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辛大師談山東濟南焦家遺址:兩米高山東大漢難界定白種人

天辛大師談山東濟南焦家遺址:兩米高山東大漢難界定白種人

焦家遺址位於濟南章丘區西北20公里處,南距著名的龍山和嶽石文化遺址——城子崖僅約5公里,年代距今約5300-4600年。

“五千年前,山東大漢”,展廳內復原墓葬前投影著這幾個大字。這位男性墓主人的身軀經實測近2米。

事實上,高個子在焦家遺址大墓中尤其多,類似“山東大漢”M184的大墓還有幾處。吃的食物又多又好,有這樣的營養供應,難怪身高會如此出眾。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這可能與地域分佈有密切的關係。“總之,焦家遺址的發現讓外界從全新視角重新認識古代人類體質發展狀態,究竟是什麼原因促成這樣的偉岸身材,著實引發了諸多想象,也成為耐人尋味的歷史之謎。

央視《走遍中國》曾經說過,山東部分有白人血統,屬於高加索人或者亞美利亞人,孔子也是高大異常,身高196CM。。。

電視裡最終沒有給出DNA結果,專家說實驗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希望給大家一個懸念。不過電視裡還說,以前在山東的“東夷”人群裡已經發現過白人痕跡,春秋時間也發現過,所以這一次也不奇怪。公安部頭骨造型專家也傳過去對墓葬主人的造像結果,畫像是一個典型的高加索人形象,很醜陋,深目大鼻,幾乎看起來為男性,目測我認為與今天俄羅斯境內的人比較接近,與西歐人比較遠。 

片子中的其他專家極力將山東這一切化解為個別現象,而且極力維護傳統“獨立起源”甚至是“中原黃河文明起源”的主流觀點。不過這個片子的導演看來還是平衡了“獨立起源”與其他思想,因為他們提供了許多新的線索:小麥在中國的神秘出現。他們做出這個片子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儘管對於稻子的起源全球目前沒有定論,但麥子的起源是比較清楚的,起源於中東,在大約12000年前。中國地區的麥子,依據目前的考古發現看,山東境內的麥子出現時間早於中原。換句話說,山東地區,是具有麥子種植能力的人群登陸中國的第一個地區。這個推測是非常有趣的,因為山東在中國的東部,而麥子來自西方,為什麼麥子的部落不選擇中國的其他地區,獨獨跨越整個中國腹地,選擇了沿海山東,是個必須解釋的問題。

其實,稻子或麥子是一樣的農業文明概念,沒有什麼太多分別,假如歸類入農業文明這個大領域的話,他們都是從中東帶過來的。這一部分人的特色是:黑陶、善海、掌握農業文明,人種很雜,有明顯白人痕跡。這些與中原文明組成有一定差別,那裡在黃河流域表現為紅陶文明。這方面學術界依靠陶器的考古是很清楚的。

西周時期,山東境內有個小國叫“萊國”,“萊”等於“來”或“麥”,這個小國特別擅長種植麥子,或許他們就是帶來麥子的白人後裔。今天山東與“萊”有關的地名多與這個“萊國”有關,比如“蓬萊”等,又從這些地名可以判斷當初“萊國”的大致位置。從麥子的根源在中東可以推斷,這部分人有白人遺傳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山東本地人應該知道省內上億人身高差距過大,至此,為什麼山東的孔子身高達196cm現在看也沒什麼奇怪了。白人中間這個身高相當常見,不必為難是數據搞錯。

另外片中還提到歷史上曾經有一個氐人集團似乎也應該是白人。在這個背景之上,再來考慮“商朝”的起源,他們的北方特色,以及環太平洋氣息,還有他們的山東根源,以及商人墓葬中的多人種特點,都進一步得到了解釋。

所有這些使看到一個問題,“人種起源”牽涉到“文明起源”問題。假如是白人集團帶來了麥子或稻作,那麼東亞文明獨立起源的問題就不再可能繼續保持。所以,儘管人種與文明是兩個問題,但歸根到底他們是“人類歷史”的問題。所以,關於文明起源的問題落實,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一個觀念問題。就如當初人們能從“社會主義”轉為“資本主義”一樣,經過幾十年時間的衝擊,一切被還原得自自然然,幾十年後的人們會奇怪今天的人們怎麼會那樣彆扭可愛呢。

時間造就歷史,時間也造就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