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失業率真的很低嗎?原來美國的失業率數據是這樣統計出來的

近期,美國的失業率降到了4%以下,為18年來的最好水平。

就業是美國最重視的一項經濟指標,在美國的經濟環境下,有穩定的工作基本上就是中產,如果失業就有可能變成流浪漢。

美國勞工部每月都會發布就業方面的數據,美國的失業率是怎麼統計出來的呢?

在美國,對失業人口是這樣定義的:

所有16歲以及以上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願、並且在過去四周內積極尋求工作卻不成功的人、被界定為失業人口。

請大家注意,這裡面有一些限定。

首先必須要有工作意願,那些不願意工作的人是不被統計在內的。

其次時間上也有限制:在過去四周內找工作,卻沒有找到的才算是失業人口。

那些雖然有工作意願,但是長期失業的人也沒有統計在內。

所以,美國的實際失業人口要遠遠大於官方公佈的數據。

美國的失業率真的很低嗎?原來美國的失業率數據是這樣統計出來的

明白了美國對失業人口的定義,我們再來看,美國失業率的統計方法。

美國的失業率統計口徑主要有兩種,住戶調查失業率和機構調查失業率。

住戶調查失業率:統計的是個人。以6萬個家庭作為樣本,涉及大約11萬人,覆蓋美國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

美國失業率的數據就是有這些樣本統計出來的。

機構調查失業率:統計的是用人單位。以14萬個商業和政府機構、總人數約4800萬人為樣本,通過每月持續調查所獲得,主要調查用人單位僱員人數增減,用來算新增就業。

美國也有“登記失業率”。然而由於其登記的失業人口遠遠低於實際水平,因此數據失真,在美國一般不被採納和關注。

這是因為,高收入失業者和短期失業者往往不向救濟部門登記,因此“登記失業率”在美國無法反映真實的就業狀況。

還有一點,美國公佈的就業數據都是“非農就業數據”,農民是不包含在內的。

不過美國的農業人口只佔總人口的1%左右,對數據的影響很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