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的預防和治療——腸炎

一,養殖魚類腸炎的症狀及成因:

魚類腸炎病是魚類最常見的一種魚病,從魚種到成魚均可患病,尤其是草魚、鯽魚等吃食性魚類最易得病。此病水溫18℃以上開始流行。25℃~30℃是流行高峰期。淡水養殖中常與細菌性爛鰓病、赤皮病等併發,是養殖魚類中危害較嚴重的疾病之一。在養殖過程中,草魚細菌性腸炎常常和赤皮病,爛鰓病併發,俗稱草魚“老三病”。

魚類腸炎的主要症狀:病魚食慾減退甚至完全不攝食,體色發黑、遊動緩慢、疾病早期,剖開腸管可見腸壁局部充血發炎成紫紅色,尤其以後腸段明顯,嚴重時內壁糜爛,腸道內沒有食物或後段有少量食物。腸壁彈性差,腸內無食物,而粘液多,肛門紅腫外突,嚴重時腹腔內有粘液,將病魚頭部拎起,有淡黃色粘液從肛門流出。有的魚會出現膿樣白便或者拖糞便的症狀。

魚類的預防和治療——腸炎

魚類的預防和治療——腸炎

魚類腸炎的誘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原發性細菌感染

在養殖過程中,導致魚類細菌性腸炎的病原微生物有氣單胞菌,愛德華氏菌,弧菌等。發病機制主要是魚類腸道內菌群失衡,病原菌的大量增長和繁殖,進入到魚體腸道內壁的組織內,引發腸道內壁組織的炎症等病變,情況嚴重的時候隨血液循環系統到身體其他組織器官,引起全身的感染。

2,寄生蟲寄生引起的細菌繼發感染

養殖魚類常見的腸道內寄生蟲有毛細線蟲,絛蟲,腸袋蟲等,它們在腸道內大量寄生時,由於在腸道內的活動,對腸道形成壓迫和機械損傷,時間一長,容易引發腸道的充血發炎,進而引發細菌的繼發感染。

3,過量投餵引發腸道機械損傷進而引發細菌的繼發感染。

在養殖的過程中,很多養殖者為了追求生長速度,以實現儘快上市,加上的養殖旺季魚類搶食兇,不斷地加大投餵量,常常是喂到魚群全部散去時才停止投餵,魚類腸道的消化機能始終處於亢奮狀態,久而久之,就形成魚類腸道內的機械損傷,進而引發細菌的繼發感染。

4,養殖水體環境的惡化。在養殖的過程中,特別是在魚攝食和消化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溶氧。這也從根本上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情況下下午那餐料不宜投餵過晚,防止魚類出現消化性缺氧的原因。高密度養殖過程中,攝食的過程魚群常常過於擁擠,得不到足夠的溶氧的情況下,不利益腸道內食物的消化,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導致魚的腸道出現損傷,同時食物在消化道內得不到及時的消化,停留的時間過長,也有利於有害菌在腸道內的定植,誘發腸炎。

在防治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區分細菌性腸炎和草魚出血病(腸炎型的區別)細菌性腸炎魚往往離群獨遊,遊動緩慢,體色發黑,病情較重的,腹部膨大,兩側上有紅斑,肛門常紅腫外突,呈紫紅色,輕壓腹部,有黃色粘液或血膿從肛門處流出。腸壁充血發紅、腫脹發炎,早期腸腔內沒有食物或只在腸的後段有少量食物,腸內有較多黃色或黃紅色粘液,腸道的彈性變差,用手輕拉易斷。可發在在任何年齡段的草魚。

草魚出血病(腸道型)也會出現腸道充血發紅的症狀,有時候腸壁上也會有出血點,但腸道內的粘液少,肛門一般不會發紅,腸道的彈性仍較好。發生腸炎型病毒性出血病的草魚剖開皮膚,有的可見出血斑點。此外,對於病毒性出血病而言,一般2齡以上的草魚不易發生,多呈無臨床經過。草魚出血病嚴重時,腸腔內有大量的紅細胞,而細菌性腸炎腸腔內紅細胞較少。

二,養殖魚類腸炎的危害:

1,餌料係數的增大,增大養殖成本 。魚類患有腸炎,必然導致水生動物的厭食,生長速度放緩。同時,因為腸炎導致腸道的消化吸收的功能受損,餌料係數也會增大,最終影響經濟效益。

2,導致養殖魚類的死亡。爆發腸炎的養殖魚類,情況嚴重時,病原菌隨著機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到達機體其他組織器官,引起魚類的全身感染,最終導致魚類的死亡,造成經濟損失。

(一)預防

1,在養殖過程中搭配青飼料進行投餵:在草魚的養殖的過程中,建議定期搭配青飼料進行投餵,對腸炎的預防有一定的作用,主要是青飼料中富含的纖維素以及維生素有促進腸道消化液的分泌和提高動物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2,確保飼料的質量:飼料和冰鮮,在飼料投餵的過程中,要注意飼料的保管。對於已經有油脂氧化酸敗異味和黴變的飼料,需要果斷放棄。因為裡面存在的氧化油脂和黴菌毒素對腸道的黏膜上皮細胞有損傷,增大腸道內病原菌感染的風險。對於以冰鮮魚作為餌料魚的養殖魚類,必須保證餌料的清潔,不變質,防止病從口入和氧化變質的餌料對腸道的損傷。

3,餌料投餵的注意事項,一是避免過量投餵。在養殖的過程中,為了避免投餵過量造成腸道的負荷過大,進而引發腸道內的機械損傷。在喂料的時候,當大部分魚群離去的時候即可停止喂料,避免攝食過飽。另外,也要保證攝食的規律性,避免忽飽忽飢,導致魚類的消化系統功能的紊亂,降低腸道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4,定期使用EM菌或者中草藥等進行預防:對於水生動物而言,病原菌在腸道內的大量增殖是導致腸炎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使用EM菌可以調節腸道內的菌群平衡,阻止致病菌在腸道內形成優勢種群,從而起到預防腸炎的效果。同時EM菌還有助於腸道內食物的消化,有助於降低餌料係數。在養殖的過程中,還可以使用三黃散等中草藥或者酶製劑進行疾病的預防。

一旦細菌性腸炎得到初步確診之後,可以採用內服抗菌藥物,配合中草藥和維生素C或者免疫增強劑進行治療,以提高魚體的抵抗力。拌料內服是,投餵量減為原來的一般。

處理建議方案如下;

內服藥餌:每10千克飼料拌料5%含量的硫酸新黴素粉100克+芳草三黃散1包+膚美(主要成分為甘草等)1包或者芳草地錦草末1包+國標維生素C 50克或者黃芪多糖免疫草1包。連續投餵5-7天。也可以使用對病原菌敏感的抗菌藥物配合中草藥和免疫增強劑進行治療。最好在藥餌中添加食鹽拌料,有助於腸道內創口的癒合和藥物的吸收,用量為250克每50斤飼料。

外用相對溫和的消毒劑如聚維酮碘(用量為250毫升-500毫升每畝.米)或者濃戊二醛(每250毫升使用2-3畝.米),進行消毒,控制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案例分享:

基本情況:20畝魚塘,草魚3斤左右,每天死魚60多條,持續死亡一週。

水質情況:氨氮,亞鹽,PH值都正常。

解剖情況:鰓絲鮮紅,有營養性爛鰓,但是並不是很嚴重。體表無出血癥狀,鱗片無脫落症狀,尾鰭末端有淺色帶,解剖內臟,肝臟顏色淡,有嚴重的腸道出血癥狀,腸道內壁通紅。

魚類的預防和治療——腸炎

【建議方案】

1. 喂料必須減半,或者減至原來的三分之一。

2. 此案例中,有嚴重的出血症狀,必須添加抗生素,以及止血藥物,小漁此處特推薦中草藥產品——“血草”,純中藥製劑,三七、白茅根原料,阻斷出血,具有排除體內毒素,增強抵抗力的功效。

3. 選用優質飼料,才能減少腸炎病的發生。平日裡注重保肝護膽的內服藥,治療時可以添加“膚美”,解除黴菌毒素。

4. 外用溫和的消毒劑消毒,並配合調水改底。

飼料減半,內服“草魚二合一”(三黃散50克,多西環素40克,粘合劑10克)4套+“血草”1包+“氟甲喹”1包+“膚美”1包,聯繫使用4天。

同時每天投料前20分鐘在投料機旁邊潑灑“苯扎溴按”2瓶+“濃戊二醛”2瓶+“潑灑姜”3包。

配合使用“底質淨化顆粒”(成分為過硫酸氫鉀)1袋3畝改底,連用2次。

未發生腸炎病時要積極預防,發生腸炎病時,要採取外用與內服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之後必須改良水體環境和腸道內環境,這樣才能徹底治癒,不反覆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