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地下長城亮相央視!滿滿的全是飛彈,24小時全天候待命

長纓在手敢縛蒼龍,強大的戰略威懾力量是國家安全的基石所在

。核力量的存在要想達成威懾的目的,就必須讓對手信服你的實力,而最讓人信服的莫過於海陸空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

解放軍地下長城亮相央視!滿滿的全是導彈,24小時全天候待命

火箭軍導彈方陣

陸基導彈以射程遠載彈量大的優勢最為明顯,主要有兩種部署模式,一種是陸基機動發射,比如俄羅斯的亞爾斯彈道導彈以及美國的民兵3型彈道導彈,再有就是發射井模式下通過加固掩體的固定發射,缺點是易被發現摧毀,但是這一劣勢在先發制人的核打擊戰略中影響並不大,因為這些導彈會在戰事發起之時就已經發射出去。

解放軍地下長城亮相央視!滿滿的全是導彈,24小時全天候待命

圖160戰略轟炸機

空基核力量有著機動範圍大,不易被攔截的優勢,缺點也是容易被發現,只要敲掉機場跑道這些核彈頭就喪失了威懾價值。

在海陸空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中,人們通常認為只有海基核力量可以承擔二次核反擊任務,因為深藏大洋深處最不容易被發現,所以生存率最高,也是最具威懾實力的戰略核力量。以美俄主流戰略核潛艇為例,大多都可以搭載16至24枚潛射核導彈,每枚核導彈可以搭載3至8枚分導式核彈頭,這意味著一艘戰略核潛艇即可摧毀100多個戰略目標。

解放軍地下長城亮相央視!滿滿的全是導彈,24小時全天候待命

俄海軍戰略核潛艇發射潛射導彈

談到核力量人們首先會想到美俄,不過中國的核力量也早已不是昔日的吳下阿蒙。很多人認為中國的海基核力量近些年才形成初始戰鬥值班能力,所以不足為懼。然江湖上早有傳聞說中國在龐大的山脈下打造了繁如蛛網的地下機動通道,被譽為地下核長城。

近日,這座被譽為地下核長城的戰略設施大大方方地在央視軍事頻道亮相了,只見地下通道中停滿了導彈發射車,在四通八達的通道設施中,這些導彈發射車神出鬼沒,即使天上的衛星也難匿蹤影。

解放軍地下長城亮相央視!滿滿的全是導彈,24小時全天候待命

火箭軍地下長城

火箭軍導彈基地由於使命重大,往往都建立了24小時待命機制,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長劍!在戰時這些導彈發射車通過地下通道機動至任意出口,執行戰略反擊任務。

解放軍地下長城亮相央視!滿滿的全是導彈,24小時全天候待命

火箭軍地下長城

現如今新一代東風系列導彈大多已經具備

無依託發射能力,比如東風26中遠程彈道導彈、東風31AG洲際彈道導彈、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全都配備了無依託發射底座,這些導彈不需要預設陣地,在任意地點只需短暫準備即可起豎發射。

解放軍地下長城亮相央視!滿滿的全是導彈,24小時全天候待命

火箭軍地下長城

過去的很長一段時期,地下核長城的存在確保了中國的戰略打擊的威懾實力,現如今隨著海軍新一代戰略核潛艇的羽翼漸豐,地下核長城不僅不會偃旗息鼓,反而依託新一代信息化程度更高的戰役戰略導彈武器,作戰能力更是與日俱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