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怎樣影響了我們|貝爾格《氣候與生命》

漢譯名著700

種之第161種

本書作者貝爾格(1876--1950)是蘇聯著名的自然地理學家,蘇聯科學院院士,1940-1950年間擔任蘇聯地理學會會長,他對土壤學、氣候學、湖泊學和地理學史都有研究。《氣候與生命》是他的一本代表作,書中系統地闡述了他對歷史時代和地質年代的氣候變遷與黃土形成方面的觀點,成一家之言。

气候变化怎样影响了我们|贝尔格《气候与生命》

識別二維碼一鍵購買

《氣候與生命》一書初版於1922年。本書現在這一版作了很大的修改和補充。原書論貝加爾湖動物區系一節業已刪去,因為它已收入該社出版的另一著作。

《氣候與生命》論文集的目的,在於說明氣候變化對地形、植被、動物區系、土壤及整個自然界的影響。作者所持的基本思想如下:

1.近2000年來從未發現氣候朝降水量不斷減少的方向變化(變幹)的情況。倒是與此相反,觀察到某種溼潤化的現象,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短時期(20-50年)的氣候變動。不久前即從1919年持續到1938年的變暖現象便是例證。

2.在現代時期以前,有一個氣候比較乾燥的時期,那時草原和荒漠較之現在大大向北擴展。

3.從海洋動物的分佈中可以看出,即使在熱帶,冰期的影響也表現為溫度降低。

4.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假定,從地質史初期開始(也就是從太古代開始)陸地表面曾經是整片的沙漠,無論在太古代、元古代和早古生代,陸地上都不存在泛荒漠。

5.我們假定地球上的生命象許多人(但不包括本書作者)認為的那樣,起源於海洋,再從那裡擴展到陸地。按照現代的觀點來看,太古代和元古代至少包括了15億年的時間,即相當於從寒武紀到現在這段時間的3倍。上面已經說明,在太古代初期地球上就已存在大量生命。因此,曾經有足夠的時間使陸地能在寒武紀開始前至少為最低等植物和單細胞動物所定居。我相信,不僅在早元古代,而且在更早的時期,陸地上就已存在這類有機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