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鵲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歷史,起源於先秦、盛於宋明,人間仙境

紫鵲界梯田位於中國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西部山區,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她周邊的梯田達8萬畝以上,核心景區有2萬多畝,正在申報吉尼斯記錄。是國家AAAA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2013年5月成為中國首批19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之一,是南方稻作文化與苗瑤山地漁獵文化融化揉合的歷史文化遺存,其獨特的耕作方式和利用山泉天然的灌溉系統同樣在稻作文化中亦很獨特。

紫鵲界梯田位於中國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西部山區,紫鵲界屬於雪峰山脈奉家山系的中部,海拔1236米,以紫鵲界梯田為中心,共有梯田56000多畝,其中集中連片的梯田在2萬畝以上,主要分佈於水車鎮錫溪管區,從海拔500米到1100米之間,共400餘級。鄉村公路在梯田中盤旋17公里,並有4條石板大道翻越紫鵲界通往風車巷、報木、雙林、白水等地。

紫鵲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曆史,起源於先秦、盛於宋明,人間仙境

紫鵲界梯田

紫鵲界梯田位於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水車鎮錫溪管區和奉家鎮雙林管區,總面積約2萬餘畝,水奉公路盤旋於這些梯田之間達十餘公里,梯田遍佈於海撥500米至1000餘米的十幾個山頭上,最大的不過1畝,最小的只能插幾十蔸禾,連綿起伏,輾轉盤旋。[1]​

摺疊

歷史沿革

紫鵲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曆史,起源於先秦、盛於宋明,是中國苗、瑤、侗、漢等多民族歷代先民共同勞動結晶,是山地漁獵文化與稻作文化融化揉合的歷史遺存,是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標誌性文化景觀。

奉家山區紫鵲界的人類活動,最早可追溯到商周。兩漢時期,統治階級對居住在這裡的苗、瑤民族規定"只服徭役、不納田稅",唐、宋時期,朝廷鼓勵開墾荒地,多次頒佈有關墾闢農田的詔令,並積極鼓勵種植"高田"。新化建縣以後,"給牛貸種使開墾,植桑種稻輸緡錢"的政策,推動了大量漢民的遷入,他們與當地瑤民一起開創了紫鵲界農耕文化的新紀元。

紫鵲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曆史,起源於先秦、盛於宋明,人間仙境

紫鵲界梯田

龍普村瑤人衝,是紫鵲界梯田最壯觀的景點之一,面積達兩千餘畝,兩道山樑一條衝,橫斷面形成一個"凹"字,這片梯田的最終形成,便是當時居住在這裡的苗瑤同胞和後來遷徙而來的奉姓人家,愚公移山般父死子繼地連續開發了三十幾代,經歷近千年。迨至明初,在政府積極招徠流亡、獎勵墾荒的政策鼓勵下,紫鵲界梯田開發進入了又一個高潮。隨著梯田的開發,許多直接為生產服務的公益設施相繼建設起來。單以紫鵲界靠錫溪一面的茶亭為例,就有淡如亭、吉清亭、澤潤亭、應息亭等十多座,連海拔1600多米的風車巷絕頂亦建有茶亭,足見當時紫鵲界梯田開發的繁榮興旺景象。

紫鵲界梯田起於秦漢,形成、發展於宋明,苗瑤民族是紫鵲界梯田這個人間奇蹟的始創者,多民族數十代人的不懈勞作,最終造就了這一撼人心魄的人類文明,連同他們在艱苦勞動中創造的梅山文化,留給了這裡一代又一代的後人。

原籍新化的中國民俗文化資深學者陳子艾教授,走遍天下,年逾古稀重返家鄉,在考察了紫鵲界梯田後,深感震撼:"紫鵲界梯田,是我們各民族的祖先用畢生的精力和心血,經過世世代代的勞動才創造出來的,我們應從這個文化創造中感悟到我們的祖先那種頑強拼搏創造世界的精神,十分愛護他們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

2013年5月成為中國首批19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之一,是南方稻作文化與苗瑤山地漁獵文化融化揉合的歷史文化遺存,其獨特的耕作方式和利用山泉天然的灌溉系統同樣在稻作文化中亦很獨特。

2014年9月16日,在韓國光州舉行的第22屆國際灌溉排水大會暨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ICID)第65屆國際執行理事會上,新化水利灌溉工程被授牌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成為目前湖南省內唯一一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同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還有四川樂山東風堰、福建莆田木蘭陂及浙江麗水通濟堰。

摺疊

景區簡介

紫鵲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曆史,起源於先秦、盛於宋明,人間仙境

冬天的紫鵲界

冬季的紫鵲界無疑是最美的,大霧瀰漫,雪花飄飄,

白雪皚皚,被銀裝素裹的梯田更為美麗,猶如仙境那般。

紫鵲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曆史,起源於先秦、盛於宋明,人間仙境

紫鵲界冬季美景

紫鵲界梯田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她周邊的梯田達8萬畝以上,核心景區有2萬多畝,正在申報吉尼斯記錄。是國家AAAA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

紫鵲界梯田山有多高,田有多高,水就有多高,這裡沒有一口山塘、一座水庫,也無需人工引水灌溉,天然自流灌溉系統令人歎為觀止,國家水利專家評價其可與都江堰和靈渠相媲美,把這種自流灌溉系統稱之為"世界水利灌溉工程之奇蹟"。

紫鵲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曆史,起源於先秦、盛於宋明,人間仙境

南方稻作文化與狩獵文化的巧妙融合成就了紫鵲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稻作文化遺存,這裡民風淳樸,苗瑤風俗世代相傳,梅山山歌獨具韻味,婦孺皆知;梅山飲食、梅山武術等風格獨特;紫鵲民居古色古香、頗有特色;草龍舞、儺面獅身舞等風俗表演更是原始神秘、別有風情。

摺疊

景區介紹

紫鵲界梯田依山就勢而造,小如碟、大如盆、長如帶、彎如月、形態各異、變化萬千,婉如天上瑤池,人間仙境。

紫鵲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曆史,起源於先秦、盛於宋明,人間仙境

美麗的紫鵲界

紫鵲界一帶的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山歌、民歌、情歌廣泛流於民間,龍獅舞、草龍舞風格獨特,苗、瑤風俗依然如故。飲食文化亦膾炙人口:綠茶、臘肉、豆腐丸子、凍魚、餈粑、甜酒、磨芋、筍乾、蕨菜、苡米、天麻等久負盛名,可謂是"民風淳古,物阜蕃昌",而這些又為這裡的旅遊開發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

紫鵲界的背面,有萬畝金銀花基地,還有48座瑤人寨遺址等人文景觀。

摺疊

長石梯田

長石梯田是紫鵲界最壯闊,層次最豐富,形態最美觀的梯田。漫山遍梁,層層重疊,每一層都是一道細碎精巧的漣漪,每一疊都是一片清淨如鱗的波紋;近看阡陌縱橫,仰觀梯田整齊如登天雲梯,俯視水面閃亮,田梗蜿蜒曲折,如潑墨山水畫。

紫鵲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曆史,起源於先秦、盛於宋明,人間仙境

摺疊

白水梯田

白水梯田順著山勢彎曲或凹或凸、或大或小、或長或短、或明或暗,有的如彎月成疊,直至蒼穹;有的如長蛇狂奔,滿山遍野,一條條蜿蜒的田埂,曲折有韻,彷彿在神仙的畫筆下隱隱而出,繪成變幻的弧線。

紫鵲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曆史,起源於先秦、盛於宋明,人間仙境

摺疊

金龍梯田

從來時坳至丫髻寨之間,連續有12道山樑,起起伏伏,彎彎曲曲,山樑上開鑿的幾千畝梯田被稱作金龍梯田,這裡從上俯瞰的效果要好些。

紫鵲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曆史,起源於先秦、盛於宋明,人間仙境

摺疊

石豐梯田

石豐梯田從靈公廟往下看,則是另一番景象,梯田盤繞於座座小山之上,猶如眾星捧月。若繼續往西前行即到黃雞嶺,再回過頭看石豐梯田,其形狀其壯美更讓遊人讚歎不已,而黃雞嶺300畝貢糧田,老莊梯田、龍湘梯田又無限地沿著山勢延伸。

摺疊

瑤人衝

在西部還有個瑤人衝梯田,這裡是一個瑤人居住的村落,現在高山上仍留有兩處瑤人巖屋和堆砌石屋遺址。瑤人衝梯田兩條山脊一個凼,形成一個"凹"字,西端的山樑,從山底一直延伸到山頂,多達200餘級。

紫鵲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曆史,起源於先秦、盛於宋明,人間仙境

紫鵲界梯田

摺疊

飲食特色

三合湯、罈子米粉肉、泥鰍拱豆腐、雪花丸子、擂打鴨、糝子粑蒸雞、餈粑、墩土雞、水車臘肉、魔芋炒黃牛肉。

水車鎮:扣肉(跟廣東的扣肉不同,是用紅棗做料,豬皮入口即化,味甜)、凍魚(鯉魚用山泉水煮熟,天然冷凍而成,鮮甜,魚凍含豐富膠原蛋白)、水車柴火臘肉、豬血粑、風乾板鴨、優質稻米――紅米、紫香米、黑米、黃米、土雞、厥菜等。

摺疊

住宿條件

新化縣城三星級酒店有:新化賓館、和一大酒店、鴻宇賓館、海天大酒店、雲峰大酒店。

二星級的有:夢幻神話賓館、假日大酒店、三間房酒店。另還有華天酒店、維多利亞大酒店。

紫鵲界景區食宿條件較好的有民俗演藝中心、永幸農家樂、永龍客棧。大熊山景區有荷樹灣賓館,維山三聯洞娃娃魚基地。

摺疊

門票

價格:86元

開放時間:8:00-17:00

特惠政策:

A.免費政策:兒童1.3米以下免票;老人70歲以上憑有效證件免票;殘疾人及烈士家屬憑有效證件免票。

B.優惠政策:學生、現役軍人持有效證件半票。

C.學生、現役軍人憑有效證件半價。

摺疊

交通運輸

自駕車:長沙-婁底-婁漣高等級公路-冷江-新化-出新化縣城,上S225開往懷化漵浦的路。在謝家廟左轉下S225道-爐觀鎮-云溪-文田鎮-水車鎮-奉家村(旅遊大門在此,進旅遊大門就是紫鵲界)。

公共交通:

可乘坐火車或從長沙汽車經滬昆高速、婁新高速公路到達新化,再轉車到景區。

1、長沙市到新化縣:長沙汽車西站和南站都有到新化縣的班車,南站多一些,最早一班是7:40,半小時至一個小時一班,票價在60-80元。

2、婁底市到新化縣:婁底汽車站每半小時有一班車到新化,票價約38元,約70分鐘到新化縣。

3、新化縣城到紫鵲界景區:新化汽車西站每天有以下五班車路過紫鵲界(票價為18元,車程約2小時):7:20新化(從新化湘運車站出發)至奉家、到達紫鵲界時間大約9:00;下午此班車12:30從奉家鎮出發返回新化縣城,到紫鵲界時間大約下午1:30,約4:00到達新化縣城。

11:30新化至上團、12:30新化至向北、13:00新化至白源、15:30新化至奉家。紫鵲界到新化的班車時間大約是7:20、7:50、8:30、9:30、13:30。

4、新化縣租車到紫鵲界景區票價約180元/輛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