不成個人樣兒了,“表兄,你這是…”李三義心想啊,這一準兒是餓的,於是趕緊從院中收拾點柴火,找了口快漏了底兒的破鍋,拿出來的時候白家二老給帶的米麵,熬了點稀粥,給表兄灌了下去,表兄這才有氣無力地從昏睡中慢慢地睜開了眼睛,看到眼前的李三義,甚是驚詫,“哎呀呀,你是三義嗎?我這是在做夢,還是到了陰間?”“表兄,我是三義啊”說完兩人是抱成一團,淚流滿面。“表兄,你可知曉我父母姐姐去了何處?”表兄聞聽,再次淚灑衣襟,“三義啊,你走之後,這災荒鬧得更厲害了,二老實在難以支撐,是病餓而亡,兩個姐姐也難以為繼,只好外出逃荒,至今下落不明”,時過幾日,表兄帶著三義來到父母的墳前,燒香化紙,磕頭行孝,想起三年前,如果不是父母執意讓他外出謀生,說不定也與人世陰陽兩隔了,可如今再也不能在父母膝前盡孝,真讓他寸斷肝腸,“爹孃放心,兒將來一定返回家鄉,重整家業,以謝父母天恩,讓二老含笑九泉”。

就這樣,李三義辭別了表兄,走上了趕腳的路程。咱們前面說過,這一路上是翻山越嶺、爬坡過坎兒,沒個三五日是不可能回去的。要擱現在一路高速,頂多也就兩三個小時就到了,可那個時代,別說高速,就連像樣兒的土路都沒有。為了按照和白老先生約定的月底之前回去,李三義就決定抄個近道,可剛走了一個多時辰,這天就黑了下來,本打算找個山坳兒歇息一宿,忽然發現不遠處燈光閃爍,仔細這麼一瞅,噢,是一家小小的客棧,哎呦,這下可好,能好好休息一晚上,進得店來,店家是一前一後把李三義讓進屋來,在昏暗的燈光下,李三義剛準備卸下肩上的行李,只聽得身後是“吱杻…咣噹…圪墶”,李三義猛的一回頭,是嚇得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欲知後續敬請明日繼續收聽!

长治市首部广播评书《李氏正骨 百年传奇》今日开播!

去這裡

长治市首部广播评书《李氏正骨 百年传奇》今日开播!

電話:2071511 2071559

地址:長治市客運東站往北500米路東

长治市首部广播评书《李氏正骨 百年传奇》今日开播!

長治新聞網、長治網特別策劃

特別鳴謝:長治市朗誦協會

长治市首部广播评书《李氏正骨 百年传奇》今日开播!

長治網·看長治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