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向國家圖書館捐贈4175冊漢籍

作為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的重要紀念活動,6月26日,日本永青文庫向國家圖書館捐贈漢籍儀式在國家圖書館典籍博物館舉行,日本前首相、永青文庫理事長細川護熙,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黨組成員於群,駐日本大使程永華,日本駐華大使橫井裕等出席儀式。

日本前首相向國家圖書館捐贈4175冊漢籍

圖為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陳力主持儀式

雒樹剛在致辭中感謝細川護熙長期以來致力於中日友好事業,讚賞永青文庫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之際將細川家族數代人收藏的36部4175冊珍貴漢籍無償贈予中國國家圖書館,表示該義舉將為新時期中日文化交流與合作發揮示範和推動作用。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將以此為契機,支持推動中日圖書館界深化交流與合作,使中日友好合作的正能量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日本前首相向國家圖書館捐贈4175冊漢籍

圖為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致辭

細川護熙表示,很欣喜看到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關係重回正常發展軌道,他本人願一如既往,為深化中日人文交流與務實合作不斷做出貢獻。稱“不勝歡喜,強烈祝願日中關係向越來越好的方向邁進”。細川護熙針對漢籍強調稱:“若能對研究有用就非常開心。堅信一定能對中國悠久的歷史有所貢獻。”

日本前首相向國家圖書館捐贈4175冊漢籍

圖為日本前首相、永青文庫理事長細川護熙致辭攝

捐贈儀式上,國家圖書館館長韓永進代表國家圖書館向細川護熙頒發捐贈證書。

日本前首相向國家圖書館捐贈4175冊漢籍

圖為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韓永進(右)代表國家圖書館接受細川護熙捐贈的珍貴漢籍

日本前首相向國家圖書館捐贈4175冊漢籍

圖為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韓永進(右)代表國家圖書館向細川護熙頒發捐贈證書

為配合此次捐贈,國家圖書館專門策劃《書卷為媒友誼長青——日本永青文庫捐贈漢籍入藏中國國家圖書館展》,將面向公眾展一個月。據中國國家圖書館網站介紹,此批36部4175冊漢籍涵蓋經、史、子、集、叢五大部類,包括經部14部、史部9部、子部4部、集部5部、叢部4部,內容豐富,品類齊全,能夠較為全面地展示中日典籍交流和文化傳播的發展軌跡和淵源脈絡。

日本前首相向國家圖書館捐贈4175冊漢籍

圖為《書卷為媒友誼長青——日本永青文庫捐贈漢籍入藏中國國家圖書館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一層展廳開展

這次永青文庫捐贈,是1949年以來日本友人對中國無償捐贈漢籍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批捐贈漢籍保存完整,其中不乏我國曆史上失傳已久的重要典籍,特別是中國古代政治文獻選集《群書治要五十卷》,該書由唐初名臣魏徵等人所撰,唐末已亡佚,國內失傳千年,因遣唐使帶回日本而得以流傳至今,此次日本捐贈的是日本天明七年(1787)刻本,共25冊。

日本前首相向國家圖書館捐贈4175冊漢籍

圖為觀眾參觀現場展出的日本永青文庫捐贈漢籍

此外,日本弘化四年刻本《尚書正義》、昭和影印本《尚書正義》所據宋代底本,國內都沒有收藏,對於國內學者開展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有些捐贈文獻版本相當珍貴,《佩文齋書畫譜》為康熙內府刻本,道光《列女傳》刊刻精美,清刻套印本《御製圓明園詩》、日本寬政八年刻本《制度通》等國內存世寥寥無幾,日本江戶積玉圃刊本《草字彙》在《中國館藏日本和刻本漢籍書目》中未見著錄,十分珍貴。此外,在捐文獻中,有多種為清代著名學者舊藏之書,如:《列女傳》為嚴可均舊藏,《周易集解》為歸安姚彥溉舊藏,《文選》為潘祖蔭舊藏,反映了晚清時期我國藏書的東流。文獻中,還有11種日本版本以日本學者所纂漢學著作為主,是中日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

日本前首相向國家圖書館捐贈4175冊漢籍

圖為現場展出的日本永青文庫捐贈漢籍:《佩文齋書畫譜一百卷》(清康熙刻本)

日本前首相向國家圖書館捐贈4175冊漢籍

圖為現場展出的日本永青文庫捐贈漢籍:《周易集解十七卷》(1818)

日本共同社援引隨行的慶應大學教授高橋智的話介紹,捐贈漢籍中的《尚書正義》是細川家族在江戶時代根據中國宋代刊行、於鎌倉時代傳入日本的原書複製的。原書在栃木縣足利市的“足利學校”,被指定為國寶。據稱中國已無原書留存,學術價值很高。

日本前首相向國家圖書館捐贈4175冊漢籍

圖為現場展出的日本永青文庫捐贈漢籍:《尚書正義二十卷》(1847)

捐贈儀式前,雒樹剛在國家圖書館會見了細川護熙一行,並見證永青文庫和國家圖書館簽署漢籍捐贈儀式。

日本前首相向國家圖書館捐贈4175冊漢籍

整理自:中國文化網、中國社會科學網和鳳凰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