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行」在常熟理工學院初談科研實習

2018年6月6日至6月7日,深研學術校園宣講團隊來到蘇州常熟,在常熟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開展了科研創新主題講座。

本次主題講座由深研學術課程負責人,宣講團隊核心講師侯惠敏老師主講,由常熟理工學院畢業生代表,夥伴網絡CEO朱佳能先生主持,計算機學院大二同學積極參加了本次活動。

「校園行」在常熟理工學院初談科研實習

本次活動分為兩個部分:大學生學涯規劃和深研學術介紹。首先,朱佳能先生對深研學術走進常熟理工學院計算機學院表示誠摯的歡迎,並向大家簡要介紹了與會老師和本次活動的主題。

講座過程中,深研學術課程負責人侯惠敏老師從大學生生涯規劃現狀談起,數據表明只有60%的大學生有長期的生涯規劃,而在大學期間不同的生涯規劃會導致畢業後不同的結果,並舉例說明很多大學生產生這種現狀的根源。惠敏老師從未來求職的八大途徑進行了闡述,希望學生能夠充分熟悉並掌握未來求職的方向和路徑。

當談論到大學生成長模型時,和學生們具體討論如何在大學期間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其中的勝任素質有哪些。並引出畢業將來的發展方向,針對性的解答針對外來發展方向,現階段應該準備的能力。

「校園行」在常熟理工學院初談科研實習

惠敏老師還在講座中介紹了科研項目中SCI論文、專利、國家科研課題等相關知識,分析了當下科研創新與創業中的熱點方向,同學們熱情參與互動,讓整個講座充滿了創新創業的氣息。

在講座最後,惠敏老師針對現階段學生的資源環境做了分析,結合深研學術的產品,引發學生對家庭、學校、平臺、人脈及能力五個方面的思考。並說明深研學術對這五個方面起到的促進作用。

「校園行」在常熟理工學院初談科研實習

整場講座充滿了學術氛圍,同學們對創新創業及“深研學術”平臺充滿興趣,瞭解到了參與學術研究的重要意義,同學們也被激發了在校階段就要積極參與科研項目的興趣,要為未來的工作或創業打下堅實的實踐基礎。

攝像 | 範志文老師

深研學術(Deep Researcher)為中國大學生提供科研實習、科研訓練、背景提升的學術平臺。

團隊現已邀請20餘所國內頂尖高校、30餘所國際頂尖高校、20餘所國內頂尖科研院所/國家重點實驗室、10餘所海外科研機構(如美國宇航局、哈佛大學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等)的相關教授共同開發了面向大學生的科研實習課題。現已邀請200餘位專家學者加入平臺作為大學生科研研習導師,其中國家“千人計劃”專家40餘位,國家“萬人計劃”專家10餘位,“長江學者”5位,國家“傑出青年”10餘位,中科院“百人計劃”20餘位,江蘇省“雙創人才”60餘位。致力於為中國大學生提供最專業的科研實習平臺。

「校園行」在常熟理工學院初談科研實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