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區大壩村: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產業興旺篇

曾經的大壩村,地處偏遠、土地貧瘠、缺水嚴重,是省級二類貧困村。村民長年在土地上種水稻和玉米,無論怎麼賣力氣卻總是吃不飽、穿不暖,以至於讓外村人一提起大壩總會念叨:“大壩大壩,爛房爛瓦爛壩壩,小夥難娶,姑娘外嫁。”

西秀区大坝村: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产业兴旺篇

但如今的大壩村,農業生產實現“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全村95%以上土地入股合作社,形成以金刺梨為主的各類種植業5500畝;興建了300頭規模的肉牛養殖場和1000個螞蚱養殖大棚;擁有貴州最大的果酒生產企業,年產5000噸果酒;幾十家農家樂、農家旅館讓休閒旅遊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

大壩村的產業興旺,是多年來該村堅持黨建發力、規劃引領,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一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產業發展之路。

西秀区大坝村: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产业兴旺篇

種植業從無到有

西秀区大坝村: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产业兴旺篇西秀区大坝村: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产业兴旺篇

“我們居住的大壩,以前就是一個荒郊野壩,沒有人煙,沒有農田,沒有水,沒有路。所以父親那一輩人從各地逃荒到此,才得以安家落戶。”提起大壩的歷史,村支書陳大興說道。

陳大興的父輩們找到大壩這樣一個安身之所後,不斷開田墾地,慢慢地形成了村莊。儘管長年累月口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作,但村民們依然在溫飽線上掙扎,大家過著挨凍受餓,缺吃少穿的艱苦生活。

勤勞的大壩村民覺得農民的天職就是種地。遇上政府發動種植烤煙,他們就積極響應;聽說種竹筍能賺錢,就趕緊種植;聽說育樹苗“有搞頭”,大家不怕苦不怕累,拿出土地進行育苗……多年來,大壩村發展產業的腳步從未停止過,有成功,有失敗,賺過,賠過,再賠又再賺,可一直沒形成氣候。

天道酬勤!大壩村戰天鬥地的創業精神,終於迎來了轉機。2007年的一天,一個朋友約陳大興去他家吃刺梨。看到朋友家種植的刺梨與野生的刺梨大不一樣,個頭小,口感好,陳大興就興起了種植的念頭。他花錢流轉30畝土地進行試種。

2011年,30畝金刺梨迎來豐收,一畝產量近2000斤,有老闆要出100多萬元收購。但陳大興沒有把金刺梨賣給水果銷售老闆,而是留著開“品嚐會”,打“活廣告”,讓鄉親們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消息很快傳到市裡,引起了市委領導關注,組織召開全市無籽刺梨種植觀摩會,將無籽刺梨更名為“金刺梨”。大壩村30畝金刺梨就成了星星之火,迅速在全市形成25萬畝的燎原之勢。

金刺梨產業讓大壩群眾看到了奔頭,大家紛紛跟著種植。2012年,大壩村成立了延年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短短几年就發展到2300畝。

全市大規模推廣金刺梨種植,需要大量的苗。陳大興一邊發動村民種金刺梨,一邊帶領大家貸款150萬元建設50個大棚進行育苗,一次性育苗500萬株。當年金刺梨苗銷售額就達到500多萬元。

項目跟著產業走。大壩村金刺梨產業有了規模,得到上級部門各類項目的大力支持,修通了通組硬化路、園區生產便道、山塘水庫以及通水管網等。

一花引來百花開!金刺梨產業激活了大壩村種植業發展的一池春水。目前,該村已發展金刺梨種植5000畝,種植晚熟脆紅李1200畝, 300畝雷竹,300畝牧草,200畝觀賞荷,以及50畝黃金菊、50畝桑葚等。

養殖業大放異彩

在農村產業發展的道路上,種植業和養殖業總是如影相隨。大壩村在大力發展種植產業的同時,養殖業也一直是該村抓在手上的產業。

隨著金刺梨種植規模逐步擴大,林下養殖成為大壩村一大經濟亮點。相繼成立了大壩村黔江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大壩村香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林下養雞、養鵝1萬餘羽;發展大閘蟹養殖500畝。初步形成了以合作社為經營主體,涵蓋全村所有農戶的種養殖產業體系。

在產業佈局中,養殖業具有見效快的特點,屬於短線產業。陳大興代表大壩村在參加全國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創意大賽中,從安徽一家企業瞭解到螞蚱產業是一個見效較快的短線產業。回來後就組織村支兩委遠赴安徽進行實地考察,同時邀請螞蚱養殖企業負責人到大壩進行產業發展論證。得出大壩村適合養殖螞蚱的結論。

對於螞蚱養殖產業的可行性,大壩村村支兩委成員與村民代表經過了反覆商量,認為螞蚱喜食禾木科尖葉草,飼養技術簡單易學,男女老少均可餵養,養殖風險相對較低,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就決定發展螞蚱養殖短線產業,豐富全村產業業態。

在2017年全省脫貧攻堅秋季攻勢中,大壩村以螞蚱養殖作為產業項目向雙堡鎮政府進行申報,擬發展螞蚱養殖大棚1000個,目前已建成600個。並與安徽渦陽螞蚱養殖與深加工企業達成銷售合作協議,對方實行保底收購。

市畜牧局派駐大壩村駐村第一書記丁凱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畝地可以建6個養殖大棚,飼養週期大約為2個月,每年可養殖4茬。按照標準化管理,每個大棚1茬可產100至150斤,本地市場價格每斤30至40元,批發價每斤15至20元。就算按照最低的批發價格,畝產值都超4萬元。”目前,第一批試養的螞蚱發價每斤30元,零售價每斤50元,產品供不應求。

為進一步拓寬村民收入渠道,在發展螞蚱養殖的同時,該村於2017年引進了300頭養殖規模的休閒觀光育肥牛養殖項目。目前養殖場已建成投入使用,購進肉牛100餘頭。

走進標準化建設的育肥牛養殖場,聞不到一點糞便的異味。丁凱告訴記者,養殖場採用生物發酵床處理糞汙工藝,對肉牛排洩物進行生態處理,實現“零排放”。

養螞蚱和養牛都需要牧草作為飼料。因此,養殖業又催生出新的產業——牧草種植。現在全村牧草種植已發展到300畝。隨著養殖規模的逐步擴大,牧草種植也相應地跟著擴大。

種養殖產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這讓作為“當家人”的陳大興很有感慨,他認為“產業發展就像做數學題,一定要找對方法。規劃是關鍵,只有搞好規劃,才能越做越順暢,越做越興旺。”

加工業做大做強

種植規模上去,產品價格必然下跌。這似乎成了種植業繞不開的雷區。2015年全市進入盛果期,25萬畝金刺梨價格從每斤二三十元下跌至兩三元,甚至還出現滯銷。

大壩村數千畝金刺梨承載了群眾的致富夢想,慢不得,更停不得。村支兩委和合作社一班人馬四處為金刺梨找銷路。但賣出去的金刺梨還是很有限。說起當時推銷金刺梨的經過,大壩村延年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美紅至今都還一臉辛酸。

2015年,一家食品加工企業向大壩村訂購金刺梨,出價每斤2元,並要求延期半年付款。“辛辛苦苦種出的金刺梨不僅價格低到極點,還拿不到現錢。這讓大家怎麼過日子?”陳大興拒絕了收購公司。然而當他得知該公司生產的金刺梨酒市場售價每瓶398元時,一下子就蒙了,“不值錢的金刺梨竟然能釀製出這樣貴的果酒。我們為什麼不自己搞深加工呢?”不服輸的陳大興開始打起了金刺梨深加工的主意。

村黨支部全體成員坐下來冷靜分析金刺梨產業面臨的困境,一致認為走金刺梨深加工是一個突破口。

窮山村要辦大工廠,這對村民來說是新鮮事,但對於牽頭的村支兩委來說卻是一件大難事。沒錢建廠房,就把廢棄烤煙用房改裝成釀酒車間;沒有技術,就四處拜師學藝;沒有市場,就從鎮裡、到市區一點點地開拓。

克服重重困難,在貴州生物科學院的支持下,建起了作坊式的大壩延年果酒廠。在果酒行業中摸爬滾打了幾年,隨著品質提升和包裝改善,金刺梨果酒漸漸地有了市場。

對於大壩延年果酒廠的意義,市林業局局長鬍強如是說道:“當全市金刺梨種植到了一定規模,隨著掛果面積的擴大,市場槓桿必然會讓金刺梨鮮果迴歸到理性的價格,這讓很多種植戶對金刺梨產業前景信心不足。在這個關鍵節點,大壩村走金刺梨深加工之路,無疑起到了提振市場信心巨大作用。大興酒廠以每斤3-3.5元的價格收購金刺梨,產量約每畝2000斤的刺梨,產值不低於5000元。”

2017年,大壩延年果酒廠得到西秀區項目支持,建起了貴州最大的果酒加工廠,年產果酒5000噸,年產值可達5億元。果酒加工解決了金刺梨滯銷問題,除大壩村群眾受益外,還覆蓋周邊鄉鎮近萬餘金刺梨種植戶。目前,果酒廠已升級成了貴州大興延年果酒有限責任公司,主打產品有12度金刺梨乾紅果酒和42度的金刺梨白蘭地。

早上7點過鍾,工人們陸續來到果酒公司上班。他們都是大壩村村民,每天按時上班,按時下班,按月領取工資。兼任果酒公司副董事長的張美紅介紹,公司目前吸納了近40名村民到公司就業。隨著今年公司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可提供穩定崗位150個。

今年上半年,貴州大興延年果酒有限責任公司引進了果啤生產線,在西秀區黨委政府的牽線搭橋下,與重慶市食品協會達成合作協議,該公司生產的金刺梨果啤將銷往重慶市場,年銷售量可達上萬噸,銷售額將逾1億元。

西秀區大數據發展中心主任餘登果告訴記者,為幫助貴州大興延年果酒有限責任公司拓展市場,新組建的西秀區農產品營銷中心積極和天貓網絡銷售平臺對接,已達成銷售協議,每年可為該公司銷售3000件以上的果酒產品。

通過各方的努力,大壩村金刺梨深加工特色產品走出貴州、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正在一步步地變成現實!

鄉村遊蓬勃發展

村民杜紅燕家300平方米的大別墅裡,住著的可不止她一家人,還有來自重慶市江北區的汪定文等3位客人。他們不是住三天五天,而是要住上三個月。汪定文也不是第一次到大壩來避暑,加上今年,他已經連續四個年頭的夏天都在安順度過。“今年我們三個早早地就先來了,等到7月份還有20多個朋友要過來。”

坐擁九龍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自然景觀的生態優勢;村內果園遍地、業態豐富;X007縣道穿村而過、安紫高速公路出站口距離村子僅僅2公里……諸多優勢疊加,催生了大壩村鄉村休閒旅遊業態。

“品味農耕文化、樂享田園生活”漸漸成為現代城市居民尋夢鄉愁的一種休閒模式。大壩村看準這一產業亮點,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種特色和優勢,以山水遊、民俗遊、生態遊為重點,將“山水塘田屋,花草果林蔬”鄉村元素髮揮到極致,利用村內的千畝金刺梨果園,在金刺梨花開時節舉辦金刺梨賞花節;利用豐富的果樹資源,在李子、桑葚等果實成熟時舉辦果園採摘節;利用家家戶戶居住的別墅,打造鄉村民宿,開設“農家樂”和農家旅館,現全村已有15家農家樂、30家農家旅館、4家小型超市。形成了觀光、休閒、避暑、度假於一體的鄉村旅遊產業鏈。

鄉村休閒遊蓬勃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帶動農民就業增收、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傳承中華農耕文明、建設美麗鄉村、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壩村民宜居、宜遊、宜業的田園生活,不僅吸引了本地的城區居民前來休閒遊玩,還吸引大批廣州、廣西、重慶、四川等地的遊客到村裡來避暑。一傳十,十傳百,朋友介紹朋友。大壩村以良好的口碑,使遊客年接待量突破1萬餘人次。隨著伏天的到來,越來越多的高溫城市居民湧入大壩村,開啟了該村一年一度的避暑休閒遊模式。

果酒公司的建立,在賞景、採果的基礎上,增加了品茗、釀酒等體驗式旅遊項目,進一步豐富大壩村的旅遊內涵,助推了鄉村旅遊提檔升級,現實農業產業、生態養殖、生態加工、觀光休閒一體化融合發展。

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產業業態,吸引青島榕昕集團投資1.5億元在該村境內建成佔地面積3000畝,集奶牛養殖、奶製品加工、親子娛樂等為一體的生態牧場。目前,榕昕養殖場已經成為安順及周邊城區居民休閒體驗的又一去處,現有養殖奶牛300頭,日產鮮奶1000公斤。

榕昕集團的入駐,聯通了“九龍山森林公園-九龍山農業公園-大壩金刺梨小鎮-花恰美麗鄉村-山京古村落”精品旅遊線路,更進一步促進當地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

大壩村產業紅紅火火,遊客絡繹不絕,讓鄰村群眾羨慕不已。每天傍晚騎著三輪車到大壩賣菜的高竹英老人是九龍山村民,她一邊做生意一邊對記者說道:“這些年大壩的變化好快哦,家家住大房子,城裡來遊玩的人很多。村民不缺錢,所以我一車酸菜、紅豆、豆腐在村裡繞一圈,就賣得差不多了。”

西秀区大坝村: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产业兴旺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