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年底總會有這麼多人後悔莫及

為什麼年底總會有這麼多人後悔莫及

2017年只剩下最後的幾個星期,到了下一年度的開始,大家又習慣性地開始定計劃,喊口號。

我們會說我今年要減肥,而且是減十斤;我要做個懂得拒絕的人,有人讓我做我不願意的事情,我打死也不會做;我要提高工作效率,讓自己獨當一面;亦或是其他的人生目標,人生計劃。這是個好事。

但是,我們制定年初計劃的同時,會產生一種奇妙的幻覺,感覺自己是很有目標的人,並且似乎已經實現了部分的成長,好像也超越了很多人。

但是,現實情況又是如何?我們應該看看自己或者身邊的人,那些在去年已經制定了計劃的人,到了歲末年初,他們去年的計劃又實現了多少,甚至可以問問他們還記得自己的計劃嗎?

現實情況是大多數事情都是符合二八定律的。所以明顯的就是,很多人根本做不到,乃至有大部分人在年中階段都忘記了這回事。

當然了,很多人會說自己天生自控能力弱,很難將一些事情堅持到底。甚至很多人都習慣給自己打上:我是天生三分熱度的人。

類似這種標籤。但我認為這種自我認定大多數時候都是事後失敗安慰自己的藉口。因為好像任何事情,一歸咎到“天生”就給了自己“赦免令”,從而讓自己當下情緒得以安慰。

當然了,我在這裡既然提出了這個如何讓自己提高效率,從而能更好的踐行自己的計劃這個問題,那麼就要給出如何去解決的方法。

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量化自己的計劃」。如何量化,舉慄來說:如何拒絕別人。你是否每天都煩惱於不知道怎麼去拒絕別人的請求,甚至說是要求。

如果你苦於每天都會接受很多你不想做的事情,而又不知道如何拒絕別人的話。其實很簡單,比如:我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我今天要去拒絕5個人。我必須!必須!完成拒絕5個人的任務!每拒絕一個人,我就給自己打個勾,按數量來完成今天的成就。

這裡,有個東西你需要記住,不要輕易的給一個計劃打上類似於這樣的標籤「從今天開始」、「從今以後每天」。因為,任何一件事情將它量化到以一輩子。

甚至是一年這樣的時間長度,每天的專注力都會直線下降,對於自己的任務完成緊迫感就會減輕,從而會讓你的成就感消失,疼痛感全無,而且一定會引發上一篇文章裡描述的拖延症。

最終,你會在毫無意識中就放棄了自己的計劃,而你自己都不知道。直到很久以後,你會突然記起來。啊!還有這樣一件事情,而後要做的就是習慣性的一拍大腿再加懊惱,同時沒有任何改變。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完成今天的打卡任務,給予自己今天即時完成任務的成就感。要先成的成就感!再順便定下明天的計劃就好了。

執行方案:

1.定好一個任務,最好是以一週為單位;

2.將任務進行分解到今天和明天;

3.列出我今天需要完成的成就,繼續分解成完成細賬列表,哪些方式,哪些對象,在腦袋中預先演繹一次(這很重要);

4.完成一定數量後進行打勾,告訴自己今天還是做了很多事情的,獲得即時成就感;

5.評估完成百分比,因為大多數時候做不完,這樣也不要急,我已經進步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提高完成率;

最後,你嘗試去踐行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雖然你每天都會有未完成項目,但是你已經做了很多了,而即便是這樣的水平你已經超越了,大多數只會制定年度計劃的人。

任何成長都始於「踐行」,而不是你看了我這篇文章後,或者其它文章後產生的「成長幻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