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棚改,二線房荒,一線不漲,下半年房地產去向何方?

三四線棚改,二線房荒,一線不漲,下半年房地產去向何方?

三四線棚改

三四線城市的棚改上收,重點不在棚改,而在於PSL(抵押補充貸款),到2018年五月末,PSL餘額3.12萬億,投放力度巨大,三四線房價也跟著水漲船高,這波“漲價去庫存”的效果顯著全民可見!

但問題是,貨幣定向投放到了一定巨量後,都會面臨邊際效應遞減,繼續放水的效果有限,政策收緊也是順勢之舉。

如果PSL下放不像以前那麼大水漫灌了,那三四線城市可能會面臨缺水的風險,資產價格也有可能下行。

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但“硬著陸”不是我們的風格:政策應該不會一刀切取消,一般會逐步退出,不太可能有大幅度的波動。

二線房荒

2017年以來,不少二線城市陸續出臺了各類門檻極低的優惠政策、尤其是住房優惠,吸引了大波人才流入,效果顯著。

那麼可以得出結論,二線城市的房價的上漲,是來自需求的增加。

同時,二線城市推出房地產政策嚴控新房價格,導致一二手房價格倒掛,在需求低迷時,價格倒掛不太明顯。

人才引進帶來的新增需求預期,為之前因限購而平穩的樓市添了一把火。

受此帶動,熱點城市一二手房價格差擴大,導致房價螺旋上漲,搶房、炒房現象不斷,一房難求。

一線不漲

一線城市的房價表現完全體現了“房住不炒”政策。

年初以來,北京、上海的房價增速為負,即使深圳房價增幅也低於同期貨基。

自北京樓市遭遇最嚴厲調控以來,二手房均價年初至今下降了6.3%。

作為北京樓市的晴雨表——燕郊的二手房價格下降了不少,個別樓盤暴跌三分之一。

上海房價也在下行,一手房被限價,二手房年初至今下跌了5.4%。

廣州新房限價,二手房均價,年初到現在,只漲了0.27%。

深圳由於無新房推出,二手房年初至今漲幅2%,低於同期無風險收益,增長表現極為剋制。

人口拐點,值得關注!

如果說政策能左右房地產的短期走向,人口作為房地產的需求根基,將決定房地產的長期走勢。

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2017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超2.3億,比重超17%。

少子化現象嚴重。2015年10月我國實行全面二孩政策後,2016年我國總和生育率僅為1.7,小於臨界標準2.1,意味著新生人口已經不能彌補生育婦女和其伴侶的數量。

這說明,年輕一代的生育意願嚴重下降。

人口的多寡和房地產的發展息息相關,中國處於置業年齡的人口規模持續下降。

說白了就是,無論是剛需,還是投資,接盤的人在減少,值得關注!

2018下半年房地產去向何方?

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目前仍處於城鎮化進程,城市的房地產增量需求仍在。2017年,中國人口城鎮化率58.52%,中國年均城鎮化率提高1.2%,就意味著每年人口從農村向城市流動1.2%的人口基數,推高城市的房地產需求。

在“房住不炒”的政策指導下,房地產將回歸老百姓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這個“基本面”,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對於更好的居住環境的追求是不會停止的。

我們還要特別關注租購併舉,未來租賃市場逐漸完善,更多人會關注房租而不是房價!

至於房價,在當前的情勢下,短期之內,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北上廣深的房價由於稀缺資源的存在,仍存在上漲的動力。

而二線、三四線城市,隨著供給的增加,以及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施壓”,房價可能會“橫盤整理”,不太可能出現過山車的大幅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