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域|「美好生活」的社會學解釋:三重和諧

點擊上方“社會科學報”關注我們哦!

视域|“美好生活”的社会学解释:三重和谐

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一直是社會學的追求與目標。為此,需要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三重維度均達至“和諧”的狀態。

视域|“美好生活”的社会学解释:三重和谐

原文 :《“美好生活”需要“三重和諧”》

作者 |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 劉朔

圖片 |網絡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認為現階段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视域|“美好生活”的社会学解释:三重和谐

這一論斷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核心之一。“美好生活”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具有著豐富而深刻的內涵,不同的學科會對這一概念作出不同的解讀。那麼,以研究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為己任的社會學,對“美好生活”又有著怎樣的理解?

社會學的追求與目標

對社會學而言,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一直是社會學的追求與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三重維度均達至“和諧”的狀態。為什麼“美好生活”需要“三重和諧”呢?這一點是由我國現在社會發展的階段所決定的。

视域|“美好生活”的社会学解释:三重和谐

我國社會目前正處於高速發展並轉型的階段。轉型階段的特點表現在:原有的社會結構發生變化,而新的社會結構並不能完全承擔起原有社會結構所具有的社會功能,因此,造成了社會運行中功能缺失,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交織疊加。這既是社會轉型必然經歷的陣痛期,也是我國實現“美好生活”必須解決的問題。

视域|“美好生活”的社会学解释:三重和谐

因此,為實現“美好生活”,需要我們從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多管齊下,實現“三重和諧”。正如上文所言,社會轉型期的結構性功能缺失是導致現階段“三重和諧”無法實現的原因,那麼,就需要對引起三種關係無法和諧的因素加以分析,以期解決這一問題。

视域|“美好生活”的社会学解释:三重和谐

首先,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主要問題在於社會支持的缺失。其次,在人與社會之間,表現為初級群體解體造成初級關係的弱化和功能的轉移,從而對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產生了影響。最後,是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問題。早在和諧社會建設的目標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便被提出,然而,以製造業為支柱產業的發展道路,在技術相對不足、經濟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條件下,現階段雖然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但任務仍艱鉅。

實現“三重和諧”

“美好生活”的內涵,是以人民為中心的體現,是對人民需要判斷的偉大飛躍,不僅是物質上的需要,也包括主觀上期望的確定性和慾望的滿足感。為了實現這種目標,從社會學的視野看就是需要滿足“三重和諧”。為了實現“三重和諧”,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视域|“美好生活”的社会学解释:三重和谐

首先,完善社會結構,引導社會組織發展。

我國社會正處於原有的社會結構解體而新的社會結構正在形成和完善的時期。這決定我國現階段處於矛盾的交織疊加期。我國的發展必須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揮政府的引領作用,加快社會組織等具有替代性功能社會結構的均衡發展,實現多元共治,為個人提供足夠的社會支持,實現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

视域|“美好生活”的社会学解释:三重和谐

其次,發揮創新性,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組織模式。我國原有的初級群體已經解體,整個社會的組織模式正處於轉型探索之中。原來的初級關係已經不適於現代社會的發展,而單純的次級關係在解決社會糾紛、處理人與社會之間關係時顯得力不從心。實現人與社會關係的和諧,需要發揮我們的創新性,探求新的組織模式,更好地解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视域|“美好生活”的社会学解释:三重和谐

最後,樹立整體思想,實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是與整個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關的。人與自然關係的變化,包含了技術、組織、價值、制度等層面的變化,在思想上倡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在實踐中做到堅定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14期第5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文章

视域|“美好生活”的社会学解释:三重和谐

社會科學報

做優質的思想產品

官網

http://www.shekebao.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