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流」發力「6·18」快遞 1小時送到家

“新物流”發力“6·18”快遞 1小時送到家


網購“1小時達”,是本年度“6·18”大促期間,電商三巨頭向鄭州百姓獻上的“殷勤”。6月6日,記者獲悉,天貓、京東、蘇寧均已在河南投放這一全新的物流服務。提速背後,是各方在物流後臺的大數據與資源稟賦的充分較量。

“1小時達”入鄭,電商三巨頭爭相獻“殷勤”

日前,菜鳥物流宣佈,天貓超市“1小時達”、菜鳥門店發貨“2小時達”等分鐘級標準化配送服務,正式向國內70個城市推送。在河南省境內,該項服務將覆蓋鄭州、洛陽、新鄉、南陽、信陽5個省轄市。

“1小時達”物流服務是什麼意思?

這要與當日達或次日達進行對比。傳統網購線形配送路徑,是消費者發現商品—下單—賣家發貨—物流商接單—消費者簽收,最快時效是當日達。

“1小時達”則是立體化解決方案。首先,它在地理區位上鎖定CBD、目標社區、學校等,設立配送“前置倉”(便利店、超市或小型倉庫)。其次,後臺的大數據系統測算待售商品在目標區域的可消費人數與銷量預期,並將一定數量商品提前送入“前置倉”,同時向目標用戶精準推送商品信息。最後,待該客群下單後,由物流團隊或合作便利店迅速提供近距離配送。

上月,京東到家-達達、蘇寧兩家公司,已在鄭州市場開始“1小時達”物流服務低調實驗。不同於阿里系,京東到家-達達的地面倉,主要依託京東物流旗下的城配站點,以及沃爾瑪、永輝、世紀聯華、大森林、張仲景等實體商企。蘇寧則在快速自建自營蘇寧小店(便利店)體系。

據瞭解,目前電商三巨頭在鄭州投放的“1小時達”服務,並不能支撐其全平臺所有商品,而是以生鮮、美妝、母嬰、快消、服飾、醫藥等品類為主。

“新物流”大提速衝擊消費習慣,冰箱製造商會顫抖嗎?

“1小時達”物流服務,是中國物流商、零售商在全球同業中實現的又一關鍵性創新。

上月末,在杭州舉行的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與會的中外物流商、裝備製造商展示了中國物流商正在裝備的各項新武器。比如,24小時無人物流車、無人機、智慧物流倉、無人叉車,以及應用於生產的各種機器人。

更神奇的是,快遞櫃如今已無需輸密碼取件,可直接刷臉了。而且,高容量智能物流塔(約8米),以及家用智能小型溫控郵箱,將大面積撲向市場。

試想一下,如蔬果、肉蛋禽的網購時效可縮短至1小時,百姓家裡還需要買大冰箱嗎?事實上,這正是國內物流業大佬在討論“新物流”概念時聊到的話題:當快遞包裹(指外賣)無意間打敗了方便麵,下一個意外接招的是不是冰箱製造業?

“新物流”提出的背後是因國內快遞包裹量在上年已超過400億件。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放言,國內快遞包裹產量正趨向於日均10億件。

馬雲認為,中國的“新物流”不僅要打敗冰箱,還要打敗集裝箱。過往數十年,全球絕大多數集裝箱的流轉,被歐美日韓等國家的物流商控盤,成為一代世界級物流霸主。今天,當快遞包裹這一載體趨向佔據上風,中國物流公司應當仁不讓,用快遞包裹幫助中國製造、實體經濟完成全球市場競爭地位的優化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