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七月: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願意成爲李安生

週末看過了安妮寶貝的短篇小說《七月與安生》,又去看了同名電影,我總是這樣,覺得只有看完小說後,電影才會更有味道。

與之前不同,這次我更喜歡電影中的這個故事,小說裡,安生悲慘的命運一直由生延伸至死,太揪心,同時也在意料之中。而電影中的情節是更加糾結的,矛盾的,疊加的。兩個看似不同性格的女孩,卻又有著極端的相似。

七月想變成安生,安生想變成七月。

兩個女孩,彷彿是一個人。

但是安生羨慕七月的安穩,七月又羨慕安生的自由。可是安生不知道,七月的安穩是犧牲了所有關於自由的幻想,而七月也不知道安生的自由是犧牲了所有關於安穩地依賴。

兩個女孩在不同的風格中凝望著對方,並想成為對方。可他們並沒勇氣朝另一個自己邁開一步。安生害怕失去自由,七月害怕失去安穩。直到安生髮現自由久了,想回歸安穩,老天都會和你作對;直到七月發現,想一直安穩,卻註定被安穩拋棄。

林七月: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願意成為李安生

無論什麼樣的日子,過得太久,日子就會嫌棄你的。於是七月背起行囊,選擇像安生當初一樣流浪;於是安生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選擇像七月當初一樣,過上安穩的日子。

在她們相遇的時候,昏黃的路燈下,是兩個少女拉長的影子。鏡頭對準分外青澀的兩張臉,一步步推進至“坦誠相見”,她和她這相視一笑,跨越了十幾年,而這交錯的時空和歲月裡,影影綽綽,原來只有你還在裡

——

安生拉著七月躺在狹小的出租屋,“你躺在我的臂彎裡,我保護你”;

火車站安生對著七月瞬間冰冷下的臉,大聲喊著“你讓我留下我就留下”;

大雨滂沱的夜,回家的七月看到抱膝而坐的安生,一個用力的擁抱;

七月拿起花灑噴向抬起頭的安生,迸發的哭泣與戛然而止的喑啞。

林七月: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願意成為李安生

她們從美好一步步走向折磨,是因為她們懂得了我們終究不是一個人,我們也有不能去分享的東西。

七月的忍耐讓人心疼,她不想失去2個最愛的人,而安生她看的很明白,她離開的很灑脫,回來的很灑脫,她做不到去“裝”

所以七月只能是七月,根本成不了安生——正如七月的媽媽說的,安生比七月更有天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