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海邊街和古老渡街即爲古碼頭舊址

廣州灣商會館介紹:位於廣東湛江市赤坎區民主路,1922年由赤坎各商號籌款在原平房舊址興建。1923年破土動工,1925年落成。仿法國鐘樓樣式設計,二層鋼筋混凝土結構,頂有鍾亭,設置自鳴鐘報時,風格別緻,是赤坎最早的現代堂皇建築。會館建成後,成立廣州灣商會,屬下有30多個同業公會,會員人數過千,是粵西地區最大的商會。1991年廣州灣商會會址被列為湛江市文物保護單位。

赤坎區概況

原海邊街和古老渡街即為古碼頭舊址

當年廣州灣商會館是赤坎的一首靚麗的風景

當年廣州灣商會館是赤坎的一首靚麗的風景赤坎(湛江市赤坎區)原為古港埠,始形成於宋。相傳宋元之際,大量官民隨宋帝從福建等地沿海路南逃,赤坎人口漸增;至清道光年間,已是“商旅攘熙,舟車輻輳”、“商船蟻集、懋遷者多”的繁盛商埠。

原海邊街和古老渡街即為古碼頭舊址

1

當時商船乘潮可直泊街邊,原海邊街和古老渡街即為古碼頭舊址。今民主路至大通街之間,仍存清代石砌踏跺式渡頭遺蹟10處,可想見昔日船桅如林、萬商雲集之盛況。

1899年,法國租借廣州灣(今湛江)後,赤坎作為商業區,商貿頗為繁盛。尤其是抗日戰爭爆發後,香港、廣州等沿海港口相繼淪陷,僅餘廣州灣為我國唯一可對外通商口岸,赤坎成為西南後方物資進出口的商業重鎮,商賈雲集,盛極一時。1945年9月,廣州灣迴歸,定名為“湛江市”,赤坎仍為粵西地區重要商埠。

原海邊街和古老渡街即為古碼頭舊址

2

維修前的廣州灣商會館位於廣東湛江市赤坎區民主路,1922年由赤坎各商號籌款在原平房舊址興建。1923年破土動工,1925年落成。仿法國鐘樓樣式設計,二層鋼筋混凝土結構,頂有鍾亭,設置自鳴鐘報時,風格別緻,是赤坎最早的現代堂皇建築。會館建成後,成立廣州灣商會,屬下有30多個同業公會,會員人數過千,是粵西地區最大的商會。1991年廣州灣商會會址被列為湛江市文物保護單位。

原海邊街和古老渡街即為古碼頭舊址

維修前的廣州灣商會館

當年的廣州灣商會館是赤坎區的一首靚麗的風景

原海邊街和古老渡街即為古碼頭舊址

4

一九二二年家邵先生負責商會工作期間,發動各商號捐資建築商會新樓,得到殷商許愛周等人的熱情贊助。一九二三年破土興建,新樓建築不論是從材料

原海邊街和古老渡街即為古碼頭舊址

廣州灣商會舊址

和設計上都非常講究,所需要的材料,很多是從香港和海防等地動回廣州灣(現湛江),而外觀是二層混凝土結構的法國鐘樓式建築。

原海邊街和古老渡街即為古碼頭舊址

3

一九二五年(民國十四年),商會新樓竣工建成,便正式成立了廣州灣商會,廣州灣商會館不單是商會維護商人利益,繁榮商業,籌辦地方公益事業等工作的地方,而也是民族資產階級愛國主義思想的集中地。如在一九三六年一月,法殖民主義當局對商店開徵門牌稅,連圩鎮的小商店也分大中小戶開徵,沒有商戶的小販則徵收市場稅,這激起了商人的強烈反。在商會的帶領下,郊區坡頭商會和首先率領商人舉行罷市,南三田頭墟商人變起來抗徵,隨後抗稅鬥爭遍及全市。另外在一九三六年,日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前夕,商會發動抵制日貨運動,因此廣州灣商會館的歷史作用是不可磨滅的。

摺疊編輯本段赤坎區民主路舊建築群換新顏:

赤坎民主路兩邊的舊建築群保存得比較完整。此路段古時稱為“海邊街”,廣州灣商會地址就在此路段。廣州灣商會是舊時廣州灣的商家成立的商會,下屬有赤坎的百貨、船務、圖書紙料、花紗布匹、國藥西藥、京果糧油、土產雜貨等30多個同業公會。1946年的會員人數多達1057人。

原海邊街和古老渡街即為古碼頭舊址

1925年,廣州灣商會會館落成現場

廣州灣商會是赤坎範圍商人組成的民間團體,是聯絡當局的非官方商界管理機構。主要是保護會員利益、維護商鋪治安、調解商務糾紛、協助商家追討債務、幫助困難商人盤活等。廣州灣商會館建於1925年,仿法國鐘樓樣式設計,風格別緻,含鐘樓共三層,是當時赤坎最豪華的現代建築。廣州灣商會館被列為湛江市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珍貴的歷史文物。

據瞭解,會館修復後將以赤坎景點的身份推出,供廣大市民和旅客參觀,相信會館的法式風格和內部裝修將給人民眼前一亮的感覺。

在紀念改革開放30年這個日子裡,近日,一組六幅由湛江畫家柯藝興鋼筆繪畫的《記憶赤坎》組畫,在民主路的廣州灣會館展出後,吸引了許許多多赤坎居民來觀賞。記者獲悉,一批湛江畫家欲通過畫筆,將赤坎已經消失的舊址、古蹟描畫出來。

赤坎市民在會館內觀賞《記憶赤坎》組畫廣州灣商會舊址在現場,記者看到很多赤坎居民前來觀賞這一組畫,有市民還拿出相機、手機,將描繪已經消失了當年赤坎舊貌的鋼筆畫拍下來,留作紀念。

市民黃先生說,“赤坎作為一座古商埠,經歷了百年的變遷,很多當年的舊建築物已經消失了。像我們這樣年輕一代的赤坎人來說,看到這些畫家繪畫出來的赤坎舊貌倍感親切。”

1925年,廣州灣商會會館落成現場畫家柯藝興告訴記者,這六幅鋼筆畫是他歷時一年、憑記憶繪畫出當年赤坎五大會館的一些歷史舊貌,比如赤坎白馬廟、潮州會館、廣州會館、赤坎舊消防局等。

“由於我參與了湛江古玩商會書畫院正在舉辦的湛江12名畫家書畫展,趁此機會,和其他畫家商量後,決定通過自己的畫筆,將已經消失了的赤坎舊貌一一繪畫‘恢復’出來。”

籌辦人胡先生告訴記者,這組畫只是畫家們“記憶赤坎”繪畫的第一組畫,畫家們將通過自己的畫筆,拋磚引玉,繪畫出更多當年赤坎的風貌和風情,讓更多的赤坎居民回憶赤坎的歷史。

湛江畫家“記憶赤坎”的活動期待市民的參與。熱愛家鄉的你,如果身邊有赤坎當年舊貌的歷史照片或者資料,可以借出來,送到位於赤坎民主路廣州灣會館湛江畫家“記憶赤坎”活動籌備人員手上,屆時,畫家們將用畫筆,妙筆生輝地重現赤坎的百年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