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動物在地鐵|Zoom

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

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

每個人的頭腦裡都潛藏著動物性的一面。

兩年前上映的《神奇動物在哪裡》把水泥叢林般的紐約塑造成了魔法動物世界,嗅嗅、鳥蛇、隱形獸、毒角獸等各方神聖把主演小雀斑耍得不輕,電影的高潮最終在紐約老市政廳站爆發,動物們安然無恙,各回各家。

現實中雖然沒有如此神奇的動物,但比萌、比氣場、比溫情,這個世界還是不輸魔法世界的。畫家Matthew Grabelsky(馬修·格拉比斯凱)就畫了這樣一批獸頭人身的紐約地鐵乘客,人類的身軀加上了也毫無違和感。

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
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
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

在馬修看來,每個人的頭腦裡都潛藏著動物性的一面。他稱自己經常看到人們形如一個古怪的生物,對一個穿梭在紐約地鐵的人而言,把人畫成動物似乎也並非異想天開。

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

AD

“有位老兄穿著一件‘黑客帝國’風的全皮大衣,他的雙肩各坐著一隻白鼠,就那樣全然冷冰冰、毫無表情地站著,老鼠的存在、而且是在肩上似乎是自然而然的。有人偷偷摸摸地拍他,他不做反應。於是乎,別人坦率地要給他拍照,那男人就開始微笑,逗老鼠玩和擺pose。”馬修回憶道。

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

不知道是不是紐約人熱愛閱讀,馬修的畫中大約有一半是人(或動物)手拿報紙、雜誌或書籍的,不難看出,封面的顏色都為了美學呼應形象的衣著或地鐵背景的顏色。情侶們拿著時尚雜誌有說有笑,親子們盯著《獅子王》目不轉睛,一個人的則自顧自看著書,馬修把地鐵中的閱讀氣氛畫得自然又融洽。要不是座位的顏色提醒著看官們這不是同一節車廂,人們完全可以想象這些怪異的乘客全是一趟車上的。

情侶是馬修畫中的常客,你儂我儂的瞬間往往很動人(在地鐵上也很虐狗),馬修的畫就如同攝影一樣捕捉這一決定性瞬間。再說說這些模特,從情侶的畫像中可以看出有些女性角色出現了數次,這其實就是現實中馬修的朋友。他的模特不是親人就是好友,這種近距離的描摹對他增添畫面的真實感大有幫助。

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
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
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

左右滑動

各種虐狗的情侶

出身於藝術世家的馬修高中時崇拜身為天文學家的叔叔,大學畢業時即可獲得天體物理學與藝術和藝術史的雙學位,但他卻選擇延期畢業一年,前往佛羅倫薩接受藝術的薰陶,自此走上了繪畫之路。那他選擇以半人半獸的形象作畫的靈感又出自哪裡呢?

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
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

“我熱愛動物和神話故事,我的父母總是帶我去動物園逛上很久,給我讀各種各樣的書。還是個孩子時,我第一次接觸了希臘神話。從那時起,我就探索了諸多世界上的神話故事並堅信其中一個普適性:不同文化語境的人都會臆造動物形象來闡釋和討論人類世界的神秘之處,比如希臘神話中的半人半牛怪物彌諾陶洛斯、印度教象頭神甘尼許和日本的怪力亂神。”馬修說。

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
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
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
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神奇动物在地铁|Zoom

左右滑動

親子活動

來源|南都週刊

END

歡迎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權請郵件:[email protected]。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後臺回覆「小南」試試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