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寶寶的五個感官發育,就要從新生兒做起

寶寶出生之後,到了六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已經能夠認清楚哪個是媽媽了。除了因為在媽媽肚子裡感受過媽媽的心跳之外,還有通過媽媽的氣味,還有聲音來感受到的。很多家長想要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在出生之後,就要訓練寶寶的感官發育了。那麼具體有哪些呢?

培養寶寶的五個感官發育,就要從新生兒做起

1、視覺。

作為嬰兒來說,他們的視力是比較弱的,很多剛出生的寶寶,感覺沒有焦距一樣,眼睛會來回看。但是寶寶視力會在40釐米以內。媽媽們可以在寶寶的床上,放一些可以懸掛著擺動的玩具,讓寶寶追隨著玩具的擺動來看。到了寶寶稍大一點的時候,媽媽就可以抱著寶寶看一些小動物,或者每天在家裡來來回回的人。因為很多寶寶是對濃烈的色彩感興趣的,家長可以多買一些彩色的畫,讓寶寶多看。

培養寶寶的五個感官發育,就要從新生兒做起

2、聽覺。

很多寶寶在最初聽到聲音的時候,還是在媽媽的肚子裡,尤其是對媽媽的聲音熟悉。很多時候如果一會沒有看到媽媽,在聽到媽媽的聲音時候,就會開心的笑,手舞足蹈,很開心。所以媽媽要經常在還是胎兒的時候就要對話了,出生之後可以在餵奶或者洗澡,換衣服這些時候和寶寶說話。經常唱歌給寶寶聽,很多媽媽其實在生完寶寶之後會感覺變囉嗦了,很喜歡和寶寶說話,這樣是有利於寶寶聽覺的鍛鍊。

很多媽媽也是改編歌曲的好手,有了寶寶之後會想著辦法的給寶寶唱歌。寶寶會有一兩首自己喜歡的歌曲,聽到會很開心。不過要注意,平時和寶寶訓練的時候,聲音不能過大,也不要有刺耳的聲音,會精彩到寶寶。到了寶寶6個月左右的時候,媽媽就可以在寶寶的背後叫他的名字,讓他熟悉自己的名字,並且能夠回頭看媽媽。

培養寶寶的五個感官發育,就要從新生兒做起

3、觸覺。

家長平時的時候,可以用乾淨的手去撫摸寶寶的後背,讓寶寶感受媽媽的溫度。也可以讓寶寶用手摸媽媽的臉,脖子、胳膊,讓他有一定的觸感。另外,還可以教給寶寶冷熱的觸感,但是不能過冷或者過熱,不然會傷害到寶寶。在碰到比較冰的東西時,媽媽可以說“冰冰的”,讓寶寶一點點的去接觸感知。

培養寶寶的五個感官發育,就要從新生兒做起

4、味覺。

對於寶寶來說味覺還是很好的,比如他們就很不愛喝藥,生病了,喂藥的時候特別難,覺得不好喝,還要吐出來。給他喝點甜的時候,又會很開心。可以讓寶寶嘗試不同的味道,告訴寶寶這是哪種味道。所以在小的時候儘量不要讓寶寶吃太多的鹽,不然就會養成重口味的習慣。

培養寶寶的五個感官發育,就要從新生兒做起

5、嗅覺。

寶寶的嗅覺也是比較好的,他們能根據媽媽的體味來分辨是不是媽媽和其他人。所以家長要利用這一特點,鍛鍊寶寶的嗅覺。在問到比較香的味道時就會說“香的”,如果醋味,就要說“酸的”。通過家長的這種生活中的鍛鍊,來訓練寶寶的嗅覺判斷能力。

另外,家長在教寶寶的時候,一定要多點耐心,語氣溫柔一些,講話的發音也要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