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常識|蒙古族服飾

蒙古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也是坐落於我國北方的民族。

民族常識|蒙古族服飾

蒙古族服飾是蒙古族的一大特色,因地區氣候的差異,蒙古族的服飾很有特色。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蒙古族的服飾以袍服為主,從他們的服飾就可以看出他們草原特色,豪放、灑脫。2014年11月,“蒙古族服飾”經國家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民族常識|蒙古族服飾

說起蒙古族服飾就要追溯到史前時期。在舊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知道用樹葉來遮擋自己的身體,而後開始用打來的獸皮做衣服。在古代資料上和史書記錄著蒙古高原的古人類腰間纏著一條獸皮群,頭上用羽毛來修飾,並且有石環、古飾等物品,這一點說明遊牧民族很早就有審美追求。

據考古資料證明,蒙古族的服飾與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服飾是一脈相承。據《漢書·匈奴傳》記載,“食畜肉”、穿“皮氈裘”的匈奴婦女的頭飾與察哈爾婦女的頭飾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飾文化,又傳給了鮮卑、柔然、突厥等北方遊牧民族,當然也傳給了蒙古族。而這些民族服飾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適應高原氣候而產生。

民族常識|蒙古族服飾

蒙古族的服飾大部分都是採用了豔麗的顏色,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感覺到豔麗的事物給我們帶來開心愉悅的心情。蒙古族崇尚白色、天藍色純淨的色彩。這大概是因為草原上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服飾與自然相和諧。從蒙古族服飾的款式上看,褒衣博帶,既能體現人體的曲線美,又能體現蒙古族人寬厚大度、粗狂坦蕩的性格。

蒙古族人民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冬裝皮衣、夏裝布衣。長袍的特點身端肥大、袖子長,多為豔麗的色彩。

民族常識|蒙古族服飾

蒙古族居住於蒙古高原,海拔高,氣候寒冷。他們以遊牧為生,在馬上的活動時間長,所以在服飾的設計上必須具有較強的防寒作用、便於騎乘。以女子長袍為例,科爾沁、喀喇沁地區的蒙古族受滿族影響,多穿寬大直筒到腳跟的長袍,兩側開叉,領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貼邊;錫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則穿肥大窄袖鑲邊不開叉的蒙古袍;布里亞特婦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長袍;鄂爾多斯的婦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為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鈕釦。

蒙古族服飾是根據當地的氣候、地形和本民族的生活方式設計而成的,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

民族常識|蒙古族服飾


56個民族非遺傳承保護推廣中心位於天津市津南區葛沽鎮,由天津榮程集團投資建設,其採用全景式輸出中華民族非遺文化生活化、場景化的生活方式,它的建成,吹響了榮程文化戰略轉型的號角,以“生命、生活、生態”為發展核心,承載著挖掘、傳承、記錄、弘揚的使命,形成全行業與榮程集團共和、共生、共享、共贏、共榮的高度認知共識和文化行業高地。

民族常識|蒙古族服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