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皮走位教你如何規避買賣合同的坑!

蛇皮走位教你如何規避買賣合同的坑!

買賣合同是企業日常生產經營中使用頻率較高的合同之一,但在司法實踐中,因企業缺乏合同風險的法律意識,不注重合同法律風險的防控,對合同的管理不規範、合同關鍵條款缺失等問題引發合同糾紛的現象普遍存在。本文就買賣合同簽訂及履行過程中賣方存在的法律風險作一定的歸納總結,並提出一些防範技巧,以供企業做規避和防範風險的參考依據。

蛇皮走位教你如何規避買賣合同的坑!

合同主體法律風險

1、合同相對人不具備相對應資信、能力。

2、合同相對人為法人的職能部門、未辦理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或直屬機構,缺乏履約能力。

3、合同相對人無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過期。

防範建議

1、對合同主體資格進行調查:法人,要求其提供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授權委託書。必要時去當地工商局或其網站查詢對方的工商檔案。其他組織,要求其提供營業執照、負責人身份證件及委託書。自然人要求其提供身份證件。

2、調查對方的商業信譽和履約能力。

3、審查代理人的代理權限。

4、合同中對方名稱及地址要寫營業執照上的全稱及詳細地址,嚴禁簡稱。

蛇皮走位教你如何規避買賣合同的坑!

標的存在的風險

1、合同標的約定不明確,如僅僅約定起重機,使標的不固定。

2、實際交付的標的與合同約定不符。

防範建議

1、標的要約定明確,避免含混不清,以使標的物特定化。

2、加強合同管理,嚴格按照合同約定生產和交付標的。

蛇皮走位教你如何規避買賣合同的坑!

價款和結算方式存在的風險

1、合同價款僅包括貨物本身的價款,不包含運費等款項,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2、結算方式沒有約定支付時間或約定不明確。

3、結算方式中匯票沒有約定貼現利息,造成利息損失。

防範建議

1、綜合考慮貨物及運費、裝卸、安裝、檢驗等費用確定合同金額,以免漏項。

2、明確約定付款時間,對於分期付款的,可以約定貨款付清前標的物歸出賣人所有,以免造成損失。(所有權保留)

3、結算中對於採用匯款支付方式的,最好先和財務溝通,約定貼現利息。

蛇皮走位教你如何規避買賣合同的坑!

雙方在履行合同過程中,要有留存證據的意識。例如在買賣合同糾紛的案件中經雙方確認的送貨單、收貨單、對賬單等。保留證據是為了避免日後爭議發生時出現舉證不能的情形,從而導致自己蒙受損失。

蛇皮走位教你如何規避買賣合同的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