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風水大師天辛大師:日晷文化起源古巴比倫文明

北京風水大師天辛大師:日晷文化起源古巴比倫文明

朝觀日晷影,夜聽更漏聲

日晷,本義是指太陽的影子。現代的"日晷"指的是人類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又稱"日規"。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通常由晷針和晷面組成。利用日晷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

日晷是個神奇的東西,在鐘錶誕生之前,世界各地的人們不約而同地用它記錄時間。如今,它們並沒有消失,反而花樣翻新,不但延續了觀測時間和天象的傳統功能,還成為一種藝術品,詮釋著投射在大地上的日影。

在古代,東西方文明相互獨立發展著,東西方人各自發明瞭儀器來用於計時,然而他們卻彷彿心有靈犀一般,都發明瞭一種有著共同的原理和功用的天文儀器-日晷。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誕生於6000年前的巴比倫王國。中國最早文獻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74年發明的短影平儀。

《說文解字》中對於日晷這樣解釋:晷,日景也。日景,也就是日影,意思是太陽的影子。通過測量太陽的影子來計量時間,這就是日晷的基本原理。

如今我們仍能在一些大型古建築之中發現它的痕跡,故宮正殿乾清宮前,就有一座巨大的日晷。雕刻精美的巨石圓盤上,清楚雕刻著“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一根筆直修長的銅針穿出斜指天日,陽光穿過晷針,在圓盤晷面上投射出清晰的針影,人們便根據這道針影來計量時間,“日晷”的本意,也正是“太陽的影子”。古代日晷有地平式和赤道式兩種,地平式日晷的表面與地面平齊,指針與表面呈一個夾角,這個夾角也就是當地的緯度。而赤道式日晷的指針與表面則呈垂直向,但表面本身則與赤道平行,與地表呈傾斜角。赤道式日晷在中國歷史上最為經典也最為常見,乾清宮前的那座日晷就屬於這種形制。這種儀器的產生並沒有如現代般方便高超的科技支撐,完全是依賴於古人長時間的耐心下凝結出來的經驗和智慧。

日晷作為重要的白日計時儀器,理所當然地成為古人心目中時間的象徵。古人日常相逢聚在一起,“共說無生話,不覺日晷移”,拿日晷上影子的移動代表著時間的流逝;日晷的變化還能表明季節的變化,《周髀算經》中說:“故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冬至日晷長,夏至日晷短。”界明瞭日晷在不同季節中的長短變化。宋代詩人王之道也曾在冬至這一天作詩寫道:“日晷漸長端可愛,霜華增重不勝清。”日晷有時還會變作耳提面命的光陰使,王安石就曾給皇帝上書說道:“迫於日晷,不敢久留,語不及悉,遂辭而退。”說是迫於日晷,實則是迫於飛速流失不可逆轉的光陰啊。

北京故宮的太和殿前,一座日晷上的銅針日夜指向北極星。日出之時,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日落之後,銅針彷彿一個軸承,群星繞之轉動。若仔細觀察這個日晷,還會發現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均有刻度。赤道式日晷晷面上的刻度:一天24小時等分整個圓盤360度,每小時相當與15度,正午線垂直朝下,正子線垂直朝上。在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時辰的知識,一個時辰兩個小時。

子時:23點到凌晨1點;丑時:凌晨1點到3點;

寅時:凌晨3點到5點;卯時:早上5點到7點;

辰時:早上7點到9點;巳時:上午9點到11點;

午時:上午11點到13點;未時:下午13點到15點;

申時:下午15點到17點;酉時:晚上17點到19點;

戌時:晚上19點到21點;亥時:晚上21點到23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