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高考志願填報中,99%的家長都在問的,看看有你想知道的嗎?

2018高考志願填報正在進行,小編的電話已經被家長與學生的熱情“打爆”了,平臺的諮詢量突破天際,小編和團隊的同事們保持24小時在線的狀態!

這是高考志願填報中,99%的家長都在問的,看看有你想知道的嗎?

高考志願填報,我們是認真的!

下面總結了諮詢比較多的疑問,推薦學生與家長了解,幫助學生與家長更好的填報志願。如果還有其他糾結的問題,想看看自己的分數有沒有希望報一所好的大學,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或者通過文章下方的聯繫方式給老師微信或電話溝通。

想要讀取名校,可以點開看這裡

沒有達到本科線就真的讀不了本科了嗎?點開你就知道了

這是高考志願填報中,99%的家長都在問的,看看有你想知道的嗎?

高校錄取是先劃定投檔分數線才進行投檔?

其實,高考各批次的最低投檔分數線,都是在投檔之後才會有。具體來說,在每一批次投檔時,省教育考試院是根據院校公佈招生計劃數和確定的投檔比例,再根據考生成績排序及志願填報情況進行檢索投檔,排在最後一名的考生成績即為該院校最低投檔分數線線。投檔線並不是事先公佈的,而是在對院校投檔完成後自然形成的。

最低投檔分數線和最低錄取分數線一樣嗎?

院校最低錄取分數線是各高校實際錄取考生的最低分數,在省教育考試院投檔以後,各院校根據各自的錄取規則進行考生排序檢索,進行專業錄取。也就是說不同專業的錄取分數線是會不同的。錄取線也不是事先公佈的,而是在高校完成錄取後產生的。

考生在投檔以後,也並不意味著一定會被錄取,投檔比例超過100%、分數優勢不大且不服從調劑等原因都可能成為未被錄取的原因。所以最低投檔分數線並不一定就是院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

這是高考志願填報中,99%的家長都在問的,看看有你想知道的嗎?

如果我過了某個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我的檔案就被該學校提走了,在選擇專業時選擇的專業分數達不到,且服從調劑,學校會如何調劑呢?

如果“服從專業調劑”,意味著該院校在本省該科類、該批招生的任何專業都可被錄取,但不會被調劑到該校未在本省投放計劃的專業。在調劑過程中,如果所有專業都已錄滿無法調劑時,則退檔。

什麼叫做提檔分數線?

提檔分數線是將某省報考某大學的所有人按照高考分從高到低降序排列,再根據該高校的提檔比例(通常為100%-105%),有生招生主管部門向高校提供相應數目的考生檔案。則最後一名的分數即為提檔分數線,由於高校提檔後會存在退檔的現象,因此通常提檔分數線要比正式錄取風數線略低。

大類招生是不是被錄取後,進入學校再重新分專業?

大類招生,指按學科大類招生,是相對於按專業招生而言的。不少高校將相同、相近學科門類,同院系或是不同院系的專業合併,按一個大類招生。

學生入學後先進行學科大類基礎課學習,一年或兩年後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細分專業學習。

三大專項是什麼,可以降多少分,什麼樣的考生可以報地方專項?

《教育部關於做好2018年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工作的通知》摘錄:

1、國家專項計劃定向招收貧困地區學生。招生學校為中央部門高校和各省(區、市)所屬重點高校,實施區域為集中連片特殊困難縣、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報考學生須同時具備下列三項條件:(1)符合2018年統一高考報名條件;(2)本人具有實施區域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其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具有當地戶籍;(3)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連續3年學籍並實際就讀。

2、地方專項計劃定向招收各省(區、市)實施區域的農村學生。招生學校為各省(區、市)所屬重點高校,具體實施區域、報考條件由各省(區、市)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實施區域要對本省(區、市)民族自治縣實現全覆蓋。

3、高校專項計劃定向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招生學校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試點高校,具體實施區域由有關省(區、市)確定。報考學生須同時具備下列三項基本條件:(1)符合2018年統一高考報名條件;(2)本人及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在實施區域的農村,本人具有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3)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連續3年學籍並實際就讀。有關高校可在此基礎上提出其他報考要求並在招生簡章中明確,確保優惠政策惠及農村學生。

根據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國家專項計劃實施區域的貧困縣脫貧後2018年仍可繼續享受國家專項計劃政策。有關省(區、市)要嚴格執行國家專項計劃確定的實施區域,不得擅自擴大範圍。有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須將本省(區、市)確定的高校專項計劃實施區域提供給有關高校。各省(區、市)可根據上述報考條件要求,制訂具體報名實施細則。

還可參考生源地所在省招辦下發的相關政策文件。

如果被某學校退檔後,還能進入下一個志願學校參加錄取嗎?

目前大多省實行的是平行志願錄取模式。平行志願錄取模式有三個特點:

1、分數優先。在檢索考生志願前,首先將所有考生分科類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投檔檢索時,先檢索排在第一位考生所填報若干個院校志願,依志願順序確定投檔。再檢索排在第二位考生所填報的若干個院校志願,以此類推。

2、遵循志願。考生所填報的若干個院校志願有邏輯順序。檢索考生所填報的院校志願時,是按邏輯順序即A、B、C、D……院校依次進行的。當考生總分符合首先被檢索到的A院校投檔條件時,且A校有計劃餘額,該生即被投到A院校。

3、一次性投檔。即按各招生院校確定的投檔比例,將符合條件的考生電子檔案投檔給各招生院校。考生檔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檢索該考生的後續志願,因此,對於考生來說只有一次投檔機會。也就是說,考生一旦因各種原因被高校退檔,即使他的投檔分超出後續高校的調檔線,也不能被投檔,只能參加下一輪投檔錄取(下一志願組、本批次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換句話說,同一批次平行志願裡雖然可填報多所高校志願,但考生檔案只投一次,實際只是一個志願起作用。

若第一大學無專業級差,但未被錄取,到第二志願時會被降分處理嗎?能降多少分?

專業級差和志願級差不是一個概念。平行志願模式下不存在志願級差。

所謂平行志願,即一個志願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願。錄取時,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進行投檔,對同一科類分數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進行一次性投檔,即所有考生排一個隊列,高分者優先投檔。每個考生投檔時,根據考生所填報的院校順序,投檔到排序在前且有計劃餘額的院校。

這是高考志願填報中,99%的家長都在問的,看看有你想知道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