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所有爸爸,都有資格過父親節!

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又到了,細心的你會發現,與母親節、婦女節相比,每年父親節的熱度總是略顯不足。為什麼母親節總是比父親節火爆,先看看下面這幾組圖你就知道了:

出門前▼

並不是所有爸爸,都有資格過父親節!

出門在外▼

並不是所有爸爸,都有資格過父親節!

我餓了▼

並不是所有爸爸,都有資格過父親節!

未接來電▼

並不是所有爸爸,都有資格過父親節!

朋友要來家裡玩▼

並不是所有爸爸,都有資格過父親節!

除了這些日常對話,爸爸們在家都是如何表現的呢,以下這些典型現象,你家爸爸佔了幾個?

一、長期缺席

幾乎95%以上的家庭都是爸爸嚴重缺席的,喪偶式家庭教育已成常態。缺席的原因無非是爸爸太忙了,或者夫妻之間達成的共識就是爸爸負責掙錢,媽媽負責帶娃。按照孩子的成長原本更需要獲得優秀的爸爸們的引導,可是事實上只有少數幾位爸爸是真正參與孩子的教育的,大部分的要不就是工作在外地,一兩個星期才能見到孩子;剩下的爸爸即使人在本地,每天下班回家也會在家加班,少有陪伴孩子的時間。

陪伴孩子這件事,最終還是丟給了媽媽一個人。

並不是所有爸爸,都有資格過父親節!

二、低質量陪伴

有些爸爸相對時間多一點,但是即便人在家,也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腦,繼續忙於工作或打遊戲、看電視,做個甩手掌櫃,媽媽忙裡忙外忙前忙後,爸爸也從不搭把手,孩子吃喝拉撒、玩玩具、讀書等等,爸爸顯得束手無策,與其躺在沙發上玩手機,翹著二郎腿哼著小曲,也不會主動融入孩子的世界,他以為躲過了一場辛苦的親子活動,其實是他主動放棄了陪孩子成長的機會。

有些事,必須由爸爸來做,媽媽代替不了。工作再忙再累,也應該在合理安排時間後,留出固定的親子時間,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孩子放風箏、玩玩具、登山、游泳、夜晚吃完飯和孩子一起散步、談心······陪伴的時間在精不在多,日積月累,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並不是所有爸爸,都有資格過父親節!

三、形在神不在

有的爸爸也很想和孩子好好相處,但是陪著陪著兩個人就幹起來了,最後弄得父子不歡而散。

陪伴孩子,不是坐在他身邊就可以,而是要放低身段,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孩子第一次蹣跚學步,第一次穿衣吃飯,第一次喊“爸爸抱抱”,第一次離開父母走出家門……

點點滴滴的陪伴,都是愛的滋養。

無數事實證明,有爸爸陪著長大的孩子,內心富足,性格獨立,更具安全感和自信力,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和底氣,面對未來人生中的風風雨雨。

並不是所有爸爸,都有資格過父親節!

四、暴力陪伴

相比不陪伴和低質量陪伴,還有一種更可怕的,那就是動不動就對孩子動粗,孩子不聽話,打;孩子不順著自己,打;作業沒做好,打;說了幾遍不聽,還是打……除了用武力和暴力和孩子溝通,爸爸已經沒有別的辦法對付孩子了。

在暴力的恐嚇下,爸爸不但沒有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反而會導致孩子的安全感缺失,在暴力成長下的孩子,你知道後果有多嚴重嗎?

並不是所有爸爸,都有資格過父親節!

五、不尊重愛人

在有些家庭裡,父親就是舊社會的姥爺,一切事物都是父親說了算,母親唯一的職能就是聽從,執行。甚至會在這種氛圍裡,明示或者暗示這樣一種世界觀——女人懂什麼?!

所有的“大男子主義”和“直男癌”都是在不合格的父親的影響下孵化出來的。他們當著孩子的面對老婆粗言穢語,甚至拳腳相加,他們在一遍遍的教育孩子:你看,女人就是要這樣管教,吼一下打一頓就老實了!

在這種父親的影響下,女孩子長大之後,就能容忍男人胡作非為,甚至拳腳相加,男孩子長大之後,就變成他父親的複製品。

孩子是一張白紙,爸爸是孩子的人生導師,爸爸要擔起責任,別讓媽媽一個人孤軍奮戰,別讓孩子毀在喪偶式教育裡。作為爸爸,請放下手機,別再缺席孩子的生活。

教育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兩個人共同完成的事。而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爸爸媽媽一起愛孩子。

並不是所有爸爸,都有資格過父親節!

最後,父親節馬上就要到了,你覺得自己的老公有資格過父親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