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師大110歲生日 馬雲現場演講: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誰、從哪兒來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陳鑫)

5月13日,全國同慶母親節。今日,恰逢杭州師範大學110週年校慶。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嘉賓和校友匯聚倉前校區, 共同參加杭師大110週年校慶紀念大會,祝願母校生日快樂,祝願母校未來更精彩。

杭師大110歲生日 馬雲現場演講: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誰、從哪兒來

現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杭州師範大學校友馬雲出席紀念大會,他宣佈在杭師大設立馬雲鄉村教育研究院和馬雲鄉村教育人才培養基地,助力母校建設教育學一流學科。並在10餘分鐘的演講中,表達了他對母校的情感、對教育的理解和對未來教育的認識。

杭師大110歲生日 馬雲現場演講: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誰、從哪兒來

杭師大給予的第一樣東西——

“讓我知道自己從哪裡出來,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誰”

“杭州師範大學是中國最好的大學,沒有之一,”馬雲曾在多次的公開演講中提到這句話,而今又一次提到,乃是對母校由衷地讚美。“(離我畢業已經)三十多年過去了,杭州變得越來越大,我卻沒想到,離母校的距離會越來越近。我現在的辦公室離杭師大隻有一兩公里,所以有時候回過頭一看,就知道自己從哪裡出來,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誰。”馬雲說。

在校慶紀念大會的前5天,馬雲曾悄悄走進杭師大阿里巴巴商學院的教室,安靜地坐在教室後排聽課。在馬雲眼中,杭師大的校園特別寧靜,校園氛圍適合讀書,而且校風很好。演講現場,馬雲還首次解釋了他為何認為“杭師大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沒有之一。”

馬雲說,如果你畢業於北大清華,請你用欣賞的眼光看待那些看起來一般的學校,比如杭師大;如果你畢業於杭師大,請你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其實你的機會很大,所創造的獨特價值還遠遠沒有發揮。

1984-1988年,馬雲在經歷了3次高考之後,在杭師大度過了他的4年大學時光。對於這四年,馬雲稱之為“非常快樂的四年,人生中最重要的芳華四年”。“我不會忘記這四年,感謝母校給了一次機會,讓我明白什麼叫失敗,什麼叫挫折,使我一直爭取做一個成功的失敗者。”

杭師大給予的第二樣東西——

“把我培養成了一名老師,成為這偉大職業中的一員

我們都知道,很多人都喜歡叫馬雲馬爸爸,但他更喜歡大家叫他馬老師。他一直認為,杭師大給他的第二個了不起的東西就是把他培養成了一名老師。“我從來沒當過、沒學過如何當CEO,而是用做教師的方法去當CEO。在我看來,CEO就是Chief Education Officer首席教育官。所以,我把杭師大所學的當老師的所有經歷,把自己當老師的經驗帶到了創業中。因為老師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職業,也是最偉大的職業。”

阿里巴巴很多高管都是老師出身,老師身上有一種理想主義色彩,正是這種理想主義成就了阿里巴巴,能夠讓它成為一家與眾不同的公司。馬雲說:“四年的師範,六年的老師,這十年的經歷讓我成為了今天的我。我一輩子都會記得,自己是一個師範生,能夠成為老師是我一輩子最大的榮幸。”

未來已來,母校的未來如何發展?

教育改革為當下首要,未來是智慧與體驗的競爭

“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夠回到學校,不是為當老師而去當老師,而是為了未來而當一個老師,因為我越來越意識到,教育一定會發生鉅變。”馬雲認為,當今時代正處在新一輪的技術變革期,最需要擔心的應當是教育改革。就算是世界一流大學,也要思考未來社會需要怎麼樣的人才,而不是教出來大批找不到工作的學生。

“每一個學校都需要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過去是知識驅動,未來是智慧驅動,是體驗驅動;過去是以製造為中心,未來是以創造為中心;過去追求的是標準化、規模化,未來講究的是個性化、特色化。”馬雲覺得,未來不是知識競爭,而是創造力、想象力的競爭,是智慧和體驗的競爭,是領導力、擔當力、責任的競爭,是獨立思考的競爭。

未來教育該是什麼樣的?

讓孩子成為真正的人,而不是學習機器

未來教育不能只教知識,“教”的是知識,“育”的是文化;“學”和“習”是兩個概念,“學”是習得知識,“習”是嘗試知識、體驗挫折,是一種想象力,是一種文化。馬雲認為,與機器相比,人類有偉大的心和愛。未來的孩子除了要培養智商、情商以外,更需要培養愛商。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不會被機器所取代,才不會在變革中被淘汰。

“未來教育的使命一定不是培養多少高分的孩子,也不是培養學習機器,更不是一種在流水線上培養的孩子,而是要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成為真正的人。”馬雲感慨,一直以來,中國的“教”不差,但“育”是有問題的,在全世界各個學校都有中國學習非常好的學生,但這些孩子在體育、音樂、美術方面卻很差,而往往藝術和體育才是真正能夠讓孩子成為完整而幸福的人的重要因素。

未來教育的關鍵在於什麼?

鼓勵最優秀的人去當老師

未來的關鍵在於教育,教育的關鍵,在於老師。馬雲認為,教師應該真正成為一個崇高的職業,一個受尊敬的職業,應該讓最優秀的人去擔當做老師。未來國與國之間的核心競爭點就是教育,而教育的重點和基礎就是師範學校和師範生。

“老師,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人,老師,是每個人生命中除了父母之外影響力最大的人。”馬雲說,一個國家應該鼓勵最優秀的人進入師範學校,讓熱愛當老師、當得好老師的人去做老師,讓老師成為真正崇高的職業,成為社會上最受尊敬、待遇最好的職業,讓“尊師重教”這四個字真正寫在每一個人心裡。

對於母校的未來,馬雲這樣說:師範教育更需要加快改革,這是杭師大最大的機會所在。我們要追趕未來,而不是追趕其它學校;我們要解決未來的問題,而不是解決今天的問題;不是去爭當昨天的第一,而是要爭當未來的第一。

“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杭師大的師範專業成為每一個人心中真正最好的專業,希望杭師大師範系的畢業證成為世界教育界的必行通行證。為此,我願意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努力、一起奮鬥,打造世界級的師範學院。”馬雲堅定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